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猪尾造瘘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74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20
本申请公开了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的单猪尾造瘘导管,包括引流管和注药管,所述引流管包括排液段、引流段和设置有若干导流孔的渗透段,所述引流管上的排液段可拆卸连接有转接头,所述注药管处于引流段和渗透段的内部,所述注药管的外壁上设有若干间隙设置的毛刷,毛刷与引流管的内壁接触,所述注药管上设有注药孔,注药管的一端与引流管通过弹性件相连,所述引流管的引流段设置有支管,所述注药管的另一端穿过支管处于引流管的外部。本方案通过向注药管内注入液体或者拉动注药管,即可实现对引流管的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猪尾造瘘导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具体涉及单猪尾造瘘导管。
技术介绍
急性尿潴留是泌尿外科的急症之一,发病急,病人痛苦,临床上通常采用膀胱造瘘术引流尿液以及对膀胱进行抗菌及抗病毒治疗。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膀胱造瘘主要是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其采用的膀胱造瘘管包括导流管(14),引流管的设有伞状或蘑菇头状的凸起(15),凸起(15)上设有用于导尿的切孔(16)。;为患者置入该膀胱造瘘管时,需将伞状或蘑菇状的凸起(15)通过造瘘口硬性插入膀胱内,由于造瘘口的尺寸要小于凸起(15)的尺寸,以便将凸起(15)卡在造瘘口内而不至脱落,硬性将凸起(15)插入膀胱内,容易对患者造成创伤,出现疼痛、出血的现象,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而且术后,当患者移动体位时,造瘘管末端刺激膀胱壁容易导致膀胱出血水肿,极大的影响了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痛苦;为锻炼患者膀胱收缩功能,需依照患者情况定时用钳子夹闭、开放导流管(14);另外,由于造瘘管与膀胱连通的管道只有一条,所以使用该造瘘管时用于排出尿液和向膀胱内注入治疗的药液均从该通道经过,所以很容易造成药液污染,抗菌、抗病毒治疗不彻底,使患者容易感染;再者,当膀胱内部出血或尿沉淀堵塞造瘘导管时,若无法及时解决造瘘导管的堵塞问题,将影响患者膀胱内尿液的排出,导致膀胱充盈过度,增加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单猪尾造瘘导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便于及时清理造瘘导管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单猪尾造瘘导管,包括引流管,还包括注药管,所述引流管包括排液段、引流段和设置有若干导流孔的渗透段,所述注药管处于引流段和渗透段的内部,所述注药管的外壁上设有若干间隙设置的毛刷,毛刷与引流管的内壁接触,所述注药管上设有注药孔,注药管的一端与引流管通过弹性件相连,所述引流管的引流段设置有支管,所述注药管的另一端穿过支管处于引流管的外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与有益效果:造瘘留管时,当引流管的渗透段随导引钢丝进入膀胱后,抽出导引钢丝,引流管的渗透段置于患者的膀胱内,根据患者脂肪等相关造瘘位置的组织厚度,使用医用胶布或绷带将引流管固定在适合患者体外的最佳位置;当需要将患者膀胱内的尿液引出时,使用医用夹子将注药管夹住,尿液即从膀胱内经导流孔从引流管的排尿段流出;当需要向膀胱内注药或冲洗膀胱时,打开注药管上的医用夹子,使用医用夹子将引流管的排液段夹住,使用注射器将药液或冲洗液从注药管注入后经导流孔进入膀胱内,由于注射时注药管内的压力大于引流管内的压力,导流孔内若有轻微堵塞,通过注药管注入的药液或冲洗液即可将堵塞物冲走,达到清理导流孔的作用;当需要清理引流管时,向外拉动注药管,注药管向外移动,其外壁的毛刷对引流管的内部进行刷洗,当松开注药管后,由于弹性件的复位功能,注药管复位,置于引流管内部,当刷洗3~5次后,引流管内的堵塞物破裂成碎屑状,通过注药管内部向膀胱内注入冲洗液,冲洗液将其推动从引流管排出,如此反复拉动与松开注药管,达到便于清理引流管内部堵塞的问题,延长引流管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引流管的渗透段成螺旋状。将引流管的渗透段由具有形状记忆性的塑胶材料制成,引流管的渗透段自然卷曲成螺旋状,即类似猪尾卷曲时的形状,当其内部植入硬性导引钢丝支撑时将其支撑为长管型,便于引流管置入患者膀胱内,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形状记忆功能而在膀胱内自然卷曲,即使患者行动时,也不会发生引流管的端部与膀胱壁摩擦而造成的患者不适或者膀胱内部感染,而且相较于直管的渗透段,螺旋状的渗透段增大了引流管与膀胱内部的接触面积,提高膀胱内尿液的渗透速度。进一步,所述支管为弹性管,所述支管与注药管紧密连接。将具有弹性的支管与注药管紧密连接,即使注药管与引流管发生相对位移,引流管内部仍然为密闭空间,外界细菌不会通过支管进入引流管内,有效避免外界细菌进入膀胱而引起膀胱病变。进一步,所述注药孔内设有便于药液进入引流管内的单向阀。单向阀的设置,可以防止尿液进入注药管,保持注药管内部的畅通与清洁。进一步,所述引流管的排液段设有第一开关,所述注药管远离引流管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关。