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间隔穿刺造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61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间隔穿刺造口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包括外导管和内导管,所述外导管的第一端设置有压力泵接口和导丝接口,所述内导管套设于所述外导管中,且其一端自所述外导管的第二端穿出并外露;球囊体,所述球囊体位于所述外导管的第二端,且所述球囊体通过所述压力泵接口导入的压力剂增压膨胀;穿刺尖嘴,所述穿刺尖嘴设置于所述内导管的外露段的端部。通过集成式的穿刺针和球囊体使得穿刺和造口能够依次完成,从而简化了手术步骤,降低了手术的复杂度;同时,在穿刺完成后,无需重新寻找定位穿刺点放置球囊体,不仅简化了操作过程,且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间隔穿刺造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房间隔穿刺造口术的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管疾病,医学上是与恶性肿瘤齐名的顽症。其原因是由于肺动脉内皮肿瘤或者先天性疾病导致肺动脉输出血液受阻,导致心脏左右压力不均衡,长期作用会导致严重的右心衰竭。房间隔造口术是能够有效治疗顽固性肺动脉高压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常规使用的房间隔穿刺造口装置包括分别独立的穿刺针和球囊,在手术过程中,首先使用穿刺针刺破房间隔膜,再用不同功能、不同直径的球囊进行扩张,穿刺和造口使用不同的设备进行操作,导致手术操作过程较为繁杂,且步骤较多,手术时间较长;同时,临床上行房间隔造口术中均采用304不锈钢刚性穿刺针,操作过程中穿刺针无法弯曲,而下腔静脉在右心房入口处的解剖结构复杂,穿刺针的刚性直线结构给医生操作带来不便;并且,穿刺完成后,需要将穿刺针撤出,再插入球囊对穿刺点进行扩张,在该过程中要重新寻找定位穿刺点,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且导致手术时间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部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房间隔穿刺造口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包括外导管和内导管,所述外导管的第一端设置有压力泵接口和导丝接口,所述内导管套设于所述外导管中,且其一端自所述外导管的第二端穿出并外露;球囊体,所述球囊体位于所述外导管的第二端,且所述球囊体通过所述压力泵接口导入的压力剂增压膨胀;穿刺尖嘴,所述穿刺尖嘴设置于所述内导管的外露段的端部。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管段的轴线呈预设角度,且所述球囊体和所述穿刺尖嘴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管段上。进一步地,所述预设角度为20°-50°。进一步地,所述穿刺尖嘴包括多个针尖,各所述针尖在所述内导管的端部周向分布。进一步地,所述针尖为三个,各所述针尖在所述内导管的端部周向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内导管为镍钛合金管。进一步地,所述球囊体装载有用于抑制组织增生的药物层。进一步地,所述外导管的外侧壁设置有亲水涂层,所述亲水涂层避开所述球囊体。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房间隔穿刺造口装置在内导管的端部设置有穿刺尖嘴,利用内导管作为穿刺针,将穿刺针与球囊体集成在一个装置中;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内导管端部的穿刺尖嘴穿透房间隔膜后,可顺势前推,将球囊体推入穿刺位置,而后增压扩张球囊体,以扩大穿刺点面积,从而打通左右心房。这样,通过集成式的穿刺针和球囊体使得穿刺和造口能够依次完成,从而简化了手术步骤,降低了手术的复杂度;同时,在穿刺完成后,无需重新寻找定位穿刺点放置球囊体,不仅简化了操作过程,且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房间隔穿刺造口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房间隔穿刺造口装置中导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导管2-球囊体3-穿刺尖嘴11-外导管12-内导管13-压力泵接口14-导丝接口101-第一管段102-第二管段31-针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房间隔穿刺造口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房间隔穿刺造口装置用于治疗顽固性肺动脉高压时的穿刺造口手术中,该房间隔穿刺造口装置包括导管1、球囊体2和穿刺尖嘴3。