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包括板体、通孔、扣钩、挡块、底柱、横杆、底轮、内杆、插销和刹车片,板体中部嵌入设置有通孔,板体底端四角均一体设置有扣钩,板体底端左右两侧均一体设置有挡块,板体底端设置有底柱,底柱顶端中部设置有内杆,内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杆,底柱底端设置有底轮,底轮顶端设置有刹车片,底柱中部设置有插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装置结构稳定,使用操作方便,便于组装和拆卸工作,具有良好的防滑能力,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技术介绍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不同类型的工程施工选用不同用途的脚手架,桥梁支撑架使用碗扣脚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门式脚手架的,主体结构施工落地脚手架使用扣件脚手架的居多,脚手架立杆的纵距一般为1.2~1.8m;横距一般为0.9~1.5m。目前,市场上的脚手架通常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进行固定,使得脚手架组装和拆卸时操作步骤多,耗时长,十分不便,同时脚手架上用垫板通过为整块木板或钢板,使得再下雨或潮湿天气下施工,易使施工者脚部打滑,影响施工安全。因此,需要在现有的便于拆卸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组装拆卸不便、防滑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通过设置板体、扣钩、底柱、横杆、底轮、内杆、插销和刹车片等部件,使得便于拆卸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使用操作方便,便于组装和拆卸工作,具有良好的防滑能力,对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包括板体、通孔、扣钩、挡块、底柱、横杆、底轮、内杆、插销和刹车片,所述板体中部嵌入设置有通孔,所述板体底端四角均一体设置有扣钩,所述板体底端左右两侧均一体设置有挡块,所述板体底端设置有底柱,所述底柱顶端中部设置有内杆,所述内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底柱底端设置有底轮,所述底轮顶端设置有刹车片,所述底柱中部设置有插销。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板体呈方形板状设置,且板体顶部等距设置有3组通孔,且通孔呈长条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扣钩呈板圆状设置,且扣钩内侧均与横杆契合,且前后两端扣钩外壁分别与内杆内侧贴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块的数量为4块,且挡块底端外呈圆弧状设置,且挡块与横杆契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柱呈“N”形设置,且底柱的数量为2组,且底柱外壁锯涂有防锈漆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柱中部嵌入设置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与插销契合,且插销长度长于底柱直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实用通过扣钩呈板圆状设置,且扣钩内侧均与横杆契合,扣钩具有良好的固定能力,使用时,将扣钩放置于横杆上,使得板体与底柱连接,同时扣钩内侧均与横杆契合的设置,使板体与底柱连接时更加的稳固,同时便于板体与底柱的组装和拆卸,便于使用。2、本实用通过板体呈方形板状设置,且板体顶部等距设置有3组通孔,且通孔呈长条状,板体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便于使用者站立,通孔的设置减少了板体的重量,减少对底柱的负担,同时通孔的设置,使板体呈凹凸状,增加了板体与使用者的摩擦,避免使用者在使用时滑倒。3、本实用通过底柱中部嵌入设置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与插销契合,且插销长度长于底柱直径长度,底柱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使用时,通过拉伸内杆调节底柱的高度,通过插销对内杆进行固定,使底柱使用时更加方便,同时便于底柱高度的调节,便于对不同高度建筑施工的使用。综上,整个装置结构稳定,使用操作方便,便于组装和拆卸工作,具有良好的防滑能力,有很高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板体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柱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板体,101-通孔,102-扣钩,103-挡块,2-底柱,201-横杆,202-底轮,203-内杆,204-插销,205-刹车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包括板体1、通孔101、扣钩102、挡块103、底柱2、横杆201、底轮202、内杆203、插销204和刹车片205,板体1中部嵌入设置有通孔101,板体1底端四角均一体设置有扣钩102,板体1底端左右两侧均一体设置有挡块103,板体1底端设置有底柱2,底柱2顶端中部设置有内杆203,内杆203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杆201,底柱2底端设置有底轮202,底轮202顶端设置有刹车片205,底柱2中部设置有插销204。进一步的,板体1呈方形板状设置,且板体1顶部等距设置有3组通孔101,且通孔101呈长条状,板体1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便于使用者站立,通孔101的设置减少了板体1的重量,减少对底柱2的负担,同时通孔101的设置,使板体1呈凹凸状,增加了板体1与使用者的摩擦,避免使用者在使用时滑倒。进一步的,扣钩102呈板圆状设置,且扣钩102内侧均与横杆201契合,且前后两端扣钩102外壁分别与内杆203内侧贴合,扣钩102具有良好的固定能力,使用时,将扣钩102放置于横杆201上,使得板体1与底柱2连接,同时前后两端扣钩102外壁分别与内杆203内侧贴合的设置,对扣钩102进行卡挡,使板体1与底柱2连接时更加的稳固,不会因为顶部受力导致板体1左右滑动,同时便于板体1与底柱2的组装和拆卸,便于使用。进一步的,挡块103的数量为4块,且挡块103底端外呈圆弧状设置,且挡块103与横杆201契合,挡块103具有两个的固定支撑能力,板体1放置于横杆201上时,挡块103外侧与横杆201贴合,从而增加摩擦,提高支撑效果,能有效的避免板体1在使用时滑动,从而影响操作。进一步的,底柱2呈“N”形设置,且底柱2的数量为2组,且底柱2外壁锯涂有防锈漆层,底柱2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使用时将底柱2与板体1通过横杆201进行固定,使得便于底柱2与板体1组装和拆卸操作,便于使用,同时防锈漆层的设置,避免底柱2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生锈,从而影响使用。进一步的,底柱2中部嵌入设置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与插销204契合,且插销204长度长于底柱2直径长度,底柱2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使用时,通过拉伸内杆203调节底柱2的高度,通过插销204对内杆203进行固定,使底柱2使用时更加方便,同时便于底柱2高度的调节,便于对不同高度建筑施工的使用。工作原理:首先,将底柱2通过底轮202移动至需要施工的位置,通过刹车片205进行固定,再将扣钩102放置于横杆201上,使得板体1与底柱2连接,同时挡块103外侧与横杆201贴合,增加摩擦,提高支撑效果,板体1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便于使用者站立,通孔101的设置减少了板体1的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包括板体(1)、通孔(101)、扣钩(102)、挡块(103)、底柱(2)、横杆(201)、底轮(202)、内杆(203)、插销(204)和刹车片(205),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中部嵌入设置有通孔(101),所述板体(1)底端四角均一体设置有扣钩(102),所述板体(1)底端左右两侧均一体设置有挡块(103),所述板体(1)底端设置有底柱(2),所述底柱(2)顶端中部设置有内杆(203),所述内杆(203)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杆(201),所述底柱(2)底端设置有底轮(202),所述底轮(202)顶端设置有刹车片(205),所述底柱(2)中部设置有插销(2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包括板体(1)、通孔(101)、扣钩(102)、挡块(103)、底柱(2)、横杆(201)、底轮(202)、内杆(203)、插销(204)和刹车片(205),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中部嵌入设置有通孔(101),所述板体(1)底端四角均一体设置有扣钩(102),所述板体(1)底端左右两侧均一体设置有挡块(103),所述板体(1)底端设置有底柱(2),所述底柱(2)顶端中部设置有内杆(203),所述内杆(203)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杆(201),所述底柱(2)底端设置有底轮(202),所述底轮(202)顶端设置有刹车片(205),所述底柱(2)中部设置有插销(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呈方形板状设置,且板体(1)顶部等距设置有3组通孔(101),且通孔(101)呈长条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云,
申请(专利权)人:赵焕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