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具体地,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包括:辐射换热部,辐射换热部呈两端开口的筒状,配置成从其内壁面吸收热量或冷量,并从其外壁面向外辐射热量或冷量;和对流换热部,设置于辐射换热部的内侧,配置成产生热量或冷量,且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流经辐射换热部内侧的空气,以及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辐射换热部的内壁面;且对流换热部包括冷媒管路,冷媒管路具有总进管、总出管和多个沿辐射换热部轴向方向延伸的冷媒通道;每个冷媒通道的一端与总进管连通,另一端与总出管连通,以使多个冷媒通道并联。可以在保证制热或制冷能力的前提下,减少人体的吹风感,增加人体热舒适性。
Radiant convective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制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空调器换热器,主要以强制对流换热形式加热或冷却空气,进而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房间或人体,但是这种对流换热形式的热量或冷量传递,会降低人体的热舒适感,尤其当需要更高的制热或制冷能力时,空调器换热器内部吹出的高风,极易引起人体的热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换热器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辐射对流式换热器,与人体或房间换热时,可显著降低人体的热不舒适感。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辐射对流式换热器的空调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其包括:辐射换热部,所述辐射换热部呈两端开口的筒状,配置成从其内壁面吸收热量或冷量,并从其外壁面向外辐射热量或冷量;和对流换热部,设置于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内侧,配置成产生热量或冷量,且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流经所述辐射换热部内侧的空气,以及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内壁面;且所述对流换热部包括冷媒管路,所述冷媒管路具有总进管、总出管和多个沿所述辐射换热部轴向方向延伸的冷媒通道;每个所述冷媒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总进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总出管连通,以使多个所述冷媒通道并联。可选地,所述冷媒管路包括多个换热板;每个所述换热板具有沿所述辐射换热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设置于所述辐射换热部内侧空间的中部,所述第二边缘连接于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内壁面;多个所述换热板沿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且每个所述换热板内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冷媒通道。可选地,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换热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沿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径向方向依次设置的散热翅片;每个所述散热翅片呈向所述辐射换热部径向外侧拱起的弧形。可选地,每个所述换热板与所述辐射换热部的朝向该所述换热板的第二边缘的径向方向交叉设置;或每个所述换热板沿所述辐射换热部的轴向方向延伸,并沿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径向方向延伸。可选地,沿由相应所述第一边缘指向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换热板之间的多个所述散热翅片中两个相邻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隔大小具有多个距离数值,多个所述距离数值依次变小;每个所述换热板内具有多个所述冷媒通道,且每个所述换热板中,由所述第一边缘指向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多个所述冷媒通道依次设置,两个相邻所述冷媒通道之间的间隔大小具有多个间距数值;由所述第一边缘指向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多个所述间距数值依次变小;且由所述第一边缘指向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所述冷媒通道的数量与所述散热翅片的数量之间的比值为4/5至10/1。可选地,每个所述换热板的一端均设置有集流进管,另一端设置有集流出管;每个所述集流进管连通所述总进管和相应所述换热板上的所述冷媒通道;每个所述集流出管连通所述总出管和相应所述换热板上的所述冷媒通道。可选地,所述冷媒管路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筒状结构,且每个所述筒状结构与所述辐射换热部同轴设置;所述筒状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换热筒,每个所述换热筒的筒壁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冷媒通道。可选地,最外侧所述筒状结构与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内壁面之间设置有翅片层;或,最外侧所述筒状结构的外壁面与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内壁面一体成型或接触抵靠;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筒状结构之间设置有翅片层,每个所述翅片层具有多个沿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周向方向均布的散热翅片;且每个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辐射换热部的轴向方向延伸。可选地,所述对流换热部为一体式加工件,且采用挤出工艺成型;或,所述对流换热部和所述辐射换热部构成的整体为一体式加工件,且采用挤出工艺成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采用上述任一种辐射对流式换热器。本专利技术的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及空调器中,因为具有辐射换热部和对流换热部,筒状辐射板承担一部分制热或制冷负荷,可以在保证制热或制冷能力的前提下,减少人体的吹风感,增加人体热舒适性;尤其在冬季制热时,辐射换热能显著增加人体热舒适性。