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母养殖用外挂饲养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34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母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母养殖用外挂饲养缸,该外挂饲养缸用于悬挂在海水养殖缸上,包括:包括水母缸体、投食模块、进水模块和出水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水母缸体与水流方向一致的两侧与底部采用弧形过渡,降低水流流速,保证水母的正常游动;投食模块采用多仓室结构,利用孵化仓孵化出来的饵虫的趋光性使饵虫进入水母缸体内,同时在水母缸体的排水口设置过滤网,避免饵虫进入主缸影响主缸的水质生态平衡;采用导流板,减缓水流速度,减小外挂饲养缸水流流入海水养殖缸内的水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母养殖用外挂饲养缸满足了一缸多养,海水鱼和水母共同观赏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母养殖用外挂饲养缸
本技术涉及水母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水母养殖用外挂饲养缸。
技术介绍
由于水母特殊的生活方式和体型,传统的四方形观赏鱼缸不能满足饲养要求,因为这种鱼缸有死角,水流杂乱,易导致水母搁浅或擦伤,无法正常生存;同时,水母只以活体浮游动物为食,无法进食人工配合饲料,综上所述原因,水母只能使用专用饲养缸单独饲养,而无法与其他海洋观赏生物共同饲养;但是专门的水母水族箱的价格相对较高,无形中增加水母养殖的成本;因此需要设计了一款能跟海水养殖缸串联在一起的外挂饲养缸,解决当今家庭用海水养殖缸无法正常饲养水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母养殖用外挂饲养缸,能够解决一般的水母只能使用昂贵的专用饲养缸单独饲养,无法与其他海洋观赏生物共同饲养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母养殖用外挂饲养缸,该外挂饲养缸用于悬挂在海水养殖缸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母缸体、投食模块、进水模块和出水模块;所述水母缸体包括底面和与所述底面相连的四个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三侧面均与所述底面弧形过渡;所述投食模块设置在所述水母缸体不同于第三侧面的任一侧面的外侧壁上接近于所述水母缸体的缸口的位置,所述投食模块包括用于放置饵虫虫卵的投食盒体和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投食盒体上的遮光盖,所述投食盒体由一个遮光底座和三个遮光侧壁连接在所述水母缸体的侧壁上形成,所述投食盒体与所述水母缸体共面部分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出饵孔,所述投食盒体通过所述出饵孔与所述水母缸体内部导通,所述出饵孔用于使由所述饵虫虫卵孵化出来的饵虫从所述投食盒体进入所述水母缸体且所述饵虫的卵壳留在所述投食盒体中;所述出水模块包括若干个均匀开设在位于所述水母缸体第三侧面接近所述水母缸体缸口位置的排水孔、用于防止水母跟随海水流出所述水母缸体的溢流板和设置在所述水母缸体第三侧面外侧壁用于使所述水母缸体可悬挂在所述海水养殖缸上并对从所述水母缸体流出的海水形成导流的导流板,所述溢流板为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溢流孔的长方形板,所述溢流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水母缸体的内部与所述水母缸体的第三侧面形成夹角,所述溢流板的第一边与所述水母缸体第三侧面相连于所述排水孔下方位置,所述溢流板的与所述第一边相邻的两条边分别与所述水母缸体的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相连,所述溢流板的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一条边与所述水母缸体的缸口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导流板横向水平设置在所述排水孔的正下方接近排水孔位置,所述导流板包括水平的阶梯部位和滑梯状的导流部位,所述阶梯部位的两端设置有挡水块,所述导流部位与所述阶梯部位一体成型;所述进水模块包括进水泵、进水管道和雨淋管道,所述雨淋管道紧贴所述溢流板水平设置在所述溢流板远离所述水母缸体第三侧面的一侧上方位置,所述雨淋管道水平方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口,所述雨淋管道的一端与穿设在所述水母缸体第二侧面或第四侧面的进水管道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进水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水泵连接,所述进水泵设置在所述海水养殖缸内,用于使所述海水养殖缸内的海水依次经过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雨淋管道,并通过所述雨淋管道上的喷淋口进入所述水母缸体。