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小军专利>正文

一种手套手腕处的自动收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40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套手腕处的自动收口结构:包括有松紧带、首端、尾端、手套开缝处、缝合处、第一缝合处、第二缝合处、第三缝合处、套筒、手套、掌心处、小指部分;所述手套开缝处设置在手套掌心处一侧的小指部分底端,该手套开缝处为V字形;所述套筒为双层长条状结构,该套筒通过车缝与手套的底端相互连接;所述套筒与手套的缝合处为第一缝合处;所述松紧带的首端与套筒的边缘处通过车缝相互连接,此处的缝合处即为第二缝合处;所述松紧带的尾端通过车缝与套筒相互连接,缝合处为第三缝合处;该一种手套手腕处的自动收口结构可以在人们戴上手套后自动进行手腕处的收口,不用人们进行二次固定。

An automatic closing structure of glove wri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套手腕处的自动收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手套口的收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套手腕处的自动收口结构。
技术介绍
手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为人们的手部提供保温以及保护的功能,由于人们的手腕的尺寸各不相同所以常规的设置是在手套口设置魔术贴或是卡扣,但是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不管是魔术贴就还是卡扣都会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勾住衣服或是异物,且戴上手套后,还需对手套口进行二次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手套手腕处的自动收口结构,该一种手套手腕处的自动收口结构可以在人们戴上手套后自动进行手腕处的收口,不用人们进行二次固定,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会勾住异物,可广泛配置在种类型的手套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套手腕处的自动收口结构:包括有松紧带、首端、尾端、手套开缝处、缝合处、第一缝合处、第二缝合处、第三缝合处、套筒、手套、掌心处、小指部分;所述手套开缝处设置在手套掌心处一侧的小指部分底端,该手套开缝处为V字形;所述手套开缝处延伸至手套的底端,当手套为多层结构时,将手套开缝处的边缘进行封边,依据手套的实际结构做决定;所述套筒为双层长条状结构,该套筒通过车缝与手套的底端相互连接;所述套筒与手套的缝合处为第一缝合处,该套筒优先选用柔软材质;所述松紧带的首端与套筒的边缘处通过车缝相互连接,此处的缝合处即为第二缝合处;所述松紧带的尾端通过车缝与套筒相互连接,缝合处为第三缝合处;所述第三缝合处与第二缝合处的走线形状为矩形,且对角相连,可增强连接的稳定性;所述松紧带优先选用针织松紧带,舒适性好,不会引起皮肤瘙痒;所述松紧带与套筒连接固定后,再将套筒的底部进行封边。作为优选,所述松紧带与套筒连接,两者所形成的收口尺寸应小于成年人手腕尺寸,保证在戴上手套后,松紧带会自适应的将收口尺寸调节成与佩戴者的手腕尺寸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手套手腕处的自动收口结构可以在人们戴上手套后自动进行手腕处的收口,不用人们进行二次固定,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会勾住异物,可广泛配置在种类型的手套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1为松紧带,11为首端,12为尾端,2为手套开缝处,3为缝合处,31为第一缝合处,32为第二缝合处,33为第三缝合处,4为套筒,5为手套,51为掌心处,52为小指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手套手腕处的自动收口结构:包括有松紧带1、手套开缝处2、缝合处3、套筒4、手套5;所述手套开缝处2设置在手套5掌心处51一侧的小指部分52底端,该手套开缝处2为V字形;所述手套开缝处2延伸至手套5的底端,当手套5为多层结构时,将手套开缝处2的边缘进行封边,依据手套5的实际结构做决定;所述套筒4为双层长条状结构,该套筒4通过车缝与手套5的底端相互连接;所述套筒4与手套5的缝合处3为第一缝合处31,该套筒4优先选用柔软材质;所述松紧带1的首端11与套筒4的边缘处通过车缝相互连接,此处的缝合处3即为第二缝合处32;所述松紧带1的尾端12通过车缝与套筒4相互连接,缝合处3为第三缝合处33;所述第三缝合处33与第二缝合处32的走线形状为矩形,且对角相连,可增强连接的稳定性;所述松紧带1优先选用针织松紧带1,舒适性好,不会引起皮肤瘙痒;所述松紧带1与套筒4连接固定后,再将套筒4的底部进行封边。具体实施时,所述松紧带1与套筒4连接,两者所形成的收口尺寸应小于成年人手腕尺寸,保证在戴上手套5后,松紧带1会自适应的将收口尺寸调节成与佩戴者的手腕尺寸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套手腕处的自动收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松紧带、首端、尾端、手套开缝处、缝合处、第一缝合处、第二缝合处、第三缝合处、套筒、手套、掌心处、小指部分;所述手套开缝处设置在手套掌心处一侧的小指部分底端,该手套开缝处为V字形;所述套筒为双层长条状结构,该套筒通过车缝与手套的底端相互连接;所述套筒与手套的缝合处为第一缝合处;所述松紧带的首端与套筒的边缘处通过车缝相互连接,此处的缝合处即为第二缝合处;所述松紧带的尾端通过车缝与套筒相互连接,缝合处为第三缝合处;所述第三缝合处与第二缝合处的走线形状为矩形,且对角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套手腕处的自动收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松紧带、首端、尾端、手套开缝处、缝合处、第一缝合处、第二缝合处、第三缝合处、套筒、手套、掌心处、小指部分;所述手套开缝处设置在手套掌心处一侧的小指部分底端,该手套开缝处为V字形;所述套筒为双层长条状结构,该套筒通过车缝与手套的底端相互连接;所述套筒与手套的缝合处为第一缝合处;所述松紧带的首端与套筒的边缘处通过车缝相互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俏李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李小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