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防爆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635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防爆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组份按重量份数如下:聚酰亚胺树脂70份‑80份,高强度纳米材料5份‑8份,抗氧剂3份‑5份,防爆纤维2份‑3份,稀土1份‑2份,钢纤维6份‑10份和氧化硅4份‑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高强度纳米材料锆、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氮化硼和氧化硅增加薄膜的成膜性,并提高聚酰亚胺薄膜的强度;通过抗氧剂亚磷酸三脂,阻隔氧气,延缓或抑制氧化过程的进行,从而阻止聚老化并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稀土增加薄膜的可分解性,方便废弃后的分解,利用钢纤维和防爆纤维的配合使用,增加薄膜的防爆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防爆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酰胺薄膜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防爆的聚酰亚胺薄膜,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高强度防爆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酰亚胺薄膜,包括均苯型聚酰亚胺薄膜和联苯型聚酰亚胺薄膜两类,前者由均苯四甲酸酐与二氨基二苯醚制得,后者由联苯四甲酸二酐与二苯醚二胺或间苯二胺制得,其制备方法为:聚酰胺酸溶液流延成膜、拉伸后,高温酰亚胺化,薄膜呈黄色透明,相对密度1.39-1.45,有突出的耐高温、耐辐射、耐化学腐蚀和电绝缘性能,可在250℃-280℃空气中长期使用。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优秀的耐高温氧化性、耐热性、耐放射线性、低温性、耐溶剂性等特性,因此在汽车材料、航空材料、宇宙飞船材料等耐热尖端材料及绝缘涂覆剂、绝缘薄膜和半导体等广泛领域中被使用。在实际应用中,聚酰亚胺薄膜会应用在存在爆炸可能与受力较大的环境中,但是,现有的聚酰亚胺薄膜强度和防爆性能较差,导致其使用范围受限,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防爆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防爆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其组份按重量份数如下:聚酰亚胺树脂70份-80份,高强度纳米材料5份-8份,抗氧剂3份-5份,防爆纤维2份-3份,稀土1份-2份,钢纤维6份-10份和氧化硅4份-6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防爆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其组份按重量份数如下:聚酰亚胺树脂70份-80份,高强度纳米材料5份-8份,抗氧剂3份-5份,防爆纤维2份-3份,稀土1份-2份,钢纤维6份-10份和氧化硅4份-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防爆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纳米材料的组份按重量份数如下:锆10份-17份,氧化铝3份-8份,氧化钙5份-12份,氧化镁1份-2份和氮化硼2份-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防爆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亚磷酸三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防爆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纤维为聚丙烯。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防爆的聚酰亚胺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将二胺单体和混合硫醚二酐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反应4-6h,加入封端剂继续反应8-12h,然后加入除水剂,将反应体系升温至175-185℃,回流1-3小时,蒸馏去除体系中除水剂和水,继续升温到190-210℃,回流冷凝反应1-3h,待反应体系冷却后倒入沉淀剂中,过滤,清洗,干燥得到聚酰亚胺树脂;
S2:称重:将步骤S1中制备的聚酰亚胺树脂以及上述各组份按照重量份数称重,并储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徐文军侯忞辰孙大山高保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国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