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世超专利>正文

一种经络穴位生物针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70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络穴位生物针灸器,涉及针灸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内套接转轴,且两个转轴通过同一个收集盒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盒内卡接有管套。该经络穴位生物针灸器,通过第一压板、齿板、齿轮、伸缩装置、第二压板、固定架、卡槽和第二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本装置可以对扎针的深度和角度进行限定,从而可以保障医师扎针的成功率,保障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本装置还可以对针具的一端进行支撑,避免了在使用温针灸治疗的过程中,艾绒或者艾条的重量在重力的作用下将针灸器压弯而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络穴位生物针灸器
本技术涉及针灸
,具体为一种经络穴位生物针灸器。
技术介绍
温针灸是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同时治疗的一种针灸方法,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可同时发挥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作用,针法是把毫针刺入人体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治疗疾病,灸法是将艾绒或者艾条点燃,利用艾燃烧产生的热量熏灼穴位治疗疾病,而两者的结合,更能提高疗效。在针灸器的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医师将其插在患者的合适穴位进行治疗,但是插针的角度和深度往往都是由医师自行控制,即使是较为熟练的医师也很难保证万无一失,使得若是插针的角度或者深度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到给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在使用温针灸治疗的过程中,艾绒或者艾条的重量很容易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将针灸器压弯,从而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急需一种插针深度和角度可控的并且可以避免针灸器被艾绒或者艾条压弯的经络穴位生物针灸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经络穴位生物针灸器,解决了插针的角度和深度往往都是由医师自行控制,即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络穴位生物针灸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外套接有套筒(3),所述套筒(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4),所述支撑装置(4)内套接转轴(5),且两个转轴(5)通过同一个收集盒(6)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盒(6)内卡接有管套(7),所述管套(7)内设置有针具(8),且左侧转轴(5)卡接在齿轮(9)内;/n所述齿轮(9)的下表面与齿板(10)的上表面啮合,所述齿板(10)固定连接在第一压板(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压板(11)的下表面通过两个伸缩装置(12)与借力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借力板(13)固定连接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络穴位生物针灸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外套接有套筒(3),所述套筒(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4),所述支撑装置(4)内套接转轴(5),且两个转轴(5)通过同一个收集盒(6)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盒(6)内卡接有管套(7),所述管套(7)内设置有针具(8),且左侧转轴(5)卡接在齿轮(9)内;
所述齿轮(9)的下表面与齿板(10)的上表面啮合,所述齿板(10)固定连接在第一压板(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压板(11)的下表面通过两个伸缩装置(12)与借力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借力板(13)固定连接在左侧套筒(3)的左侧面,且两个支撑杆(2)的相对面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卡槽(14),且其中一个卡槽(14)内设置有固定架(15);
所述固定架(15)外套接有三个滑套(16),且三个滑套(16)分别卡接在套筒(3)的左侧面、正面和背面,所述固定架(15)的右侧面与第二压板(1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15)外套接有两个第二弹簧(18),且两个第二弹簧(18)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世超宋广德迟寿军衣华强侯双双张爱华武霄雯
申请(专利权)人:孙世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