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257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挤压泵,包括外壳、弹性挤压件和封堵件。外壳具有内腔,内腔用于容纳乳液,外壳开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进液孔的两端和出液孔的两端均分别接通至内腔和外界环境。封堵件的一端可拆卸地封堵进液孔,另一端可拆卸地封堵出液孔。外壳还开设有阶梯通孔,阶梯通孔的两端分别接通至内腔和外界环境,阶梯通孔的小端孔位于阶梯通孔的大端孔与内腔之间,大端孔与小端孔衔接的面为支撑面。弹性挤压件安装于阶梯通孔内,并由支撑面支承,弹性挤压件用于受压变形和失压复原而使内腔的容积发生变化。其便于携带,而且能够防止乳液泄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挤压泵
本技术涉及泵
,尤其涉及挤压泵。
技术介绍
挤压泵(如各种乳液的挤压泵)运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惯用于乳液等产品领域,以便于将乳液从挤压泵内挤出。而现有的挤压泵装有乳液并且使用之后,不易于携带,因为携带过程中容易挤压按钮使液体喷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挤压泵,其便于携带,而且能够防止乳液泄露。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挤压泵,包括外壳、弹性挤压件和封堵件;所述外壳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用于容纳乳液,所述外壳开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进液孔的两端和出液孔的两端均分别接通至内腔和外界环境;所述封堵件的一端可拆卸地封堵进液孔,另一端可拆卸地封堵出液孔;所述外壳还开设有阶梯通孔,所述阶梯通孔的两端分别接通至内腔和外界环境,所述阶梯通孔的小端孔位于阶梯通孔的大端孔与内腔之间,所述大端孔与小端孔衔接的面为支撑面;所述弹性挤压件安装于所述阶梯通孔内,并由所述支撑面支承,所述弹性挤压件用于受压变形和失压复原而使内腔的容积发生变化。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泵还包括按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挤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弹性挤压件和封堵件;所述外壳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用于容纳乳液,所述外壳开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进液孔的两端和出液孔的两端均分别接通至内腔和外界环境;所述封堵件的一端可拆卸地封堵进液孔,另一端可拆卸地封堵出液孔;所述外壳还开设有阶梯通孔,所述阶梯通孔的两端分别接通至内腔和外界环境,所述阶梯通孔的小端孔位于阶梯通孔的大端孔与内腔之间,所述大端孔与小端孔衔接的面为支撑面;所述弹性挤压件安装于所述阶梯通孔内,并由所述支撑面支承,所述弹性挤压件用于受压变形和失压复原而使内腔的容积发生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挤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弹性挤压件和封堵件;所述外壳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用于容纳乳液,所述外壳开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进液孔的两端和出液孔的两端均分别接通至内腔和外界环境;所述封堵件的一端可拆卸地封堵进液孔,另一端可拆卸地封堵出液孔;所述外壳还开设有阶梯通孔,所述阶梯通孔的两端分别接通至内腔和外界环境,所述阶梯通孔的小端孔位于阶梯通孔的大端孔与内腔之间,所述大端孔与小端孔衔接的面为支撑面;所述弹性挤压件安装于所述阶梯通孔内,并由所述支撑面支承,所述弹性挤压件用于受压变形和失压复原而使内腔的容积发生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泵还包括按钮,所述按钮嵌置于所述阶梯通孔,并与所述弹性挤压件抵接;且所述弹性挤压件位于按钮和内腔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远离弹性挤压件的一侧伸出至大端孔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在大端孔的孔壁处开设有导向限位槽,所述按钮与大端孔的孔壁相对的侧面向靠近大端孔的孔壁的方向凸起形成卡扣,所述卡扣滑动连接所述导向限位槽,并由所述导向限位槽限制在导向限位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爽
申请(专利权)人:捷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