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东大学专利>正文

高空作业车近电作业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349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高空作业车近电作业报警器,通过上抱箍和下抱箍配合将装置固定安装于吊车吊头顶部或水泥泵车作业臂顶部,在装置接近带电线路安全距离边缘时,磁场检测装置发送信号至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将启动信号发送至驱动模块驱动报警灯和报警铃启动报警,对操作人员进行声光报警,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成本低廉,能够有效避免高空作业车辆近电作业导致的电网外破跳闸事故,提高供电可靠率,在供电系统中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包括底座、外壳、磁场检测装置、信号处理模块、驱动模块、电池座、蓄电池、报警铃、报警灯、上螺杆、上抱箍、上固定螺母、下螺杆、下抱箍和下固定螺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空作业车近电作业报警器
本技术涉及到电力设备
,特别是涉及高空作业车近电作业报警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吊车、水泥泵车等高空作业车辆施工碰线引起的电网外破跳闸事故频发,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巨大威胁。经对多个造成外破事故的吊车、水泥泵车驾驶员调查、分析发现:高空作业车辆驾驶员对近电作业的危险性都非常清楚,但对各种电压等级的带电线路应保持的安全距离不清楚,在工期和利益的驱使下,常常抱着侥幸的心里,野蛮、冒险作业。众所周知,高空作业车近电作业报警器是一种用于供电企业防止吊车、水泥泵车等高空作业车辆在近电施工中造成电网外破事故的辅助装置,其在电力设备
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高空作业车近电作业报警器分为两部分,安装维修不方便,且价格高昂,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体积小、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可以有效避免高空作业车辆近电作业导致的电网外破跳闸事故,提高供电可靠率,在供电系统中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的高空作业车近电作业报警器。本技术的高空作业车近电作业报警器,包括底座、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空作业车近电作业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外壳(2)、磁场检测装置(3)、信号处理模块(4)、驱动模块(5)、电池座(6)、蓄电池(7)、报警铃(8)、报警灯(9)、上螺杆(10)、上抱箍(11)、上固定螺母(12)、下螺杆(13)、下抱箍(14)和下固定螺母(15),所述外壳(2)设置于底座(1)的右侧,所述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磁场检测装置(3)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左部后侧,所述信号处理模块(4)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左部后侧并与磁场检测装置(3)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5)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左部中侧并与信号处理模块(4)电连接,所述电池座(6)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左部前侧,所述蓄...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空作业车近电作业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外壳(2)、磁场检测装置(3)、信号处理模块(4)、驱动模块(5)、电池座(6)、蓄电池(7)、报警铃(8)、报警灯(9)、上螺杆(10)、上抱箍(11)、上固定螺母(12)、下螺杆(13)、下抱箍(14)和下固定螺母(15),所述外壳(2)设置于底座(1)的右侧,所述外壳(2)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磁场检测装置(3)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左部后侧,所述信号处理模块(4)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左部后侧并与磁场检测装置(3)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5)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左部中侧并与信号处理模块(4)电连接,所述电池座(6)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左部前侧,所述蓄电池(7)固定设置于电池座(6)的右部,所述报警铃(8)固定设置于外壳(2)的右部,所述报警灯(9)固定设置于报警铃(8)的右部,所述报警灯(9)和报警铃(8)均与驱动模块(5)电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左右贯通的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上抱箍(11)的右部固定设置于上螺杆(10)的左部,所述上螺杆(10)的右部自底座(1)的左端穿过上通孔,所述上固定螺母(12)螺装于上螺杆(10)的右部并位于底座(1)的右侧,所述下抱箍(14)固定设置于下螺杆(13)的左部,所述下螺杆(13)的右部自底座(1)的左端穿过下通孔,所述下固定螺母(15)螺装于下螺杆(13)的右部并位于底座(1)的右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车近电作业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强力电磁铁(16),所述强力电磁铁(16)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左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作业车近电作业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导向座(17)、前滑块(18)、后导向座(19)、后滑块(20)和下挡板(21),所述前导向座(17)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右部前侧,所述前导向座(17)的后端设置有前滑槽,所述前滑块(18)固定设置于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晨光李丙达栾逸卓陈盾初文鹏松陈梦真
申请(专利权)人:鲁东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