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兰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中医沐足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702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18
一种新型的中医沐足盆,包括顶侧开口的箱体,箱体内部靠右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成左右两个水池,左侧的水池的下部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使左侧的水池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第二隔板的顶侧设有一排数个辊轮,辊轮转轴的右端分别与第一隔板的左侧轴承连接,辊轮转轴的左端分别穿过箱体位于箱体的外部固定安装第一齿轮,相邻的一齿轮分别通过第一传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能够使泡脚水不断流动,便于中药成份均匀分布,能够收集死皮、泥渍,避免死皮、泥渍浸泡使泡脚水浑浊,滚动的按摩凸起,能够增加按摩效果,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中医沐足盆
本技术属于保健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的中医沐足盆。
技术介绍
人体足部分布着非常丰富的神经组织,通过有效刺激足底穴位反射区能够使全身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促进新陈代谢、血压稳定,提高免疫功能,使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得到调节;但泡脚的过程中脱落的死皮、泥渍堆积在足盆底部,导致泡脚水浑浊,中药泡脚过程中泡脚水流动性差,中药分层导致泡脚不均匀,泡脚效果差,固定的按摩凸起,对脚底的按摩效果差,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故,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中医沐足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中医沐足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的中医沐足盆,包括顶侧开口的箱体,箱体内部靠右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成左右两个水池,左侧的水池的下部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使左侧的水池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第二隔板的顶侧设有一排数个辊轮,辊轮转轴的右端分别与第一隔板的左侧轴承连接,辊轮转轴的左端分别穿过箱体位于箱体的外部固定安装第一齿轮,相邻的一齿轮分别通过第一传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第二隔板的下方设有横轴,横轴的左端穿过箱体位于箱体的外部并通过阻尼轴承转动安装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对应的第一齿轮通过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分别与箱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横轴、辊轮的转轴分别与箱体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第二隔板顶侧的中间开设透槽,透槽内设有竖轴,竖轴的下端与箱体的底部轴承连接,竖轴的上端固定安装叶轮,竖轴外周的上部固定安装同轴的第一斜齿轮,横轴的右端固定安装同轴的第二斜齿轮,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配合,第一隔板左侧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开设条形透槽,两个条形透槽位于第二隔板的上下两侧,下侧的条形透槽内固定安装第一过滤网。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中医沐足盆,所述的箱体的底部开设内螺纹透槽,内螺纹透槽内螺纹安装密封盖。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中医沐足盆,所述的箱体的底部位于第一隔板的右侧固定安装加热棒。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中医沐足盆,上侧的所述的条形透槽内固定安装第二过滤网。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中医沐足盆,所述的第二隔板的顶侧为倒锥形曲面。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的中医沐足盆,所述的箱体底侧的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支撑腿。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能够使泡脚水不断流动,便于中药成份均匀分布,能够收集死皮、泥渍,避免死皮、泥渍浸泡使泡脚水浑浊,滚动的按摩凸起,能够增加按摩效果,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使用本技术时,将中药泡脚水倒入右侧的水池内,泡脚水通过条形透槽进入左侧的水池内,再将脚放到辊轮上,脚浸泡在泡脚水内,用脚向前或向后推动一个辊轮,其余的辊轮通过第一齿轮、第一传动齿轮随被推动的辊轮同向转动,辊轮外周的凸起随辊轮转动,能够摩擦按摩脚底,同时第一齿轮通过第二传动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当第二齿轮正向转动时能够带动横轴转动,横轴通过第二斜齿轮、第一斜齿轮带动竖轴转动,竖轴带动叶轮转动,叶轮转动能够形成向下的吸力,使第二隔板顶侧的死皮、泥渍通过透槽进入第二隔板的下方,避免辊轮转动中搅拌、碾压死皮、泥渍,导致泡脚水浑浊,第二隔板下方的水通过第一过滤网过滤后进入右侧的水池内,右侧水池内的水通过上侧的条形透槽进入左侧的水池,形成循环,使泡脚水流动,使中药泡脚水分布更加均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新型的中医沐足盆,如图所示,包括顶侧开口的箱体1,箱体1内部靠右设有第一隔板2,第一隔板2