优选的,所述投食模块还包括:筛网,所述筛网竖直设置在所述投食盒体中将所述投食盒体分隔为远离所述水母缸体的孵化仓和靠近所述水母缸体的出饵舱。优选的,所述筛网的网目为100~150目。优选的,所述夹角的角度为45°。优选的,所述溢流孔的孔径为3~5mm。优选的,所述出水模块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水母缸体第三侧面的排水孔位置,用于遮住排水孔防止饵虫进入所述海水养殖缸,所述过滤网的网目为160~200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水母缸体沿海水进入后的水流方向的两侧侧面与底面采用弧形过渡,即采用U型设计,降低水流流速,保证水流大小稳定流动,保证水母的正常游动;投食模块利用饵虫的趋光性使饵虫进入水母缸体,同时在水母缸体的出水口设置过滤网,能更好的避免残留饵虫进入对主海水养殖缸进而影响养殖缸缸水质生态平衡的问题,采用斜向设置在水母缸体内的溢流板,减缓水流对水母的冲击,设计可转动的具有喷淋头的雨淋管道通过喷淋方式保障水母在出水区域正常的游动,保证溢流板不吸附水母,不对水母本体造成伤害,解决了一缸多养,海水鱼和水母共同观赏的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母养殖用外挂饲养缸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截面图;图3为图1的B向侧视图;图4为图1所示水母养殖用外挂饲养缸的另一立体结构图。如图所示:1.水母缸体;2.投食模块;21.投食盒体;22.筛网;3.进水模块;31.进水管道;32.雨淋管道;33.进水泵;4.出水模块;41.溢流板;42.排水孔;43.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母养殖用外挂饲养缸,该外挂饲养缸用于悬挂在海水养殖缸上,该外挂饲养缸包括:水母缸体1、投食模块2、进水模块3和出水模块4;水母缸体1包括底面和与所述底面相连的四个侧面,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三侧面均与底面弧形过渡;投食模块2设置在水母缸体1不同于第三侧面的任一侧面的外侧壁上接近于水母缸体1的缸口的位置,投食模块2包括用于放置饵虫虫卵的投食盒体21和可移动地设置在投食盒体21上的遮光盖,后期清洗时可将遮光盖移除。投食盒体21由一个遮光底座和三个遮光侧壁连接在水母缸体1的侧壁上形成,投食盒体21与水母缸体1共面部分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出饵孔,投食盒体21通过出饵孔与水母缸体1内部导通,出饵孔用于使由饵虫虫卵孵化出来的饵虫从投食盒体21进入水母缸体1且饵虫的卵壳留在投食盒体21中。喂食时,将饵虫虫卵放入投食盒体21进行孵化,孵化出饵虫后,由于投食盒体21由遮光底座和遮光侧壁构成,饵虫的趋光特性会使饵虫从投食盒体21穿过出饵孔进入水母缸体1,出饵孔的孔径设计以保证饵虫可以穿过且能实现饵虫与未孵化虫卵和卵壳分离为依据,优选的,出饵孔的孔径可设计为0.1~0.2mm。饵虫穿过出饵孔后,饵虫的卵壳留在投食盒体21内,饵虫进入水母缸体1,保持水母缸体1内的清洁。为了使饵虫可以更快地进入水母缸体1内以及更好地避免饵虫的卵壳进入水母缸体1内,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投食模块2还包括筛网22,筛网22竖直设置在投食盒体21内将投食盒体21分隔为远离水母缸体1的孵化仓211和靠近水母缸体1的出饵仓212。将饵虫虫卵放入孵化仓211进行孵化,孵化出饵虫后,饵虫从孵化仓211内穿过筛网22进入到出饵仓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母养殖用外挂饲养缸,该外挂饲养缸用于悬挂在海水养殖缸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母缸体、投食模块、进水模块和出水模块;/n所述水母缸体包括底面和与所述底面相连的四个侧面,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三侧面均与所述底面弧形过渡;/n所述投食模块设置在所述水母缸体不同于第三侧面的任一侧面的外侧壁上接近于所述水母缸体的缸口的位置,所述投食模块包括用于放置饵虫虫卵的投食盒体和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投食盒体上的遮光盖,所述投食盒体由一个遮光底座和三个遮光侧壁连接在所述水母缸体的侧壁上形成,所述投食盒体与所述水