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倩专利>正文

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738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包括背负机构,所述背负机构包括数量为两个的背负带,两个的背负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背垫的两侧两端上,所述背垫上固定设有装置袋,所述装置袋内设有雾化产生器,所述雾化产生器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气管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输出端设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上螺纹连接有吸入面罩,所述吸入面罩的两侧设有挂耳绳。有益效果:看护人员携带儿童进行缓慢的移动行走,满足儿童的好奇心,避免长时间的待在同一处儿童吵闹的情况发生,为其余病人提供一个安静的医疗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
本技术涉及儿童呼吸治疗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
技术介绍
雾化吸入器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一种设备,属于医疗器械,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尤其是抵抗力弱的小儿。但是对于儿童来说,让其一直躺在床上或者固定在某一处进行安静的接收治疗,时间久了容易吵闹,因此缺少一种能够方便儿童携带的雾化吸入装置。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包括背负机构,所述背负机构包括数量为两个的背负带,两个的背负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背垫的两侧两端上,所述背垫上固定设有装置袋,所述装置袋内设有雾化产生器,所述雾化产生器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气管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输出端设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上螺纹连接有吸入面罩,所述吸入面罩的两侧设有挂耳绳。进一步的,所述背负带包括肩带和底带,所述肩带内填充有海绵层,所述肩带与所述底带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背垫上,所述肩带与所述底带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八字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开设有通气道,所述通气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气管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螺纹筒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通气道内对称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凹槽,所述凹槽之间设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两侧固定设有挡板,所述旋转柱的两端与所述凹槽相接触,所述旋转柱的中部开设有贯穿于所述旋转柱的通道,所述通道内贯穿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接块,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设有防误转机构。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位于所述连接块外壁的一端设有把手。进一步的,所述防误转机构包括内伞齿,所述内伞齿固定嵌设在所述通道的一端,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设有外伞齿,所述外伞齿与所述内伞齿相匹配,靠近所述外伞齿的凹槽底部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直径等于所述外伞齿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放置腔内设有第一磁铁,所述外伞齿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通气道内固定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弧形密封条,所述弧形密封条与所述挡板相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看护人员携带儿童进行缓慢的移动行走,满足儿童的好奇心,避免长时间的待在同一处儿童吵闹的情况发生,为其余病人提供一个安静的医疗环境。(2)、通气道的通气面积通过挡板遮挡,继而减少通气面积,使得药雾进入到吸入面罩的量减少,能够节约用药量或者令儿童感到舒适。(3)、通过设置防误转装置,使得当不需要调节的时候,按压传动杆使得外伞齿落入到放置腔内,此时把手紧贴这连接块,能够减少误转的几率,使得通过的药雾量稳定,当需要调节的时候,拉扯把手令外伞齿与内伞齿啮合,进而能够对旋转柱施加扭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中背负机构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中连接块的横切面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中旋转柱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背负机构;2、背负带;3、背垫;4、装置袋;5、雾化产生器;6、连接气管;7、调节机构;8、螺纹筒;9、吸入面罩;10、挂耳绳;11、肩带;12、底带;13、八字环;14、连接块;15、通气道;16、凹槽;17、旋转柱;18、传动杆;19、把手;20、内伞齿;21、外伞齿;22、放置腔;23、第一磁铁;24、第二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包括背负机构1,所述背负机构1包括数量为两个的背负带2,两个的背负带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背垫3的两侧两端上,所述背垫3上固定设有装置袋4,所述装置袋4内设有雾化产生器5,所述雾化产生器5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气管6连接有调节机构7,所述调节机构7的输出端设有螺纹筒8,所述螺纹筒8上螺纹连接有吸入面罩9,所述吸入面罩9的两侧设有挂耳绳10。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通过将雾化产生器5放置到装置袋4中,经由儿童通过背负带2背负在背后,在经过连接气管6和吸入面罩9套在面部,经由看护人员携带儿童进行缓慢的移动行走,满足儿童的好奇心,避免长时间的待在同一处儿童吵闹的情况发生,为其余病人提供一个安静的医疗环境。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6,对于背负带2来说,所述背负带2包括肩带11和底带12,所述肩带11内填充有海绵层,所述肩带11与所述底带12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背垫3上,所述肩带11与所述底带12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八字环13相连接。方便调节背负带2的长度,继而适用于不同体型的儿童。对于调节机构7来说,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内开设有通气道15,所述通气道15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气管6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螺纹筒8相连通。所述通气道15内对称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凹槽16,所述凹槽16之间设有旋转柱17,所述旋转柱17的两侧固定设有挡板,所述旋转柱17的两端与所述凹槽16相接触,所述旋转柱17的中部开设有贯穿于所述旋转柱的通道,所述通道内贯穿设有传动杆18,所述传动杆18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接块14,所述传动杆18的另一端设有防误转机构。对于传动杆18来说,所述传动杆18位于所述连接块14外壁的一端设有把手19。设置把手19方便旋转传动杆18。对于防误转机构来说,所述防误转机构包括内伞齿20,所述内伞齿20固定嵌设在所述通道的一端,所述传动杆18的一端固定设有外伞齿21,所述外伞齿21与所述内伞齿20相匹配,靠近所述外伞齿21的凹槽16底部开设有放置腔22,所述放置腔22的直径等于所述外伞齿21的直径。对于放置腔22来说,所述放置腔22内设有第一磁铁23,所述外伞齿21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磁铁24,所述第一磁铁23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负机构(1),所述背负机构(1)包括数量为两个的背负带(2),两个的背负带(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背垫(3)的两侧两端上,所述背垫(3)上固定设有装置袋(4),所述装置袋(4)内设有雾化产生器(5),所述雾化产生器(5)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气管(6)连接有调节机构(7),所述调节机构(7)的输出端设有螺纹筒(8),所述螺纹筒(8)上螺纹连接有吸入面罩(9),所述吸入面罩(9)的两侧设有挂耳绳(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负机构(1),所述背负机构(1)包括数量为两个的背负带(2),两个的背负带(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背垫(3)的两侧两端上,所述背垫(3)上固定设有装置袋(4),所述装置袋(4)内设有雾化产生器(5),所述雾化产生器(5)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气管(6)连接有调节机构(7),所述调节机构(7)的输出端设有螺纹筒(8),所述螺纹筒(8)上螺纹连接有吸入面罩(9),所述吸入面罩(9)的两侧设有挂耳绳(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负带(2)包括肩带(11)和底带(12),所述肩带(11)内填充有海绵层,所述肩带(11)与所述底带(12)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背垫(3)上,所述肩带(11)与所述底带(12)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八字环(1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内开设有通气道(15),所述通气道(15)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气管(6)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螺纹筒(8)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内科用雾化吸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道(15)内对称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凹槽(16),所述凹槽(16)之间设有旋转柱(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倩
申请(专利权)人:朱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