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朦静专利>正文

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499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涉及屋顶檐口的防水领域,包括用于固定在檐口外侧的排水槽,排水槽两端连通有用于对排水槽内积水进行排放的排水管,檐口的外侧敷设有卷材防水层,屋面板端部与檐口组件之间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填充有防水结构,排水管内进一步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倾斜设于排水管内的第一滤板和设于排水管一侧的收集腔,收集腔通过第二滤板与排水管连通,第二滤板与收集腔的上端形成用于杂物进入的开口,第一滤板的低端与第二滤板的上端连接,用于解决现有的坡面顶建筑在对雨水进行导流时雨水容易沿屋顶边缘流向檐口以及屋面杂物容易堵塞排水管导致檐口处形成积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近几年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斜坡屋面形式的低层、多层的公寓和别墅大量兴建,坡屋面建筑外型美观又能很好的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现在的坡面建筑多将排水系统设置在檐口处,坡面的屋顶能起到很好的导流作用,在下雨时将雨水导流至檐口处设置的集水槽并进一步通过排水管将积水排出,坡面的屋顶出于美观和排水目的会部分延伸到檐口的外侧,坡面的屋顶对雨水进行导流的过程中会有部分雨水沿着屋顶边缘的延伸部分流至檐口,长时间容易导致檐口处的水泥发生开裂,对檐口的防水效果造成影响;同时,低层建筑的屋顶容易积聚落叶等杂物,雨水更容易将坡屋顶上的落叶、杂物冲至集水槽并堵塞排水管,导致雨水在集水槽内出现积聚情况,积聚的雨水长时间与檐口处接触,同样会对檐口的结构造成破坏,导致檐口处出现漏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坡面顶建筑在对雨水进行导流时雨水容易沿屋顶边缘流向檐口以及屋面杂物容易堵塞排水管导致檐口处形成积水的问题。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檐口外侧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两端连通有用于对所述排水槽内积水进行排放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檐口的外侧敷设有卷材防水层,所述卷材防水层的上端与屋面板抵顶配合,屋面板端部与所述檐口之间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填充有用于对所述屋面板与所述檐口进行封堵的防水结构;/n所述排水管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倾斜设于所述排水管内的第一滤板和设于所述排水管一侧的收集腔,所述收集腔通过第二滤板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第二滤板与所述收集腔的上端形成用于杂物进入的开口,所述第一滤板的低端与所述第二滤板的上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檐口外侧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两端连通有用于对所述排水槽内积水进行排放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檐口的外侧敷设有卷材防水层,所述卷材防水层的上端与屋面板抵顶配合,屋面板端部与所述檐口之间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填充有用于对所述屋面板与所述檐口进行封堵的防水结构;
所述排水管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倾斜设于所述排水管内的第一滤板和设于所述排水管一侧的收集腔,所述收集腔通过第二滤板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第二滤板与所述收集腔的上端形成用于杂物进入的开口,所述第一滤板的低端与所述第二滤板的上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的下端部与所述排水槽连接,所述防水结构由上至下形成厚度逐渐减小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的迎水面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朦静汪鹏
申请(专利权)人:张朦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