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风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25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文氏风胴,是由一中空圆环状的本体组成,其特点在于:本体的中部为直段,上部为带有圆锥角度的扩散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构思巧妙,中部直段可作为风机安装段,且其直段部分更有整流作用,减小乱流现象产生,降低气流能量损失;上部的扩散段使实际出风口面积增大,有效降低其出口气流速度,气流动能损失减少,具有高度的产业利用价值。(*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冷却设备
,特别是涉及冷却塔中减小出冷却塔气流速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冷却塔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风胴作为冷却塔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作用为1、利用其扩散曲线,使出冷却塔的气流速度减小,即减少气流出口之动压损失,在电机功率不变的条件下,能量损失减小,则有效的风机动压和静压增强,风量增大;2、减小或防止从冷却塔排除的湿热空气,又回流至塔进风口,重新进入塔内。传统的冷却塔中,其中风胴结构通常包括两个部分1、底部的渐缩段;2、上部的排风口直段。但此种风胴在设计上并不理想,其原因为风胴出风口无扩散角度,出口的气流并不能降低,故其风胴实际上只有整流作用,只能减小气流中乱流的现象,而对于降低气流出口的动压损失并无实际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克服上述缺陷,降低气流出口的动压损失效果好的文氏风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文氏风胴,是由一中空圆环状的本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本体的中部为直段,上部为带有圆锥角度的扩散段。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难得出如下结论,本技术结构合理,构思巧妙,中部直段可作为风机安装段,且其直段部分更有整流作用,减小乱流现象产生,降低气流能量损失;上部的扩散段使实际出风口面积增大,有效降低其出口气流速度,气流动能损失减少,具有高度的产业利用价值。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中,该文氏风胴,主要是由一中空圆环状的本体10组成,本体10的上部为带有圆锥角度的扩散段11,中部为直段12,下部为渐缩段13。当气流通过风胴时,其底部的渐缩段,可有效降低气流场在转角处的气流分离现象,不易形成回流漩涡,减小了气流能量损失;中部直段可作为风机安装段,且其直段部分更有整流作用,减小乱流现象产生,降低气流能量损失;上部的扩散段使实际出风口面积增大,有效降低其出口气流速度,气流动能损失减少,且其扩散段的圆锥角度不可过大,否则易引起气流于转角处的分离现象,形成气流漩涡。权利要求1.一种文氏风胴,是由一中空圆环状的本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本体的中部为直段,上部为带有圆锥角度的扩散段。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文氏风胴,是由一中空圆环状的本体组成,其特点在于本体的中部为直段,上部为带有圆锥角度的扩散段。本技术结构合理,构思巧妙,中部直段可作为风机安装段,且其直段部分更有整流作用,减小乱流现象产生,降低气流能量损失;上部的扩散段使实际出风口面积增大,有效降低其出口气流速度,气流动能损失减少,具有高度的产业利用价值。文档编号F28F25/00GK2903889SQ200520047799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张恒钦 申请人:上海良机冷却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文氏风胴,是由一中空圆环状的本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本体的中部为直段,上部为带有圆锥角度的扩散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机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