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引管活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746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胸引管活动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牵引带与第二牵引带,所述第一牵引带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勾件,所述第二牵引带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挂件,所述连接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母扣,所述连接条的表面套接有活动带,通过设置连接条、母扣、套环、活动带与子扣,在对胸引管进行固定的过程中,可通过套环内子扣与母扣卡接位置的不同,来对胸引管的固定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找到使患者最为舒适的固定点,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通过设置第一牵引带、第二牵引带与套环为带有弹力的布条材料组成,增加了装置的稳固性,从而避免胸引管滑动对病人造成额外损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引管活动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胸引管活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管简称胸引管,它是胸腔积液、气胸等胸腔疾病治疗过程中进行排液、排气的重要措施,临床上常用F24号、F28号、F32号、F36号的胸引管,这几个型号的胸引管一般比较粗、硬,不容易固定,在胸引管使用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对胸引管进行固定,目前固定胸引管的方法有长线环腰固定法、薄膜敷贴固定法以及别针固定法等,其中,长线环腰固定法中环腰的长线容易损伤皮肤;薄膜敷贴固定法中,薄膜敷贴碰到患者的汗水就会失去的粘性,很难达到长时间固定;别针固定法中单纯的用别针橡皮筋将胸引管固定在床上,重力的牵拉或是病人活动拉扯等原因都会导致胸引管的滑脱,从而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影响疾病的治疗,同时在这几种固定方法的使用中,固定位置大都是单一的,无法根据患者的舒适度来进行固定位置的自主调节,从而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胸引管活动固定装置,具有稳定性强与可调节固定位置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引管活动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牵引带与第二牵引带,所述第一牵引带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勾件,所述第二牵引带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挂件,所述连接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母扣,所述连接条的表面套接有活动带,所述活动带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子扣,所述子扣卡接在母扣的内部,所述活动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部套接有胸引管。优选的,所述连接条为三个且每个连接条上的母扣的数量不少于十一个。优选的,所述挂件的数量设置为一个,所述勾件的数量设置为不少于三个。优选的,所述活动带上的子扣为三个且与三个所述连接条上母扣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第一牵引带、第二牵引带与套环为带有弹力的布条材料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条、母扣、套环、活动带与子扣,在对胸引管进行固定的过程中,可通过套环内子扣与母扣卡接位置的不同,来对胸引管的固定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找到使患者最为舒适的固定点,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通过设置勾件为不少于三个,可根据患者胸围的不同进行自主调节,从而使本装置适应多种患者人群,通过设置第一牵引带、第二牵引带与套环为带有弹力的布条材料组成,增加了装置的稳固性,从而避免胸引管滑动对病人造成额外损伤的情况。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后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套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牵引带;2、勾件;3、连接条;4、母扣;5、胸引管;6、套环;7、第二牵引带;8、活动带;9、挂件;10、子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引管活动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条3,所述连接条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牵引带1与第二牵引带7,所述第一牵引带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勾件2,所述第二牵引带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挂件9,所述连接条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母扣4,所述连接条3的表面套接有活动带8,所述活动带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子扣10,通过设置连接条3、母扣4、套环6、活动带8与子扣10,在对胸引管5进行固定的过程中,可通过套环6内子扣10与母扣4卡接位置的不同,来对胸引管5的固定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找到使患者最为舒适的固定点,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所述子扣10卡接在母扣4的内部,所述活动带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环6,所述套环6的内部套接有胸引管5。优选的,所述连接条3为三个且每个连接条3上的母扣4的数量不少于十一个。优选的,所述挂件9的数量设置为一个,所述勾件2的数量设置为不少于三个,通过设置勾件2为不少于三个,可根据患者胸围的不同进行自主调节,从而使本装置适应多种患者人群。优选的,所述活动带8上的子扣10为三个且与三个所述连接条3上母扣4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第一牵引带1、第二牵引带7与套环6为带有弹力的布条材料组成,通过设置第一牵引带1、第二牵引带7与套环6为带有弹力的布条材料组成,增加了装置的稳固性,从而避免胸引管5滑动对病人造成额外损伤的情况。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使用时,首先把胸引管5插入套环6的内部,由于套环6为弹性材料,从而使套环6可根据胸引管5的粗细进行自适应调节,接着调节活动带8在连接条3上的位置,来确定胸引管5的固定位置,确定地点后,通过按压活动带8内表面上的子扣10,使之与连接条3上的母扣4相卡接,从而对胸引管5进行固定且避免胸引管5的晃动,最后根据患者胸围的大小,拉伸第一牵引带1与第二牵引带7,使其表面上的挂件9与不同位置的勾件2进行卡接来适应不同胸围的患者。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引管活动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牵引带(1)与第二牵引带(7),所述第一牵引带(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勾件(2),所述第二牵引带(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挂件(9),所述连接条(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母扣(4),所述连接条(3)的表面套接有活动带(8),所述活动带(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子扣(10),所述子扣(10)卡接在母扣(4)的内部,所述活动带(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环(6),所述套环(6)的内部套接有胸引管(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引管活动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牵引带(1)与第二牵引带(7),所述第一牵引带(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勾件(2),所述第二牵引带(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挂件(9),所述连接条(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母扣(4),所述连接条(3)的表面套接有活动带(8),所述活动带(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子扣(10),所述子扣(10)卡接在母扣(4)的内部,所述活动带(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环(6),所述套环(6)的内部套接有胸引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引管活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焕松黎梦婷杨彦辉邵红马翠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