其中,导管1为具有适当长度的管状结构,用于将球囊体2和穿刺尖嘴3推入人体需要穿刺造口的位置,如图3所示,所述导管1包括外导管11和内导管12,所述外导管11的第一端设置有压力泵接口13和导丝接口14,所述内导管12套设于所述外导管11中,且其一端自所述外导管11的第二端穿出并外露,所述穿刺尖嘴3设置于所述内导管12的外露段的端部,带有穿刺尖嘴3的内导管12形成穿刺针结构,其先于球囊体2到达患处,并通过穿刺尖嘴3刺破人体组织以完成穿刺过程。所述球囊体2位于所述外导管11的第二端,且所述球囊体2通过所述压力泵接口13导入的压力剂增压膨胀,当穿刺尖嘴3完成穿刺后,可顺势前推,将球囊体2推入穿刺位置,而后加压扩张球囊,以扩大穿刺点面积,完成适当大小的造口。为了提高房间隔穿刺造口装置的推送性能,所述内导管12可为镍钛合金管,镍钛合金管具有一定的柔性,提高了装置的操作灵活性。在球囊体2上装载有用于抑制组织增生的药物层,在手术过程中,穿刺尖嘴3穿透房间隔膜后,可顺势前推,将球囊推入穿刺位置,然后扩张球囊,扩大穿刺点面积,打通左右心房,此时球囊体2上装载的抗增生药物渗透到周围组织中,抑制组织增生,从而防止穿刺点再闭合,提高造口成功率。实际使用过程中,药物层可以通过涂层的形式装载于球囊体2上,抗增生的药物可以采用如紫杉醇、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在上述外导管11的外侧壁还可以设置有亲水涂层,所述亲水涂层避开所述球囊体2,这样,在除球囊体2外的外管部分及穿刺尖嘴3的端部均涂有亲水涂层,从而降低推送阻力。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房间隔穿刺造口装置在内导管12的端部设置有穿刺尖嘴3,利用内导管12作为穿刺针,将穿刺针与球囊体2集成在一个装置中;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内导管12端部的穿刺尖嘴3穿透房间隔膜后,可顺势前推,将球囊体2推入穿刺位置,而后增压扩张球囊体2,以扩大穿刺点面积,从而打通左右心房。这样,通过集成式的穿刺针和球囊体2使得穿刺和造口能够依次完成,从而简化了手术步骤,降低了手术的复杂度;同时,在穿刺完成后,无需重新寻找定位穿刺点放置球囊体2,不仅简化了操作过程,且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保证定位准确性。进一步地,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管1包括第一管段101和第二管段102,第一管段101与第二管段102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仅是为了描述方便称之为不同管段,不限定为两者之间为分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二管段10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管段101的轴线呈预设角度,且所述球囊体2和所述穿刺尖嘴3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管段102上,从而将内管的近心端进行弯曲设计,以适应人体下腔静脉在右心房入口处的解剖结构,便于穿刺定位操作,防止定位不准而误伤周围组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间隔穿刺造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管(1),所述导管包括外导管(11)和内导管(12),所述外导管(11)的第一端设置有压力泵接口(13)和导丝接口(14),所述内导管(12)套设于所述外导管(11)中,且其一端自所述外导管(11)的第二端穿出并外露;/n球囊体(2),所述球囊体(2)位于所述外导管(11)的第二端,且所述球囊体(2)通过所述压力泵接口(13)导入的压力剂增压膨胀;/n穿刺尖嘴(3),所述穿刺尖嘴(3)设置于所述内导管(12)的外露段的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间隔穿刺造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管(1),所述导管包括外导管(11)和内导管(12),所述外导管(11)的第一端设置有压力泵接口(13)和导丝接口(14),所述内导管(12)套设于所述外导管(11)中,且其一端自所述外导管(11)的第二端穿出并外露;
球囊体(2),所述球囊体(2)位于所述外导管(11)的第二端,且所述球囊体(2)通过所述压力泵接口(13)导入的压力剂增压膨胀;
穿刺尖嘴(3),所述穿刺尖嘴(3)设置于所述内导管(12)的外露段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间隔穿刺造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包括第一管段(101)和第二管段(102),所述第二管段(10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管段(101)的轴线呈预设角度,且所述球囊体(2)和所述穿刺尖嘴(3)均设置于所述第二管段(1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心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弘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