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墨盒注墨结构以及墨盒,墨盒包括盒体、墨水仓,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所述墨水仓对应的注墨口,所述注墨口内设有隔挡板,所述隔挡板上端延伸外露于所述注墨口,所述隔挡板下端于所述注墨口内轴向延伸,以将所述注墨口分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两者中所述第一通孔径向尺寸较大,且所述第一通孔底端位置深于所述第二通孔底端。改进后的墨盒对墨水瓶的开封、墨水的注入、量的控制都进行了有效优化,具有更加简洁实用的注墨结构,同时对闲时的止墨操作也进行了合理改进,有效避免回流、漏墨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墨盒注墨结构以及墨盒
本技术涉及打印设备领域,尤其是墨盒。
技术介绍
墨盒是用于存储打印墨水的设备,其一般包括盒体,盒体中设置墨水仓,墨水仓配置有注墨口、排墨口以气孔等结构。现有墨盒本身在注墨时一般是通过相应的墨水瓶倒入来补充,其注墨方式没有过多的优化改进,对墨水瓶的开合、墨水的注入、量的控制等都是由人工额外的操作来实现,整个注墨操作不够简洁、高效,有改进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墨盒注墨结构以及具有这种结构的墨盒。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墨盒注墨结构,包括盒体、墨水仓,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所述墨水仓对应的注墨口,所述注墨口内设有隔挡板,所述隔挡板上端延伸外露于所述注墨口,所述隔挡板下端于所述注墨口内轴向延伸,以将所述注墨口分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两者中所述第一通孔径向尺寸较大,且所述第一通孔底端位置深于所述第二通孔底端。如前所述的墨盒注墨结构,所述隔挡板上端呈尖锐状。如前所述的墨盒注墨结构,所述注墨口外围环设有定位槽。如前所述的墨盒注墨结构,所述定位槽底部设有与所述墨水仓对应的渗漏孔,所述渗漏孔上表边围形成有沉降槽。如前所述的墨盒注墨结构,所述盒体上还设有单通孔式的备用注墨口。如前所述的墨盒注墨结构,所述第一通孔顶端低于所述第二通孔顶端。一种墨盒,包括盒体以及设置于盒体内的墨水仓,所述墨盒设有如前任一项所述的墨盒注墨结构。如前所述的一种墨盒,所述墨盒上设有连通外界与所述墨水仓的气孔,所述气孔的输出侧配置有气道,所述气道的进气端与排气端的长度大于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如前所述的一种墨盒,所述墨盒上设有控制所述墨水仓输墨管的止墨结构,所述止墨结构包括通道、操控部,所述通道供所述输墨管穿设而过,所述操控部活动实现对所述通道的松紧调节以控制所述输墨管。如前所述的一种墨盒,所述操控部可纵向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墨盒上,与所述操控部相对的位置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由下至上朝所述操控部倾斜,所述通道形成于所述操控部、所述固定板之间,其中所述操控部包括一滚轮,所述滚轮跟随所述操控部运动实现对所述通道松紧的调节。如前所述的一种墨盒,所述固定板表面设有两条与所述滚轮契合的止滚凸条。如前所述的一种墨盒,所述操控部还包括由两块板体夹持形成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墨盒盒体上的滑动导板配合实现操控部的活动,所述滑槽壁面与所述滑动导板之间设有定位结构,以于所述操控部锁紧所述通道中输墨管时稳定其位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带来的一个有益效果:使用时,将墨水瓶倒置,墨盒的注墨口隔挡板可以戳破墨水瓶的密封层,减少额外的墨水瓶打开操作。墨水流至注墨口,由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尺寸不一,两者会分别供气流、墨水流通,实现墨水的自动注入,而第一通孔底端位置较深,当墨水仓内的墨水深度没过第一通孔底端后气流不能流通,从而墨水不可再注入,由此达到控制注墨量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注墨口一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注墨口底部视角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剖视示意图;1、盒体;100、盒盖;101、让位槽;2、墨水仓;200、排墨口;201、滑动导板;202、窗口;3、注墨口;300、隔挡板;301、第一通孔;302、第二通孔;303、定位槽;304、渗漏孔;305、沉降槽;306、备用注墨口;4、气孔;400、气道;401、进气端;402、排气端;5、胶塞;6、通道;7、固定板;8、操控部;800、滚轮;801、外侧板;802、内侧板;803、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参阅附图1-6,所示为墨盒注墨结构,包括盒体1、墨水仓2,所述盒体1上设有与所述墨水仓2对应的注墨口3,所述注墨口3内设有隔挡板300,所述隔挡板300上端延伸外露于所述注墨口3,所述隔挡板300下端于所述注墨口3内轴向延伸,以将所述注墨口3分为第一通孔301、第二通孔302,所述第一通孔301、所述第二通孔302两者中所述第一通孔301径向尺寸较大,且所述第一通孔301底端位置深于所述第二通孔302底端。隔挡板300上端优选呈尖锐状,墨水瓶倒置在注墨口3上,尖锐状的隔挡板300上端能更快速有效的将墨水瓶密封层戳破。而后墨水流出至注墨口3内,在墨水刚开始流入墨水仓2时,第一通孔301、第二通孔302都会有墨水通过,此时墨水仓2内的空气需要流出才能使墨水进入舱内。由于第一通孔301的尺寸较大,墨水仓2内所形成的上升气流在第一通孔301内所受阻力较小,因此气流会从第一通孔301排出至墨水瓶内,阻止墨水了从第一通孔301流入,气路流通之后第二通孔302则可实现将墨水注入至墨盒的墨水仓2内。优选地,参阅附图3,第一通孔301顶端低于第二通孔302顶端,利用高度差可以更好的实现第一通孔301排气、第二通孔302注墨的功能。此外,可以设置备用注墨口306,备用注墨口306为单通孔式,即单个孔直接连通至墨水仓2,由此使得墨盒具有两种注墨注墨口,可以配合不同的墨水瓶进行使用。墨水仓壁面一般设置透明状态,便于观测内部墨水的存量。当墨水仓2内的墨水被补充到预定深度时,墨水将淹没第一通孔301底端,使得空气无法再从第一通孔301排出,墨水也就不能再进入仓内,由此达到对墨水补充量的控制。综上,通过对注墨口3结构的优化,在进行注墨时基本只需将墨水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墨盒注墨结构,包括盒体、墨水仓,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所述墨水仓对应的注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墨口内设有隔挡板,所述隔挡板上端延伸外露于所述注墨口,所述隔挡板下端于所述注墨口内轴向延伸,以将所述注墨口分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两者中所述第一通孔径向尺寸较大,且所述第一通孔底端位置深于所述第二通孔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墨盒注墨结构,包括盒体、墨水仓,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所述墨水仓对应的注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墨口内设有隔挡板,所述隔挡板上端延伸外露于所述注墨口,所述隔挡板下端于所述注墨口内轴向延伸,以将所述注墨口分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两者中所述第一通孔径向尺寸较大,且所述第一通孔底端位置深于所述第二通孔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注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板上端呈尖锐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注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墨口外围环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底部设有与所述墨水仓对应的渗漏孔,所述渗漏孔上表边围形成有沉降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注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上还设有单通孔式的备用注墨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注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顶端低于所述第二通孔顶端。
6.一种墨盒,包括盒体以及设置于盒体内的墨水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设有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墨盒注墨结构。
7.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绘美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