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496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梁,包括固定桩,该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梁,采用预埋式,将预埋端插入地面,支柱采用两支柱配合若干个交叉加固架,将其连接固定,提高其承重力,底座设有固定桩将两个支柱底端进行加固,再由四个加固板将固定桩四侧与底座加固,提高整体的稳定性,支撑梁板四侧均连接有梁架体,连接方式区别于传统通过螺栓或焊接进行固定,采用插入式固定,下梁架的限位块卡入支撑梁板的限位扣槽,对梁架体进行限位,限位槽对上梁架进行限位,受到撞击时,上梁架不会错位,整体结构合理,安装便捷,不费时不费力,提高施工效率,连接牢靠,支撑力度较高,不易弯曲倾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梁,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梁,属于钢结构支撑梁用结构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主要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型钢和钢板等之间通过采用焊缝和螺栓或铆钉连接,组成钢结构支撑梁,钢结构支撑梁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和超高层等领域,但现今大部分钢结构支撑梁,底端不具有加固结构,稳定性较差,同时支撑梁由于整体过高,其支撑力度较差,易弯曲倾斜,存在过多的安全隐患,现今的梁架之间连接多采用螺栓或焊接固定,这样的安装方式,非常不便捷,非常麻烦,费时又费力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梁,有效的解决了现今大部分钢结构支撑梁,底端不具有加固结构,稳定性较差,同时支撑梁由于整体过高,其支撑力度较差,易弯曲倾斜,存在过多的安全隐患,现今的梁架之间连接多采用螺栓或焊接固定,这样的安装方式,非常不便捷,非常麻烦,费时又费力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梁,包括固定桩,所述固定桩顶端相远离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两个所述支柱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交叉加固架,所述固定桩相远离的四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所述固定桩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远离固定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预埋端,所述支柱远离固定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板,所述支撑梁板相远离的四侧均连接有梁架体,两个所述支柱相远离的两侧均设有支撑结构且与梁架体相靠近。<br>优选的,所述支撑梁板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支撑梁板顶端相远离的四侧上,所述限位槽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支撑梁板相远离的四侧均开设有穿插槽且与连接槽相贯通,所述支撑梁板底端四侧均开设有限位扣槽且靠近中心位置,所述限位扣槽与穿插槽相贯通。优选的,所述梁架体包括上梁架和下梁架,所述上梁架和下梁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位于靠近支撑梁板的一端上,所述下梁架底端开设有活动槽且位于靠近支撑梁板的一端上,所述活动槽上活动连接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底座相远离的四角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加固板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预埋端插埋入地面,所述底座底部与地面接触。优选的,所述上梁架底端与限位槽对应,所述下梁架插入穿插槽与其对应,所述连接板与连接槽相对应,所述活动槽内设有弹簧且两端分别与活动槽相对限位块的内壁和限位块相对活动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扣槽相对应。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连接有活动轴且活动轴安装在支柱的侧壁上,所述斜杆的另一端设有扣块,所述下梁架与扣块对应处开设有扣槽,所述扣块与扣槽扣合连接。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梁,有益效果在于:1、该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梁,采用预埋式,将预埋端插入地面,支柱采用两支柱配合若干个交叉加固架,将其连接固定,提高其承重力,底座设有固定桩将两个支柱底端进行加固,再由四个加固板将固定桩四侧与底座加固,提高整体的稳定性。2、该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梁,支撑梁板四侧均连接有梁架体,连接方式区别于传统通过螺栓或焊接进行固定,采用插入式固定,下梁架的限位块卡入支撑梁板的限位扣槽,对梁架体进行限位,限位槽对上梁架进行限位,受到撞击时,上梁架不会错位。3、整体结构合理,安装便捷,不费时不费力,提高施工效率,连接牢靠,支撑力度较高,不易弯曲倾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支撑梁板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支撑梁板的仰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梁架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支撑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固定桩1、支柱2、交叉加固架3、底座4、加固板5、预埋端6、支撑梁板7、梁架体8、支撑结构9、限位槽71、连接槽72、穿插槽73、限位扣槽74、上梁架81、下梁架82、连接板83、活动槽84、限位块85、斜杆91、活动轴92、扣块9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6,