铝合金模板变截面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511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模板变截面构造,其包括第一铝模板、第二铝模板、用于对第一铝模板以及第二铝模板进行加固的模板加固组件、以及用于对第一铝模板以及第二铝模板进行支撑的模板支撑组件。第一铝模板的侧面开设有固定螺孔,第二铝模板的侧面开设有横向螺孔,固定螺孔与横向螺孔之间穿设有固定螺栓,第一铝模板的一侧与第二铝模板的一侧相抵接并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第一铝模板抵接于第二铝模板的一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刻度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施工需求调整第二铝模板的位置以适配变截面的需求,减少了备用模板的需求量,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铝合金模板变截面构造
本技术涉及建筑铝合金模板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合金模板变截面构造。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环保施工要求的提倡和推广,组合铝合金模板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模板施工,铝合金模板具有强度高、可周转次数多、成型效果好、施工速度快、可实现早拆等优点,同时铝合金模板的单位重量比传统钢模板更轻,便于施工人员搬运和拆卸、进而缩短施工进度。在对建筑进行铝合金模板设计时,总会遇到随着楼层数的增高墙柱截面尺寸变换的情况,由于各个建筑的墙柱截面变换层及变换尺寸不同,故每个建筑的变换层墙柱配模不同。高层建筑存在设备转换层、避难层,层数多、层高大,且框架梁、框架柱、剪力墙的结构尺寸会随楼层的增加发生变化,需要采用标准板与非标准板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施工。现有配模方式是每个转换层都设计大量备用模板,且备用模板只针对某个建筑的某一变截面墙柱进行设计,由于各建筑变截面尺寸不同,故而此类变换层备用模板重复使用率低,导致材料及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模板变截面构造,其优势在于:减少了建筑变截面处备用模板的数量,节约成本。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铝合金模板变截面构造,包括第一铝模板、第二铝模板、用于对所述第一铝模板以及所述第二铝模板进行加固的模板加固组件、以及用于对所述第一铝模板以及所述第二铝模板进行支撑的模板支撑组件,所述第一铝模板的侧面开设有固定螺孔,所述第二铝模板的侧面开设有横向螺孔,所述固定螺孔与所述横向螺孔之间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一铝模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铝模板的一侧相抵接并通过所述固定螺栓进行固定,所述第一铝模板抵接于所述第二铝模板的一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刻度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板加固组件用于对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进行加固,提高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结构强度,模板支撑组件用于对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进行支撑,提高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稳固性;固定螺栓用于对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进行固定,使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牢固连接,横向螺孔的设置便于根据施工需求调整第二铝模板的位置以适配变截面的需求,减少了备用模板的需求量,节约成本,刻度线便于对第二铝模板与第一铝模板之间交错的距离进行把控,提高了施工精度,同时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可拆卸式连接也便于对模板进行拆装,方便进行施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板加固组件包括水平连接于所述第一铝模板背面以及所述第二铝模板背面的横向背楞、以及竖直连接于所述横向背楞远离所述第一铝模板以及所述第二铝模板一侧的竖向背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背楞用于对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进行支撑,竖向背楞用于对横向背楞进行支撑,提高了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向背楞和所述竖向背楞之间螺纹穿设有加强螺栓,所述横向背楞和所述竖向背楞分别通过所述加强螺栓与所述第一铝模板以及所述第二铝模板进行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螺栓的设置使横向背楞和竖向背楞分别与第一铝模板以及第二铝模板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了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结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板支撑组件包括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铝模板和所述第二铝模板的支撑板和用于对所述支撑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地面,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用于对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进行支撑,支撑杆用于对支撑板进行支撑,提高了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稳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的设置提高了支撑杆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支撑杆的支撑更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锯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锯齿的设置提高了底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底板的抓地力更强,防止底板打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板支撑组件还包括角钢,所述第一铝模板以及所述第二铝模板分别通过所述角钢固定于地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钢的设置能够对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稳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角钢的两侧面之间连接有加强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能够提高角钢的结构强度,避免角钢发生形变。