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泥沙河流河口滩区恒流补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滩区生态补水
,具体涉及一种多泥沙河流河口滩区恒流补水系统。
技术介绍
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外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形成三角洲平原。三角洲的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外缘面向大海,可以看作是三角形的“底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为了防洪安全,众多入海河流修筑了防洪堤坝。这样虽然保障了三角洲区域河流两岸免受洪水的威胁,但同时也造成了三角洲区域滩地丧失了洪水漫滩机会,使得河口滩地在海水日益蒸发积盐等作用下不断咸化,从而造成滩区生态不断退化。目前,我国水资源紧缺,实施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河流水资源可利用量已经进行严格的红线管理制度,在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要求的条件下,在水资源紧缺的大背景下,需要合理调控水资源,提升有限淡水资源的生态综合效益。可见滩区生态的改善是一项巨大挑战,滩区生态补水也一直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对于出流量恒定均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泥沙河流河口滩区恒流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恒流放水子系统(2)和均匀出流子系统(3);/n所述蓄水池(1)、恒流放水子系统(2)和均匀出流子系统(3)依次连接;/n所述蓄水池(1)具有作为水源、沉沙和模拟生态湖泊的功能;/n所述恒流放水子系统用于调节蓄水池(1)的出流量,实现恒流放水;/n所述均匀出流子系统(3)用于控制漫滩水量均匀出流,保持水位以设置的溢流深度均匀漫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泥沙河流河口滩区恒流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恒流放水子系统(2)和均匀出流子系统(3);
所述蓄水池(1)、恒流放水子系统(2)和均匀出流子系统(3)依次连接;
所述蓄水池(1)具有作为水源、沉沙和模拟生态湖泊的功能;
所述恒流放水子系统用于调节蓄水池(1)的出流量,实现恒流放水;
所述均匀出流子系统(3)用于控制漫滩水量均匀出流,保持水位以设置的溢流深度均匀漫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泥沙河流河口滩区恒流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恒流放水子系统连通;
所述恒流放水子系统包括水流过道(24)、太阳能发电装置(29)、若干超声波水位计(21)、控制器(28)、步进电机(27)和可升降围堰;
所述水流过道(24)的一端与蓄水池(1)的出水口连通,其另一端与均匀出流子系统(3)连通;
所述可升降围堰设置于水流过道(24)上,将蓄水池(1)和均匀出流子系统(3)分隔;
若干所述超声波水位计(21)均匀设置于可升降围堰靠近蓄水池(1)侧的水流过道(24)的液面上方;
所述控制器(28)与若干超声波水位计(21)通信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29)分别与控制器(28)和步进电机(27)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8)通过步进电机(27)与可升降围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泥沙河流河口滩区恒流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围堰包括矩形薄壁堰(22)、滑槽(23)、若干滚珠(25)和转动齿轮(26);
所述滑槽(23)设置于水流过道(24)下方,所述矩形薄壁堰(22)的一端可升降地设置于滑槽(23)内,其另一端设置于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刘鹏,王立冬,龚家国,尹迎身,杨苗,赵翠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