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固定设置在引流管与注药管上,可以方便控制引流管和注药管的开闭,当需要锻炼患者膀胱功能的收缩功能时,定时开闭第一开关即可。进一步,所述引流管的引流段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固定件的设置,避免了长期留置时使用胶布固定引流管而造成的固定不稳定和患者皮肤因长期贴附胶布而过敏的不适产生。进一步,所述导流孔设有至少两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引流管的渗透段向内螺旋的一侧。两个以上的导流孔有效提高尿液进入导流管的效率,减少因单一导流孔堵塞即发生整个导流管无法导尿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底座和卡扣,所述卡扣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引流管的引流段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孔。当需要调整固定件与引流管的相对位置时,打卡卡扣,将固定件移动置需要的位置后,扣上卡扣,即可将固定固定件与引流管的相对位置,然后用医用缝合线通过固定孔将固定件缝合在患者体外,以固定引流管。进一步,所述引流管上的排液段可拆卸连接有转接头。转接头的设置可以便于连接不同尺寸的接头,转接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单猪尾造瘘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膀胱造瘘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引流管1、第一开关2、管帽3、注药管4、第二开关5、支管6、固定孔7、底座8、毛刷9、橡皮筋10、导流孔11、卡扣12、转接头13、导流管14、凸起15、切孔16。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单猪尾造瘘导管,包括引流管1和注药管4,引流管1包括排液段、引流段和设置有9个均匀分布的导流孔11的渗透段,引流管1的排液段的自由端螺纹连接有喇叭形转接头13,引流管1的排液段上固定设有第一开关2,注药管4远离引流管1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关5,引流管1的引流段上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套接在引流管1上,固定件包括底座8和卡扣12,卡扣12与底座8可拆卸连接且卡扣12与底座8相扣合,底座8上设有固定孔7;注药管4处于引流段和渗透段的内部,注药管4的管壁外周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间隙设置的毛刷9,各毛刷9均匀交错分布,以便膀胱内物体通过,每一毛刷9之间的距离为10mm,毛刷9的另一端与引流管1的内部接触,注药管4靠近引流管1的一端开设有注药孔,注药孔内设有便于药液进入引流管1内的单向阀,注药管4靠近引流管1的一端与引流管1通过弹性件相连,此弹性件为具有弹性功能的橡皮筋10,引流管1的引流段设置有支管6,该支管6为具有弹性功能的波纹管,注药管4的另一端穿过支管6处于引流管1的外部,该支管6远离引流管1的一端与注药管4的外壁紧密相连,注药管4远离引流管1的一端还螺纹连接有管帽3;引流管1、支管6和注药管4均用医用硅胶或者医用乳胶制成。具体实施方式如下:造瘘留管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单猪尾造瘘导管,包括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药管,所述引流管包括排液段、引流段和设置有若干导流孔的渗透段,所述注药管处于引流段和渗透段的内部,所述注药管的外壁上设有若干间隙设置的毛刷,毛刷与引流管的内壁接触,所述注药管上设有注药孔,注药管的一端与引流管通过弹性件相连,所述引流管的引流段设置有支管,所述注药管的另一端穿过支管处于引流管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单猪尾造瘘导管,包括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药管,所述引流管包括排液段、引流段和设置有若干导流孔的渗透段,所述注药管处于引流段和渗透段的内部,所述注药管的外壁上设有若干间隙设置的毛刷,毛刷与引流管的内壁接触,所述注药管上设有注药孔,注药管的一端与引流管通过弹性件相连,所述引流管的引流段设置有支管,所述注药管的另一端穿过支管处于引流管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猪尾造瘘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渗透段成螺旋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猪尾造瘘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为弹性管,所述支管与注药管紧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猪尾造瘘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孔内设有便于药液进入引流管内的单向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明强蔡启波简久茂蔡欢欢胡峻魁毛斌彬周鲮鑫段泽敏杨梅吴军刘浪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习水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