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成排组装的板片,相邻的板片之间组成间隔相通的换热室,每个板片的四角各自设有一个通孔,其正反两个表面及通孔的周边设有密封槽,每个板片的正反两个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凹槽,换热室内左右两个板片表面上的凹槽相互呈交叉排列,所述板片上互为对角的通孔面积相等,每个所述换热室内一对互为对角的通孔经由换热室相通。由于板片上互为对角的通孔面积相等,互为邻角的通孔面积不相等,每个所述换热室内互为对角的通孔相通,即使是对于宽度较大的板片,流体介质在流经板片之间时也不会形成偏流。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热损失少的板式换热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介质不直接接触的热交换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新型高效换热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轻工、食品、医药、电化学、供热等部门,因生产工艺的要求的不同,需要板式换热器板片的四个角上的通孔有不同的口径,现有的板式换热器板片的四个角上的通孔是两个相邻角处为面积相等的两个大孔,另外两个相邻角处为面积相等的两个小孔,流体介质只在换热室内同一侧面积相等的通孔之间对流,其结果是造成流体介质流经板片之间时会形成较大的偏流,在板片之间某个局部区域形成没有介质流动的死区,尤其是对于宽度较大的板片,降低了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热损失少的板式换热器。本技术的板式换热器,包括成排组装的板片,相邻的板片之间组成间隔相通的换热室,每个板片的四角各自设有一个通孔,其正反两个表面及通孔的周边设有密封槽,每个板片的正反两个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凹槽,换热室内左右两个板片表面上的凹槽相互呈交叉排列,所述板片上互为对角的通孔面积相等,每个所述换热室内一对互为对角的通孔经由换热室相通。本技术的板式换热器,其中所述板片上互为邻角的通孔面积不相等,所述凹槽呈折线状,凹槽的折线数为奇数。本技术的板式换热器,其中所述板片上互为邻角的通孔面积不相等,所述凹槽在板片上呈横向和竖向间隔排列。本技术的板式换热器,其中每排所述凹槽沿横向呈大V形和小v形有序交替排列。本技术的板式换热器,其中孔径面积小的一对所述通孔的周边设有两圈相互连通的密封槽,两圈密封槽内橡胶密封垫相互连接为一体。本技术的板式换热器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由于板片上互为对角的通孔面积相等,互为邻角的通孔面积不相等,每个所述换热室内互为对角的通孔相通,即使是对于宽度较大的板片,流体介质在流经板片之间时偏流也很小,故本技术的板式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热损失少、结构紧凑、适应性强、安装组合方便等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板式换热器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为凹槽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的剖面图;图3为板片未冲孔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另一种板片未冲孔前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板片冲孔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图3、图4和图5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板式换热器包括成排组装的板片1,所述相邻的板片1之间组成间隔相通的换热室,每个板片1的四角各自设有一个通孔2,板片1上互为对角的通孔2面积相等,互为邻角的通孔2面积不相等,也可以是四角的通孔2面积相等,或三个相等。板片1的正反两个表面及通孔2的周边设有密封槽4,板片1的正反两个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凹槽3,换热室内左右两个板片1表面上的凹槽3相互呈交叉排列,每个所述换热室内一对互为对角的通孔2经由换热室相通。由图4和图5可以看出,所述凹槽3呈折线状,凹槽3的折线数为奇数。孔径面积小的一对所述通孔2的周边设有两圈相互连通的密封槽4,,两圈密封槽4内橡胶密封垫相互连接为一体。孔径面积大的一对通孔2的周边设有一圈密封槽4。本技术的板片1在加工制作板片1上的密封槽4时,可先按两圈相互连通的密封槽4的结构加工,若需要孔径面积大的通孔2,则在冲压通孔2时将内环的密封槽4冲压掉,只保留外环的密封槽4。在组装板片1时,既可以一前一后交替翻转组装,也可以一左一右交替翻转组装,因此,更容易满足用户的设计要求。由图3可以看出,所述凹槽3在板片1上呈横向和竖向间隔排列。由图2可以看出,每排所述凹槽3沿横向呈大V形和小v形有序交替排列,凹槽3的横截面也可以是V形有序排列。所述凹槽3为直槽,也可以是弯槽。本技术的板式换热器在使用时,由于板片上互为对角的通孔面积相等,互为邻角的通孔面积不相等,每个所述换热室内互为对角的通孔相通,即使是对于宽度在500mm以上的较大板片,流体介质在流经板片之间时偏流也很小,故本技术的板式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热损失少、结构紧凑、适应性强、安装组合方便等特点。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本技术请求保护的内容都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1.板式换热器,包括成排组装的板片(1),相邻的板片(1)之间组成间隔相通的换热室,每个板片(1)的四角各自设有一个通孔(2),其正反两个表面及通孔(2)的周边设有密封槽(4),每个板片(1)的正反两个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凹槽(3),换热室内左右两个板片(1)表面上的凹槽(3)相互呈交叉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1)上互为对角的通孔(2)面积相等,每个所述换热室内一对互为对角的通孔(2)经由换热室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1)上互为邻角的通孔(2)面积不相等,所述凹槽(3)呈折线状,凹槽(3)的折线数为奇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1)上互为邻角的通孔(2)面积不相等,所述凹槽(3)在板片(1)上呈横向和竖向间隔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凹槽(3)沿横向呈大V形和小v形有序交替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孔径面积小的一对所述通孔(2)的周边设有两圈相互连通的密封槽(4),两圈密封槽(4)内橡胶密封垫相互连接为一体。专利摘要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成排组装的板片,相邻的板片之间组成间隔相通的换热室,每个板片的四角各自设有一个通孔,其正反两个表面及通孔的周边设有密封槽,每个板片的正反两个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凹槽,换热室内左右两个板片表面上的凹槽相互呈交叉排列,所述板片上互为对角的通孔面积相等,每个所述换热室内一对互为对角的通孔经由换热室相通。由于板片上互为对角的通孔面积相等,互为邻角的通孔面积不相等,每个所述换热室内互为对角的通孔相通,即使是对于宽度较大的板片,流体介质在流经板片之间时也不会形成偏流。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热损失少的板式换热器。文档编号F28F3/00GK2529188SQ0220524公开日2003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8日专利技术者崔凤翎 申请人:崔凤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板式换热器,包括成排组装的板片(1),相邻的板片(1)之间组成间隔相通的换热室,每个板片(1)的四角各自设有一个通孔(2),其正反两个表面及通孔(2)的周边设有密封槽(4),每个板片(1)的正反两个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凹槽(3),换热室内左右两个板片(1)表面上的凹槽(3)相互呈交叉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1)上互为对角的通孔(2)面积相等,每个所述换热室内一对互为对角的通孔(2)经由换热室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凤翎,
申请(专利权)人:崔凤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