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辐射对流式换热器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辐射对流式换热器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辐射对流式换热器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辐射对流式换热器的示意性截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辐射对流式换热器的示意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辐射对流式换热器的示意性截面图。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2至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包括辐射换热部20和对流换热部30。辐射换热部20呈两端开口的筒状,配置成从其内壁面吸收热量或冷量,并从其外壁面向外辐射热量或冷量。例如,辐射换热部20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为圆形、半圆形、方形或扇形。对流换热部30设置于辐射换热部20的内侧,配置成产生热量或冷量,且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流经辐射换热部20内侧的空气,以及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辐射换热部20的内壁面。辐射换热部20位于辐射对流式换热器的外壳面,可直接作为外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在工作时,对流换热部30产生热量或冷量,与辐射换热部20内侧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及与辐射换热部20的内壁面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空气可流出辐射换热部20,用于室内或人体保暖或降温,辐射换热部20的外壁面可向外辐射热量或冷量,用于室内或人体保暖或降温。筒状辐射板承担一部分制热或制冷负荷,可以在保证制热或制冷能力的前提下,减少人体的吹风感,增加人体热舒适性;尤其在冬季制热时,辐射换热能显著增加人体热舒适性。特别地,如图1和图2所示,对流换热部30包括冷媒管路和设置于冷媒管路的散热翅片33。冷媒管路具有总进管35、总出管和多个沿辐射换热部20轴向方向延伸的冷媒通道。每个冷媒通道的一端与总进管35连通,另一端与总出管连通,以使多个冷媒通道并联。具有较高的换热均匀性,较低的流动阻力。每个散热翅片33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散热孔。如冷媒管路包括多个圆形直管,每个圆形直管沿辐射换热部20轴向方向延伸,其具有上述冷媒通道;散热翅片33为多个,安装于多个圆形直管。即对流换热部30为常规的翅片管式换热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冷媒管路包括多个换热板31,每个换热板31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冷媒通道32。散热翅片33为多个,安装于多个换热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辐射换热部,所述辐射换热部呈两端开口的筒状,配置成从其内壁面吸收热量或冷量,并从其外壁面向外辐射热量或冷量;和/n对流换热部,设置于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内侧,配置成产生热量或冷量,且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流经所述辐射换热部内侧的空气,以及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内壁面;且/n所述对流换热部包括冷媒管路,所述冷媒管路具有总进管、总出管和多个沿所述辐射换热部轴向方向延伸的冷媒通道;/n每个所述冷媒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总进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总出管连通,以使多个所述冷媒通道并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辐射换热部,所述辐射换热部呈两端开口的筒状,配置成从其内壁面吸收热量或冷量,并从其外壁面向外辐射热量或冷量;和
对流换热部,设置于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内侧,配置成产生热量或冷量,且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流经所述辐射换热部内侧的空气,以及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内壁面;且
所述对流换热部包括冷媒管路,所述冷媒管路具有总进管、总出管和多个沿所述辐射换热部轴向方向延伸的冷媒通道;
每个所述冷媒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总进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总出管连通,以使多个所述冷媒通道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媒管路包括多个换热板;每个所述换热板具有沿所述辐射换热部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设置于所述辐射换热部内侧空间的中部,所述第二边缘连接于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内壁面;多个所述换热板沿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且
每个所述换热板内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冷媒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换热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沿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径向方向依次设置的散热翅片;
每个所述散热翅片呈向所述辐射换热部径向外侧拱起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换热板与所述辐射换热部的朝向该所述换热板的第二边缘的径向方向交叉设置;或
每个所述换热板沿所述辐射换热部的轴向方向延伸,并沿所述辐射换热部的径向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沿由相应所述第一边缘指向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换热板之间的多个所述散热翅片中两个相邻所述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隔大小具有多个距离数值,多个所述距离数值依次变小;
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旭,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