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桶式集成化转筒浓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377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桶式集成化转筒浓缩机,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有污泥浓缩效率高的技术优点,包括转筒浓缩机本体以及与转筒浓缩机相连的絮凝池,所述絮凝池底部设置有加药口以及泥水进口,所述絮凝池与转筒浓缩机之间通过进水管连接,所述转筒浓缩机内设置两个水平放置的转筒,且两个转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进水管设置在两个转筒中间,且延伸至转筒起始位置,所述转筒起始位置通过轴承固定在转筒上,转筒尾部放置在圆辊上,且转筒内设置有送料螺旋叶片,转筒尾部设置出料口,且相应位置的转筒浓缩机机壳上设置出渣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桶式集成化转筒浓缩机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双桶式集成化转筒浓缩机。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的污泥预浓设备,主要包括沉降池和带式浓缩机。前者是利用固、液相物质的密度差,依靠重力作用来实现增浓,这种沉降池内一般装有相应的刮泥设备,不但体积庞大,而且非常笨重。而后者通过滤带的转输,利用重力作为推动工力,把已经絮凝好的污泥中的自由水分离。这种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使用效果不甚理想。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了一种转筒浓缩机,转筒浓缩机不仅污泥预浓效果好,而且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不占体积,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转筒浓缩机存在着污泥清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双桶式集成化转筒浓缩机,本实用细新型装置具有污泥浓缩效率高的技术优点。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桶式集成化转筒浓缩机,包括转筒浓缩机本体以及与转筒浓缩机相连的絮凝池,所述絮凝池底部设置有加药口以及泥水进口,所述絮凝池内竖直穿设一根搅拌轴,且与外部电动机连接,搅拌桨上设置数个搅拌叶片,所述絮凝池与转筒浓缩机之间通过进水管连接,所述转筒浓缩机内设置两个水平放置的转筒,且两个转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进水管设置在两个转筒中间,且延伸至转筒起始位置,所述转筒起始位置通过轴承固定在转筒上,转筒尾部放置在圆辊上,且转筒内设置有送料螺旋叶片,转筒尾部设置出料口,且相应位置的转筒浓缩机机壳上设置出渣口。优选的,所述絮凝池内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入口靠近絮凝池顶部,所述溢流槽连接进水管。优选的,所述转筒连接转轴,转轴伸出转筒浓缩机表面设置有链轮,所述两个转筒链轮通过链条连接至外部减速机上链轮。优选的,所述转筒尾部设置有挡泥板。优选的,所述转筒上方,转筒浓缩机上壁设置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上设置多个淋洒喷头,且喷头方向朝向转筒设置。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装置采用双转筒进行浓缩处理,进行转筒处理前,预先进行絮凝处理,絮凝池与转筒之间通过进水管连接,进水管一致延伸至转筒起始位置,双转筒处理效率高,而且两个转筒通过减速机进行连接,结构紧凑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俯视图。图中:1、絮凝池;2、搅拌桨;3、进水口;4、加料口;5、溢流槽;6、进水管;7、转筒;8、减速机;9、减速机链轮;10、转筒链轮;11、转筒转轴;12、挡泥板;13、圆辊;14、出渣口;15、出水口;16、冲洗管;17、淋洒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双桶式集成化转筒7浓缩机,包括转筒7浓缩机以及设置在转筒7浓缩机本体一侧的絮凝池1,絮凝池1上设置有泥水进水口3以及加药口,絮凝池1内设置一根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数个搅拌桨2,搅拌桨2的转速较低,在加入絮凝剂后可以加速污泥的絮凝,在絮凝池1内设置了溢流槽5,溢流槽5的开口靠近絮凝池1的顶壁,其中搅拌桨2将污水向上提升,上层污水经絮凝后流入溢流槽5内,溢流槽5与进水管6连接,进水管6延伸至转筒7浓缩机的转筒7起始位置,其中,转筒7浓缩机内设置两个转筒7,能够有效的增加污泥浓缩的效率,其中两个转筒7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进水管6设置在两个转筒7的中间,且进水管6尾部开口,污泥进入后解除转动开始位置,由转筒7上的过滤网进入转筒7内,转筒7连接一根转轴,且转轴伸出浓缩机本体设置有链轮,转轴上设置与送料螺旋,且送料螺旋设置在转轴上,经滤网进入的污泥被送料螺旋送至转筒7的尾部,其中转筒7尾部设置了出料口,且出料口处设置了挡泥板12,挡泥板12的正下方设置有出渣口14,污泥从转筒7出来后,经出渣口14排出转筒7浓缩机。转筒7浓缩机的两侧均设置有出水口15以及出渣口14,其中两个转筒7的转轴均设置有链轮,在转筒7浓缩机的外侧设置有减速机8,减速机8上设置有减速机链轮9,其中减速机链轮9为双链轮,分别连接转筒链轮10,结构紧凑简单。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转筒7的清洗,在转筒7的正上方,转筒7弄搜集的上壁上设置有一根冲洗管16,冲洗管16上设置有数个淋洒喷头17,淋洒喷头17方向朝向转筒7进行设置,打开冲洗管16后可以对转筒7进行淋洒清洗。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桶式集成化转筒浓缩机,包括转筒浓缩机本体以及与转筒浓缩机相连的絮凝池,所述絮凝池底部设置有加药口以及泥水进口,所述絮凝池内竖直穿设一根搅拌轴,且与外部电动机连接,搅拌桨上设置数个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与转筒浓缩机之间通过进水管连接,所述转筒浓缩机内设置两个水平放置的转筒,且两个转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进水管设置在两个转筒中间,且延伸至转筒起始位置,所述转筒起始位置通过轴承固定在转筒上,转筒尾部放置在圆辊上,且转筒内设置有送料螺旋叶片,转筒尾部设置出料口,且相应位置的转筒浓缩机机壳上设置出渣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桶式集成化转筒浓缩机,包括转筒浓缩机本体以及与转筒浓缩机相连的絮凝池,所述絮凝池底部设置有加药口以及泥水进口,所述絮凝池内竖直穿设一根搅拌轴,且与外部电动机连接,搅拌桨上设置数个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与转筒浓缩机之间通过进水管连接,所述转筒浓缩机内设置两个水平放置的转筒,且两个转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进水管设置在两个转筒中间,且延伸至转筒起始位置,所述转筒起始位置通过轴承固定在转筒上,转筒尾部放置在圆辊上,且转筒内设置有送料螺旋叶片,转筒尾部设置出料口,且相应位置的转筒浓缩机机壳上设置出渣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桶式集成化转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永朝卞德广朱磊柏耀东崔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瑞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