母缸体共面部分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出饵孔,所述投食盒体通过所述出饵孔与所述水母缸体内部导通,所述出饵孔用于使由所述饵虫虫卵孵化出来的饵虫从所述投食盒体进入所述水母缸体且所述饵虫的卵壳留在所述投食盒体中;/n所述出水模块包括若干个均匀开设在位于所述水母缸体第三侧面接近所述水母缸体缸口位置的排水孔、用于防止水母跟随海水流出所述水母缸体的溢流板和设置在所述水母缸体第三侧面外侧壁用于使所述水母缸体可悬挂在所述海水养殖缸上并对从所述水母缸体流出的海水形成导流的导流板,所述溢流板为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溢流孔的长方形板,所述溢流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水母缸体的内部与所述水母缸体的第三侧面形成夹角,所述溢流板的第一边与所述水母缸体第三侧面相连于所述排水孔下方位置,所述溢流板的与所述第一边相邻的两条边分别与所述水母缸体的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相连,所述溢流板的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一条边与所述水母缸体的缸口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导流板横向水平设置在所述排水孔的正下方接近排水孔位置,所述导流板包括水平的阶梯部位和滑梯状的导流部位,所述阶梯部位的两端设置有挡水块,所述导流部位与所述阶梯部位一体成型;/n所述进水模块包括进水泵、进水管道和雨淋管道,所述雨淋管道紧贴所述溢流板水平设置在所述溢流板远离所述水母缸体第三侧面的一侧上方位置,所述雨淋管道水平方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口,所述雨淋管道的一端与穿设在所述水母缸体第二侧面或第四侧面的进水管道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进水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水泵连接,所述进水泵设置在所述海水养殖缸内,用于使所述海水养殖缸内的海水依次经过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雨淋管道,并通过所述雨淋管道上的喷淋口进入所述水母缸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母养殖用外挂饲养缸,该外挂饲养缸用于悬挂在海水养殖缸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母缸体、投食模块、进水模块和出水模块;
所述水母缸体包括底面和与所述底面相连的四个侧面,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三侧面均与所述底面弧形过渡;
所述投食模块设置在所述水母缸体不同于第三侧面的任一侧面的外侧壁上接近于所述水母缸体的缸口的位置,所述投食模块包括用于放置饵虫虫卵的投食盒体和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投食盒体上的遮光盖,所述投食盒体由一个遮光底座和三个遮光侧壁连接在所述水母缸体的侧壁上形成,所述投食盒体与所述水母缸体共面部分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出饵孔,所述投食盒体通过所述出饵孔与所述水母缸体内部导通,所述出饵孔用于使由所述饵虫虫卵孵化出来的饵虫从所述投食盒体进入所述水母缸体且所述饵虫的卵壳留在所述投食盒体中;
所述出水模块包括若干个均匀开设在位于所述水母缸体第三侧面接近所述水母缸体缸口位置的排水孔、用于防止水母跟随海水流出所述水母缸体的溢流板和设置在所述水母缸体第三侧面外侧壁用于使所述水母缸体可悬挂在所述海水养殖缸上并对从所述水母缸体流出的海水形成导流的导流板,所述溢流板为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溢流孔的长方形板,所述溢流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水母缸体的内部与所述水母缸体的第三侧面形成夹角,所述溢流板的第一边与所述水母缸体第三侧面相连于所述排水孔下方位置,所述溢流板的与所述第一边相邻的两条边分别与所述水母缸体的第二侧面和第四侧面相连,所述溢流板的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一条边与所述水母缸体的缸口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导流板横向水平设置在所述排水孔的正下方接近排水孔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自发李勇学谢晓玲周蓉陈瑶李霞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