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固定螺栓能够对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进行固定,横向螺孔的设置便于根据施工需求调整第二铝模板的位置以适配变截面的需求,减少了备用模板的需求量,节约成本,同时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可拆卸式连接也便于对模板进行拆装,方便进行施工;横向背楞能够对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进行支撑,竖向背楞能够对横向背楞进行加固,提高了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结构强度;支撑板和支撑杆的设置对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稳固性;角钢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了第一铝模板和第二铝模板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铝模板;11、固定螺孔;12、刻度线;2、第二铝模板;21、横向螺孔;3、模板加固组件;31、横向背楞;32、竖向背楞;33、加强螺栓;4、模板支撑组件;41、支撑板;42、支撑杆;43、底板;431、锯齿;44、角钢;441、加强杆;5、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铝合金模板变截面构造,包括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第一铝模板1的侧面与第二铝模板2的侧面相抵接。第一铝模板1的侧面上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固定螺孔11,第二铝模板2与第一铝模板1相抵接的侧面上开设有多个横向螺孔21。固定螺孔11与横向螺孔21之间穿设有固定螺栓5,第一铝模板1与第二铝模板2通过固定螺栓5进行固定。参照图2,第一铝模板1抵接于第二铝模板2的一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刻度线12。固定螺栓5用于对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进行固定,使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牢固连接,横向螺孔21的设置便于根据施工需求调整第二铝模板2的位置以适配变截面的需求,减少了备用模板的需求量,节约成本。同时第一铝模板1和第二铝模板2的可拆卸式连接也便于对模板进行拆装,方便进行施工。刻度线12便于对第二铝模板2与第一铝模板1之间交错的距离进行把控,提高了施工精度。参照图1,第一铝模板1的背面以及第二铝模板2的背面均安装有模板加固组件3和模板支撑组件4。模板加固组件3包括多根横向背楞31和多根竖向背楞32,每根横向背楞31均水平连接于第一铝模板1的背面,每根竖向背楞32均竖直连接于横向背楞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模板变截面构造,包括第一铝模板(1)、第二铝模板(2)、用于对所述第一铝模板(1)以及所述第二铝模板(2)进行加固的模板加固组件(3)、以及用于对所述第一铝模板(1)以及所述第二铝模板(2)进行支撑的模板支撑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模板(1)的侧面开设有固定螺孔(11),所述第二铝模板(2)的侧面开设有横向螺孔(21),所述固定螺孔(11)与所述横向螺孔(21)之间穿设有固定螺栓(5),所述第一铝模板(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铝模板(2)的一侧相抵接并通过所述固定螺栓(5)进行固定,所述第一铝模板(1)抵接于所述第二铝模板(2)的一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刻度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模板变截面构造,包括第一铝模板(1)、第二铝模板(2)、用于对所述第一铝模板(1)以及所述第二铝模板(2)进行加固的模板加固组件(3)、以及用于对所述第一铝模板(1)以及所述第二铝模板(2)进行支撑的模板支撑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模板(1)的侧面开设有固定螺孔(11),所述第二铝模板(2)的侧面开设有横向螺孔(21),所述固定螺孔(11)与所述横向螺孔(21)之间穿设有固定螺栓(5),所述第一铝模板(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铝模板(2)的一侧相抵接并通过所述固定螺栓(5)进行固定,所述第一铝模板(1)抵接于所述第二铝模板(2)的一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刻度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模板变截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加固组件(3)包括水平连接于所述第一铝模板(1)背面以及所述第二铝模板(2)背面的横向背楞(31)、以及竖直连接于所述横向背楞(31)远离所述第一铝模板(1)以及所述第二铝模板(2)一侧的竖向背楞(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模板变截面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背楞(31)和所述竖向背楞(32)之间螺纹穿设有加强螺栓(33),所述横向背楞(31)和所述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泽科刘培魏泽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知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