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种植用种子混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26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1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种植用种子混药装置,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上端安装有上料盖板,所述主壳体的一侧安装有水泵保护壳体,所述水泵保护壳体的上端安装有输水管,所述水泵保护壳体的下端安装有抽水管,所述主壳体的另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主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喷药管,所述喷药管的外侧均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头,所述喷淋头的下方安装有混药滚筒,搜书混药滚筒的内部设置有混药仓,所述混药滚筒的两端均安装有挡板,所述混药滚筒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药剂渗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混药滚筒、电机和喷淋管可以不需要进行人工混药,避免人工长时间接触挥发的药剂对身体造成伤害,且可以使得药剂被充分利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种植用种子混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种植用种子混药装置
,具体为一种中药种植用种子混药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种植用种子混药装置是指在中药药材种子进行种植前对药材种子表面进行药物处理的装置。但是,现有的中药药材种子在种植前有人工进行药物处理,人工操作时药物易与操作人员接触,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中药种植用种子混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种植用种子混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中药药材种子在种植前有人工进行药物处理,人工操作时药物易与操作人员接触,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种植用种子混药装置,包括主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种植用种子混药装置,包括主壳体(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6)的上端安装有上料盖板(15),所述主壳体(16)的一侧安装有水泵保护壳体(1),所述水泵保护壳体(1)的上端安装有输水管(2),所述水泵保护壳体(1)的下端安装有抽水管(3),所述主壳体(16)的另一侧安装有电机(10),所述主壳体(16)的内部安装有喷药管(13),所述喷药管(13)的外侧均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头(14),所述喷淋头(14)的下方安装有混药滚筒(11),搜书混药滚筒(11)的内部设置有混药仓(17),所述混药滚筒(11)的两端均安装有挡板(18),所述混药滚筒(1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药剂渗透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种植用种子混药装置,包括主壳体(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6)的上端安装有上料盖板(15),所述主壳体(16)的一侧安装有水泵保护壳体(1),所述水泵保护壳体(1)的上端安装有输水管(2),所述水泵保护壳体(1)的下端安装有抽水管(3),所述主壳体(16)的另一侧安装有电机(10),所述主壳体(16)的内部安装有喷药管(13),所述喷药管(13)的外侧均设置有若干个喷淋头(14),所述喷淋头(14)的下方安装有混药滚筒(11),搜书混药滚筒(11)的内部设置有混药仓(17),所述混药滚筒(11)的两端均安装有挡板(18),所述混药滚筒(1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药剂渗透孔(12),所述混药滚筒(11)的下方安装有滤板(8),所述滤板(8)的一侧安装有推板(4),所述推板(4)的另一侧安装有推杆(19),所述滤板(8)的另一侧安装有收料板(9),所述滤板(8)的下方设置有储液箱(5),所述主壳体(16)的下方安装有两个单向阀(6),其中一个所述单向阀(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勇王红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乐帕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