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及其低通气量曝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低通气量布置的低通气量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污水处理微生物代谢供氧需求所需的曝气设备,通常情况下其要同时达到两个要求,一是满足微生物正常代谢所需的必要的充足的供氧需求,二是还必须满足充分的搅拌传质效果,避免污泥在池底沉积。而现有的最常见的曝气设备布置间距多为500~1000mm,这样的曝气安装方式由于间距较大容易产生盲区。为达到充分搅拌之目的,避免盲区,其设计通气量通常高达3~5m3/m·h,较大的通气量设计很容易导致气泡上升速度较快,鼓入水中的空气氧不能彻底融入水中而白白释放到大气中,使其能耗高,充氧效率低。因此为彻底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新发展出一种低通气量曝气装置,其通气量由传统的3~5m3/m·h降至0.5~1m3/m·h,相邻曝气管布置间距也由原来的500~1000mm降至小于80mm,从而彻底解决上述问题,而且大幅提升了其充氧效率,降低了能耗。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曝气布置方式,却因曝气通气量的减少,而导致曝气设备数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通气量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依次排布的曝气管组件,每组所述曝气管组件中包括至少两根依次排布的曝气管(5);每组所述曝气管组件中相邻两个所述曝气管(5)之间的间距小于80mm;相邻两组所述曝气管组件之间的间距大于30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通气量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依次排布的曝气管组件,每组所述曝气管组件中包括至少两根依次排布的曝气管(5);每组所述曝气管组件中相邻两个所述曝气管(5)之间的间距小于80mm;相邻两组所述曝气管组件之间的间距大于3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通气量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曝气管组件中相邻两个所述曝气管(5)之间的间距为D,且30mm≤D<8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通气量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曝气管组件之间的间距为C,且300mm<C≤10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通气量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曝气管组件中的曝气管(5)的个数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通气量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曝气管组件中的各曝气管(5)均匀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通气量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曝气管组件均匀排布。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学,潘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欧基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潘海燕,张广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