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污水沉淀结构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高效污水沉淀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发展加快,日常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也在逐年增多,尤其是生活污水,因污染源多、排放量大,导致城市污水管道负荷较重,经常遇到积淤堵塞的问题。目前对于城市污水处理一般采用A2/O活性污泥法(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活性污泥),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存在的缺陷是:A2/O工艺当脱氮效果好时,除磷效果较差,反之亦然,很难同时取得好的脱氧除磷效果。另外,目前的污水处理装置存在活性污泥耐冲击能力不强以及污泥容易在装置内部堆积难以清理的缺点,有时候水量突然变大,导致进水增加,就会把活性污泥都冲散了,再次培养活性污泥。起码要一两个月,有时候进水污染物的含量指数突然增高,以原有的活性污泥浓度,不足以应对突然增加的污染物,会导致出水不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提及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智能的污水沉淀结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高效污水沉淀结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前至后分别设有预处理池、厌氧池、缺氧池、好 ...
【技术保护点】
1.高效污水沉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前至后分别设有预处理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和第一设备间,所述预处理池的前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预处理池和厌氧池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下部设有第一过水孔;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上部设有第二过水孔;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之间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上部设有第三过水孔;所述好氧池和沉淀池之间设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上安装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入口端设置于所述好氧池的上部,所述导流管的出口端设置于所述沉淀池的下部;所述沉淀池和过滤池之间设有第五隔板,所述第五隔板的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污水沉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前至后分别设有预处理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和第一设备间,所述预处理池的前端设有进水口,所述预处理池和厌氧池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下部设有第一过水孔;所述厌氧池和缺氧池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上部设有第二过水孔;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之间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上部设有第三过水孔;所述好氧池和沉淀池之间设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上安装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入口端设置于所述好氧池的上部,所述导流管的出口端设置于所述沉淀池的下部;所述沉淀池和过滤池之间设有第五隔板,所述第五隔板的上部设有第四过水孔;所述过滤池和消毒池之间设有第六隔板,所述第六隔板的下部设有第五过水孔;所述消毒池和第一设备间之间设有第七隔板,所述第一设备间的后端处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七隔板上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入口端设置于所述消毒池的上部,所述排水管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出水口,所述沉淀池内安装有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通过污泥回流管连通所述预处理池,所述罐体上还设有污泥池,所述污泥回流泵通过污泥排放管连通所述污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雅山,徐桃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火田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