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梁,包括固定桩1,固定桩1顶端相远离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2,两个支柱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交叉加固架3,固定桩1相远离的四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5,固定桩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4,底座4远离固定桩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预埋端6,支柱2远离固定桩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板7,支撑梁板7相远离的四侧均连接有梁架体8,两个支柱2相远离的两侧均设有支撑结构9且与梁架体8相靠近。支撑梁板7包括限位槽71,限位槽71开设在支撑梁板7顶端相远离的四侧上,限位槽7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连接槽72,支撑梁板7相远离的四侧均开设有穿插槽73且与连接槽72相贯通,支撑梁板7底端四侧均开设有限位扣槽74且靠近中心位置,限位扣槽74与穿插槽73相贯通,梁架体8包括上梁架81和下梁架82,上梁架81和下梁架8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3且位于靠近支撑梁板7的一端上,下梁架82底端开设有活动槽84且位于靠近支撑梁板7的一端上,活动槽84上活动连接有限位块85,底座4相远离的四角均开设有螺纹孔,加固板5底端与底座4固定连接,预埋端6插埋入地面,底座4底部与地面接触,上梁架81底端与限位槽71对应,下梁架82插入穿插槽73与其对应,连接板83与连接槽72相对应,活动槽84内设有弹簧且两端分别与活动槽84相对限位块85的内壁和限位块85相对活动槽84的一侧固定连接,限位块85与限位扣槽74相对应,支撑结构9包括斜杆91,斜杆91的一端连接有活动轴92且活动轴92安装在支柱2的侧壁上,斜杆91的另一端设有扣块93,下梁架82与扣块93对应处开设有扣槽,扣块93与扣槽扣合连接。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通过先将预埋端6插入地面,预埋端6插入深度不低于1m,底座4底端与地面接触,通过使用膨胀螺丝分别打入底座4四角的开设的螺纹孔与地面固定,提高整体的稳固性,两个支柱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交叉加固架3,对其进行加固,提高支撑力度,支柱2底端由加固板5进行加固,避免倾斜,固定桩1四侧设有加固板5,对其进加固,支撑梁板7四侧均设有穿插槽73,便于安装梁架体8,下梁架82插入穿插槽73内,滑倒对应的限位扣槽74,其底端的限位块85通过活动槽84内的弹簧将其弹出,顺入卡入限位扣槽74对其限位,上梁架81此时放置在限位槽71上,由限位槽71对其限位,避免错位,设有连接槽72便于梁架体8的穿插,支撑梁板7四侧均连接有梁架体8,便于与四周的支撑梁进行对接,其四个梁架体8顶部与对应支撑物接触,对其支撑,通过设有支撑结构9由斜杆91斜角45°对梁架体8进行支撑。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桩(1),所述固定桩(1)顶端相远离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2),两个所述支柱(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交叉加固架(3),所述固定桩(1)相远离的四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5),所述固定桩(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4),所述底座(4)远离固定桩(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预埋端(6),所述支柱(2)远离固定桩(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板(7),所述支撑梁板(7)相远离的四侧均连接有梁架体(8),两个所述支柱(2)相远离的两侧均设有支撑结构(9)且与梁架体(8)相靠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桩(1),所述固定桩(1)顶端相远离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2),两个所述支柱(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交叉加固架(3),所述固定桩(1)相远离的四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5),所述固定桩(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4),所述底座(4)远离固定桩(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预埋端(6),所述支柱(2)远离固定桩(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板(7),所述支撑梁板(7)相远离的四侧均连接有梁架体(8),两个所述支柱(2)相远离的两侧均设有支撑结构(9)且与梁架体(8)相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板(7)包括限位槽(71),所述限位槽(71)开设在支撑梁板(7)顶端相远离的四侧上,所述限位槽(7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连接槽(72),所述支撑梁板(7)相远离的四侧均开设有穿插槽(73)且与连接槽(72)相贯通,所述支撑梁板(7)底端四侧均开设有限位扣槽(74)且靠近中心位置,所述限位扣槽(74)与穿插槽(73)相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钢结构支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架体(8)包括上梁架(81)和下梁架(82),所述上梁架(81)和下梁架(82)之间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生群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快廉美集装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