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制家具生产加工用修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7014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制家具生产加工用修边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脚均固接有支脚,所述支座的右侧固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砂轮,所述支座的底部设有转动组件,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调节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抵紧组件。该竹制家具生产加工用修边装置,通过调节组件、抵紧组件、滚筒、竖杆和第二电机的配合,所述竹材无需人手用力推动修边,只需手扶即可,进而更加省力,且修边的长度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节,提升便捷性,通过转动组件、底板、支座和砂轮的配合,使得砂轮的角度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转动,进而可完成直边或斜边修整,扩大适用范围,提升实用性,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制家具生产加工用修边装置
本技术涉及竹制家具生产加工用修边装置
,具体为一种竹制家具生产加工用修边装置。
技术介绍
竹家具一个新兴的低碳产业,竹材因其无需栽植,生长快速,材质硬度高,超强的韧性,是取代实木的理想家具用材,对于森林的保护作用效果明显,在生产时需要修边处理,现有技术中的竹制家具生产加工用修边装置,对竹材修边时需人手用力推动,较为省力,且修边的长度不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节,便捷性不高,通砂轮的角度不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转动,进而不可完成直边或斜边修整,功能单一,缩小适用范围,降低实用性,进而是使得工作效率低下,不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制家具生产加工用修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竹制家具生产加工用修边装置,对竹材修边时需人手用力推动,较为省力,且修边的长度不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节,便捷性不高,通砂轮的角度不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转动,进而不可完成直边或斜边修整,功能单一,缩小适用范围,降低实用性,进而是使得工作效率低下,不方便人们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制家具生产加工用修边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四脚均固接有支脚(2),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侧固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座(4),所述支座(4)的右侧固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固接有砂轮(6),所述底板(1)的顶部右侧设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的顶部右侧转动连接有多个竖杆(11),所述竖杆(11)的顶部固接有滚筒(12),所述滚筒(12)的顶部固接有齿轮(13),所述齿轮(13)外壁通过链条(14)转动相连,位于最前端的所述齿轮(13)的顶部固接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右端与底座(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制家具生产加工用修边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四脚均固接有支脚(2),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侧固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座(4),所述支座(4)的右侧固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固接有砂轮(6),所述底板(1)的顶部右侧设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的顶部右侧转动连接有多个竖杆(11),所述竖杆(11)的顶部固接有滚筒(12),所述滚筒(12)的顶部固接有齿轮(13),所述齿轮(13)外壁通过链条(14)转动相连,位于最前端的所述齿轮(13)的顶部固接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右端与底座(10)固定相连,所述支座(4)的底部设有转动组件(7),所述底座(10)的底部设有调节组件(8),所述底座(10)的顶部设有抵紧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制家具生产加工用修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7)包括齿牙(701)、齿条(702)、螺纹杆(703)和把手(704),所述齿牙(701)加工于支座(4)的底部,所述齿牙(701)的底部啮合连接有齿条(702),所述齿条(702)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左侧间隙配合,所述齿条(70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703),所述螺纹杆(703)的外壁左侧与底板(1)的内部转动相连,所述螺纹杆(703)的左端固接有把手(7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制家具生产加工用修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滑座(8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泰宁县青竹竹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