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成左右两个水池,左侧的水池的下部设有第二隔板3,第二隔板3使左侧的水池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第二隔板3的顶侧设有一排数个辊轮4,辊轮4包括横辊,横辊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同轴的转轴,横辊的外周均匀安装凸起,辊轮4转轴的右端分别与第一隔板2的左侧轴承连接,辊轮4转轴的左端分别穿过箱体1位于箱体1的外部固定安装第一齿轮5,相邻的一齿轮5分别通过第一传动齿轮6啮合传动连接,第二隔板3的下方设有横轴7,横轴7的左端穿过箱体1位于箱体的外部并通过阻尼轴承转动安装第二齿轮8,第二齿轮8与对应的第一齿轮5通过第二传动齿轮9啮合传动连接,第一传动齿轮6、第二传动齿轮9分别与箱体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横轴7、辊轮4的转轴分别与箱体1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第二隔板3顶侧的中间开设透槽10,透槽10内设有竖轴11,竖轴11的下端与箱体1的底部轴承连接,竖轴11的上端固定安装叶轮12,竖轴11外周的上部固定安装同轴的第一斜齿轮13,横轴7的右端固定安装同轴的第二斜齿轮14,第一斜齿轮13与第二斜齿轮14啮合配合,第一隔板2左侧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开设条形透槽15,两个条形透槽15位于第二隔板3的上下两侧,下侧的条形透槽15内固定安装第一过滤网16。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能够使泡脚水不断流动,便于中药成份均匀分布,能够收集死皮、泥渍,避免死皮、泥渍浸泡使泡脚水浑浊,滚动的按摩凸起,能够增加按摩效果,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使用本技术时,将中药泡脚水倒入右侧的水池内,泡脚水通过条形透槽15进入左侧的水池内,再将脚放到辊轮4上,脚浸泡在泡脚水内,用脚向前或向后推动一个辊轮4,其余的辊轮4通过第一齿轮5、第一传动齿轮6随被推动的辊轮4同向转动,辊轮4外周的凸起随辊轮4转动,能够摩擦按摩脚底,同时第一齿轮5通过第二传动齿轮9带动第二齿轮8转动,当第二齿轮8正向转动时能够带动横轴7转动,横轴7通过第二斜齿轮14、第一斜齿轮13带动竖轴11转动,竖轴11带动叶轮12转动,叶轮12转动能够形成向下的吸力,使第二隔板3顶侧的死皮、泥渍通过透槽10进入第二隔板3的下方,避免辊轮4转动中搅拌、碾压死皮、泥渍,导致泡脚水浑浊,第二隔板3下方的水通过第一过滤网16过滤后进入右侧的水池内,右侧水池内的水通过上侧的条形透槽15进入左侧的水池,形成循环,使泡脚水流动,使中药泡脚水分布更加均匀。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箱体1的底部开设内螺纹透槽17,内螺纹透槽17内螺纹安装密封盖18。将密封盖18从内螺纹透槽17内拧出,能够便于清理第二隔板3下部聚集死皮、泥渍。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箱体1的底部位于第一隔板2的右侧固定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中医沐足盆,其特征在于:包括顶侧开口的箱体(1),箱体(1)内部靠右设有第一隔板(2),第一隔板(2)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成左右两个水池,左侧的水池的下部设有第二隔板(3),第二隔板(3)使左侧的水池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第二隔板(3)的顶侧设有一排数个辊轮(4),辊轮(4)转轴的右端分别与第一隔板(2)的左侧轴承连接,辊轮(4)转轴的左端分别穿过箱体(1)位于箱体(1)的外部固定安装第一齿轮(5),相邻的一齿轮(5)分别通过第一传动齿轮(6)啮合传动连接,第二隔板(3)的下方设有横轴(7),横轴(7)的左端穿过箱体(1)位于箱体的外部并通过阻尼轴承转动安装第二齿轮(8),第二齿轮(8)与对应的第一齿轮(5)通过第二传动齿轮(9)啮合传动连接,第一传动齿轮(6)、第二传动齿轮(9)分别与箱体(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横轴(7)、辊轮(4)的转轴分别与箱体(1)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第二隔板(3)顶侧的中间开设透槽(10),透槽(10)内设有竖轴(11),竖轴(11)的下端与箱体(1)的底部轴承连接,竖轴(11)的上端固定安装叶轮(12),竖轴(11)外周的上部固定安装同轴的第一斜齿轮(13),横轴(7)的右端固定安装同轴的第二斜齿轮(14),第一斜齿轮(13)与第二斜齿轮(14)啮合配合,第一隔板(2)左侧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开设条形透槽(15),两个条形透槽(15)位于第二隔板(3)的上下两侧,下侧的条形透槽(15)内固定安装第一过滤网(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中医沐足盆,其特征在于:包括顶侧开口的箱体(1),箱体(1)内部靠右设有第一隔板(2),第一隔板(2)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成左右两个水池,左侧的水池的下部设有第二隔板(3),第二隔板(3)使左侧的水池分隔成上下两部分,第二隔板(3)的顶侧设有一排数个辊轮(4),辊轮(4)转轴的右端分别与第一隔板(2)的左侧轴承连接,辊轮(4)转轴的左端分别穿过箱体(1)位于箱体(1)的外部固定安装第一齿轮(5),相邻的一齿轮(5)分别通过第一传动齿轮(6)啮合传动连接,第二隔板(3)的下方设有横轴(7),横轴(7)的左端穿过箱体(1)位于箱体的外部并通过阻尼轴承转动安装第二齿轮(8),第二齿轮(8)与对应的第一齿轮(5)通过第二传动齿轮(9)啮合传动连接,第一传动齿轮(6)、第二传动齿轮(9)分别与箱体(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横轴(7)、辊轮(4)的转轴分别与箱体(1)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第二隔板(3)顶侧的中间开设透槽(10),透槽(10)内设有竖轴(11),竖轴(11)的下端与箱体(1)的底部轴承连接,竖轴(11)的上端固定安装叶轮(12),竖轴(11)外周的上部固定安装同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兰
申请(专利权)人:高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