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低温的高强度钢丝绳,涉及钢丝绳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钢丝绳本体和防护套,防护套套接在钢丝绳本体外侧面,防护套包括海绵层,海绵层外侧面粘接固定有第一橡胶层,第一橡胶层外侧面粘接固定有气囊体,气囊体外侧面粘接固定有保温层,保温层外侧面粘接固定有钢丝网层,钢丝网层外侧面粘接有第二橡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气囊体能够为保护套提供真空环境,并与保温层配合使用能够大大的提高防护套和钢丝绳本体的耐高低温能力,通过设置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能够提高防护套的耐压能力,通过设置钢丝网层能够提高钢丝绳本体的强度,解决了现有的钢丝绳耐高低温能力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低温的高强度钢丝绳
本技术属于钢丝绳
,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低温的高强度钢丝绳。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钢丝绳有部分会在钢丝绳外部套接固定防护套从而提高钢丝绳的耐高温能力、耐压能力和提升强度等性能,然而单纯的套接防护套,由于钢丝绳本体外表面凹凸不平,防护套与钢丝绳本体之间存有间隙,密封性不足,从而会造成耐高温能力和强度增益过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低温的高强度钢丝绳,通过设置气囊体能够为保护套提供真空环境,并与保温层配合使用能够大大的提高防护套和钢丝绳本体的耐高低温能力,通过设置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能够提高防护套的耐压能力,通过设置钢丝网层能够提高钢丝绳本体的强度,解决了现有的钢丝绳耐高低温能力不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耐高低温的高强度钢丝绳,包括钢丝绳本体和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套接在钢丝绳本体外侧面;所述防护套包括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外侧面粘接固定有第一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外侧面粘接固定有气囊体,所述气囊体外侧面粘接固定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外侧面粘接固定有钢丝网层,所述钢丝网层外侧面粘接有第二橡胶层;所述防护套周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防水胶,所述防护套由凹槽形成的两侧边通过防水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本体包括中心股和若干外层股,若干外层股捻合在中心股周侧面,所述中心股的结构特征与外层股的结构特征相同,所述中心股由若干不锈钢丝捻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气囊体周侧面设有若干微型打气嘴,所述微型打气嘴一端贯穿保温层、钢丝网层和第二橡胶层且与第二橡胶层外侧面平齐。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外层股之间形成若干间隙,所述海绵层部分位于间隙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由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连通组成,所述第一槽口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槽口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槽口位于保温层、钢丝网层和第二橡胶层上,所述第二槽口位于气囊体、第一橡胶层和海绵层上。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网层为不锈钢网层结构,所述保温层为岩棉层、硅胶层、聚氨酯泡沫层、聚酯泡沫层和塑料泡沫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气囊体能够为保护套提供真空环境,并与保温层配合使用能够大大的提高防护套和钢丝绳本体的耐高低温能力,通过设置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能够提高防护套的耐压能力,通过设置钢丝网层能够提高钢丝绳本体的强度。2、本技术通过在防护套上开设凹槽,能够将防护套分离,便于将防护套套接在钢丝绳本体上,避免环形的套筒结构不易安装在钢丝绳本体上或安装后防护套与钢丝绳本体之间的固定力不足造成容易偏移的情况。3、本技术通过为气囊体充气使气囊体膨胀,能够带动部分海绵层陷入间隙中,能够提高防护套与钢丝绳本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防护套易松和密封效果不足的情况。4、本技术通过将凹槽设置为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的组合,将第一槽口设置为三角形,便于防水胶的填充,从而提高防护套由凹槽形成的两侧面之间的粘合效果和密封效果。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耐高低温的高强度钢丝绳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防护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钢丝绳本体,2-防护套,101-中心股,102-外层股,103-间隙,201-海绵层,202-第一橡胶层,203-气囊体,204-保温层,205-钢丝网层,206-第二橡胶层,207-凹槽,208-防水胶,209-微型打气嘴,2071-第一槽口,2072-第二槽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耐高低温的高强度钢丝绳,包括钢丝绳本体1和防护套2,防护套2套接在钢丝绳本体1外侧面;防护套2包括海绵层201,海绵层201外侧面粘接固定有第一橡胶层202,第一橡胶层202外侧面粘接固定有气囊体203,气囊体203外侧面粘接固定有保温层204,保温层204外侧面粘接固定有钢丝网层205,钢丝网层205外侧面粘接有第二橡胶层206;防护套2周侧面开设有凹槽207,凹槽207内填充有防水胶208,防护套2由凹槽207形成的两侧边通过防水胶208固定连接。其中如图1所示,钢丝绳本体1包括中心股101和若干外层股102,若干外层股102捻合在中心股101周侧面,中心股101的结构特征与外层股102的结构特征相同,中心股101由若干不锈钢丝捻合而成。其中如图1-3所示,气囊体203周侧面设有若干微型打气嘴209,微型打气嘴209一端贯穿保温层204、钢丝网层205和第二橡胶层206且与第二橡胶层206外侧面平齐。其中如图1-2所示,若干外层股102之间形成若干间隙103,海绵层201部分位于间隙103内部。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凹槽207由第一槽口2071和第二槽口2072连通组成,第一槽口2071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第二槽口2072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第一槽口2071位于保温层204、钢丝网层205和第二橡胶层206上,第二槽口2072位于气囊体203、第一橡胶层202和海绵层201上。其中,钢丝网层205为不锈钢网层结构,保温层204为岩棉层、硅胶层、聚氨酯泡沫层、聚酯泡沫层和塑料泡沫层中的一种或多种。安装时将防护套2套在钢丝绳本体1外部,并通过防水胶208将防护套2固定在钢丝绳本体1外部,安装完毕后通过微型打气嘴209打气带动气囊体203膨胀,气囊体203会带动部分海绵层201陷入钢丝绳本体1上的间隙103处,提高防护套2与钢丝绳本体1的摩擦力。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低温的高强度钢丝绳,包括钢丝绳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套(2),所述防护套(2)套接在钢丝绳本体(1)外侧面;/n所述防护套(2)包括海绵层(201),所述海绵层(201)外侧面粘接固定有第一橡胶层(202),所述第一橡胶层(202)外侧面粘接固定有气囊体(203),所述气囊体(203)外侧面粘接固定有保温层(204),所述保温层(204)外侧面粘接固定有钢丝网层(205),所述钢丝网层(205)外侧面粘接有第二橡胶层(206);/n所述防护套(2)周侧面开设有凹槽(207),所述凹槽(207)内填充有防水胶(208),所述防护套(2)由凹槽(207)形成的两侧边通过防水胶(208)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低温的高强度钢丝绳,包括钢丝绳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套(2),所述防护套(2)套接在钢丝绳本体(1)外侧面;
所述防护套(2)包括海绵层(201),所述海绵层(201)外侧面粘接固定有第一橡胶层(202),所述第一橡胶层(202)外侧面粘接固定有气囊体(203),所述气囊体(203)外侧面粘接固定有保温层(204),所述保温层(204)外侧面粘接固定有钢丝网层(205),所述钢丝网层(205)外侧面粘接有第二橡胶层(206);
所述防护套(2)周侧面开设有凹槽(207),所述凹槽(207)内填充有防水胶(208),所述防护套(2)由凹槽(207)形成的两侧边通过防水胶(208)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低温的高强度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本体(1)包括中心股(101)和若干外层股(102),若干外层股(102)捻合在中心股(101)周侧面,所述中心股(101)的结构特征与外层股(102)的结构特征相同,所述中心股(101)由若干不锈钢丝捻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低温的高强度钢丝绳,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飚,陆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高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