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农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手持式播种施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26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播种施肥机,包括机架组件、播种组件和排种组件,所述机架组件包括U形架和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固定有U形架固定座,所述U形架和U形架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播种组件包括行走地轮和鸭嘴,所述行走地轮转动连接在外壳的外侧;通过设置带有鸭嘴的行走地轮,并且行走地轮内设有播种槽轮以及毛刷轮,可以实现均匀的排种,同时可以防止出现卡种和毁种的现象,外壳上的种箱内的种子直接通过播种槽轮输送到鸭嘴内实现播种,可使人工播种操作变为半机械化操作,将开沟、播种施肥、覆土一次性完成,具有播种效率高,使用及携带方便、耗材少、易加工、成本低等特点。

A hand-held seeder and ferti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播种施肥机
本技术属于农业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播种施肥机。
技术介绍
播种机种植的对象是作物的种子或制成丸粒状的包衣种子。它按播种方式可分为真空种子播种机撒播机、条播机和穴播机3类。50年代开始大量发展的各类型精密播种机,能精确控制播种量、穴(株)距和播深。70年代开始发展的气力排种精密播种机,其排种器(气吸式、气压式或气吹式)利用正压或负压气流按一定的间隔排出一列种子,实现单粒精密穴播,与传统的机械式排种器相比,具有播量精确、不伤种子等特点。此外还有一种机械式精密排种器。为带施肥装置的悬挂式6行中耕作物播种机,能用于大豆、玉米和高粱等中耕作物的条播和穴播。大中型施肥播种机在小地块、山坡地或套种作物行间进行播种时难以适应,而传统人工播种的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低、播种质量差,因此,公开号为CN201620151312.7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款高效率的、无需弯腰即可完成挖坑、播种、培土的一种手持式播种器,但是其使用不便,且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播种施肥机,具有便于使用,携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播种施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组件、播种组件和排种组件,所述机架组件包括U形架(1)和外壳(2),所述外壳(2)的外壁固定有U形架固定座(21),所述U形架(1)和U形架固定座(21)固定连接,所述播种组件包括行走地轮(4)和鸭嘴(5),所述行走地轮(4)转动连接在外壳(2)的外侧,所述鸭嘴(5)固定在行走地轮(4)的外侧表面,所述排种组件包括种箱(3)、播种轮(6)和毛刷轮(7),所述种箱(3)固定在外壳(2)的外壁,所述播种轮(6)和毛刷轮(7)均位于外壳(2)的内部,且播种轮(6)、毛刷轮(7)与行走地轮(4)传动连接,所述播种轮(6)的一侧固定有播种槽轮(61),所述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播种施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组件、播种组件和排种组件,所述机架组件包括U形架(1)和外壳(2),所述外壳(2)的外壁固定有U形架固定座(21),所述U形架(1)和U形架固定座(21)固定连接,所述播种组件包括行走地轮(4)和鸭嘴(5),所述行走地轮(4)转动连接在外壳(2)的外侧,所述鸭嘴(5)固定在行走地轮(4)的外侧表面,所述排种组件包括种箱(3)、播种轮(6)和毛刷轮(7),所述种箱(3)固定在外壳(2)的外壁,所述播种轮(6)和毛刷轮(7)均位于外壳(2)的内部,且播种轮(6)、毛刷轮(7)与行走地轮(4)传动连接,所述播种轮(6)的一侧固定有播种槽轮(61),所述播种槽轮(61)上开设有种子槽(62),所述种箱(3)通过其底部的下料管(31)与所述播种槽轮(61)连通,所述播种槽轮(61)的底端与鸭嘴(5)上的排种口连通;所述播种槽轮(61)包括槽轮A(611)和槽轮B(612),所述槽轮A(611)和所述槽轮B(612)可拆卸连接,所述槽轮A(611)和所述槽轮B(612)之间形成预留缝(621),所述预留缝(621)内侧固定有防卡料板(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播种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卡料板(63)与槽轮A(611)、槽轮B(612)转动连接,所述防卡料板(63)位于槽轮A(611)、槽轮B(612)的下部,所述防卡料板(63)沿播种槽轮(61)转动方向具有一定角度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播种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轮(7)的一侧具有毛刷传动轮(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旺王健赵玉连单慧勇王耀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农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