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泥沙河流河口滩区恒流补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7474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泥沙河流河口滩区恒流补水系统,包括:蓄水池,恒流放水子系统和均匀出流子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恒流放水子系统能够实现根据蓄水池水位变化自动调节堰板高度,维持堰上水头恒定,从而保持出流量的恒定。同时,匹配均匀出流子系统,能够保持水位以设置的溢流深度均匀漫滩。从而有效的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滩区补水效率和效益,同时避免直接放水漫滩带来的滩区冲刷侵蚀和滩地补水覆盖面积小的问题。系统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泥沙河流河口滩区恒流补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滩区生态补水
,具体涉及一种多泥沙河流河口滩区恒流补水系统。
技术介绍
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外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形成三角洲平原。三角洲的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外缘面向大海,可以看作是三角形的“底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为了防洪安全,众多入海河流修筑了防洪堤坝。这样虽然保障了三角洲区域河流两岸免受洪水的威胁,但同时也造成了三角洲区域滩地丧失了洪水漫滩机会,使得河口滩地在海水日益蒸发积盐等作用下不断咸化,从而造成滩区生态不断退化。目前,我国水资源紧缺,实施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河流水资源可利用量已经进行严格的红线管理制度,在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要求的条件下,在水资源紧缺的大背景下,需要合理调控水资源,提升有限淡水资源的生态综合效益。可见滩区生态的改善是一项巨大挑战,滩区生态补水也一直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对于出流量恒定均匀控制更是难以实现。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泥沙河流河口滩区恒流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恒流放水子系统(2)和均匀出流子系统(3);/n所述蓄水池(1)、恒流放水子系统(2)和均匀出流子系统(3)依次连接;/n所述蓄水池(1)具有作为水源、沉沙和模拟生态湖泊的功能;/n所述恒流放水子系统用于调节蓄水池(1)的出流量,实现恒流放水;/n所述均匀出流子系统(3)用于控制漫滩水量均匀出流,保持水位以设置的溢流深度均匀漫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泥沙河流河口滩区恒流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恒流放水子系统(2)和均匀出流子系统(3);
所述蓄水池(1)、恒流放水子系统(2)和均匀出流子系统(3)依次连接;
所述蓄水池(1)具有作为水源、沉沙和模拟生态湖泊的功能;
所述恒流放水子系统用于调节蓄水池(1)的出流量,实现恒流放水;
所述均匀出流子系统(3)用于控制漫滩水量均匀出流,保持水位以设置的溢流深度均匀漫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泥沙河流河口滩区恒流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恒流放水子系统连通;
所述恒流放水子系统包括水流过道(24)、太阳能发电装置(29)、若干超声波水位计(21)、控制器(28)、步进电机(27)和可升降围堰;
所述水流过道(24)的一端与蓄水池(1)的出水口连通,其另一端与均匀出流子系统(3)连通;
所述可升降围堰设置于水流过道(24)上,将蓄水池(1)和均匀出流子系统(3)分隔;
若干所述超声波水位计(21)均匀设置于可升降围堰靠近蓄水池(1)侧的水流过道(24)的液面上方;
所述控制器(28)与若干超声波水位计(21)通信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29)分别与控制器(28)和步进电机(27)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8)通过步进电机(27)与可升降围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泥沙河流河口滩区恒流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围堰包括矩形薄壁堰(22)、滑槽(23)、若干滚珠(25)和转动齿轮(26);
所述滑槽(23)设置于水流过道(24)下方,所述矩形薄壁堰(22)的一端可升降地设置于滑槽(23)内,其另一端设置于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刘鹏王立冬龚家国尹迎身杨苗赵翠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