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线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217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线路板,属于线路板技术领域,该多层线路板包括上线路板本体、中线路板本体和下线路板本体,中线路板本体位于上线路板本体的下方,下线路板本体位于中线路板本体的下方,上线路板本体与中线路板本体之间设有两组连接机构,中线路板本体与下线路板本体之间设有两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卡扣连接机构和插接连接机构;卡扣连接机构设有两个,且两个卡扣连接机构分别位于中线路板本体与下线路板本体之间的左右两端,卡扣连接机构包括上连接槽、边槽、弹片、按钮、连接板、铰链、立板、下连接槽、弧形片和弧形卡块,上连接槽开凿于中线路板本体的下端右侧,可以使整个线路板散热效果更好,并且装卸检修非常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线路板
本技术属于线路板
,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线路板。
技术介绍
线路板板块的市场在不断发展,这主要得益于两方面的动力,一是线路板板块应用行业的市场空间在持续拓展,通讯行业和笔记本电脑行业的应用提升,使得高端多层线路板市场的增长十分迅速,目前应用比例达到50%。同时,彩电、手机、汽车电子用数字线路板的比例也明显增加,从而使得线路板行业的空间不断拓展,再者,全球线路板行业正在向我国转移也导致了我国线路板市场空间的迅速拓展,最近,美国PCB专门制造商(PCBpure-plays)公布的收益数据揭示了一个需求不断增长的市场环境:过去的一年里,PCB的订单出货比稳大于一,另外一方面,由于PCB行业竞争的激烈,一些PCB大厂通过积极开发新技术,增加PCB层数或者促进技术要求高的FPC市场化进程,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如何降低多层线路板的阻抗,改良多层线路板的性能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目前现有的技术中散热效果差,不具备防尘和抗干扰能力,使用寿命短,工作稳定性差,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r>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线路板本体(1)、中线路板本体(2)和下线路板本体(3),所述中线路板本体(2)位于上线路板本体(1)的下方,所述下线路板本体(3)位于中线路板本体(2)的下方,所述上线路板本体(1)与中线路板本体(2)之间设有两组连接机构,所述中线路板本体(2)与下线路板本体(3)之间设有两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卡扣连接机构和插接连接机构;/n所述卡扣连接机构设有两个,且两个卡扣连接机构分别位于中线路板本体(2)与下线路板本体(3)之间的左右两端,所述卡扣连接机构包括上连接槽(13)、边槽(14)、弹片(15)、按钮(16)、连接板(17)、铰链(18)、立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线路板本体(1)、中线路板本体(2)和下线路板本体(3),所述中线路板本体(2)位于上线路板本体(1)的下方,所述下线路板本体(3)位于中线路板本体(2)的下方,所述上线路板本体(1)与中线路板本体(2)之间设有两组连接机构,所述中线路板本体(2)与下线路板本体(3)之间设有两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卡扣连接机构和插接连接机构;
所述卡扣连接机构设有两个,且两个卡扣连接机构分别位于中线路板本体(2)与下线路板本体(3)之间的左右两端,所述卡扣连接机构包括上连接槽(13)、边槽(14)、弹片(15)、按钮(16)、连接板(17)、铰链(18)、立板(19)、下连接槽(20)、弧形片(21)和弧形卡块(22),所述上连接槽(13)开凿于中线路板本体(2)的下端右侧,所述边槽(14)开凿于中线路板本体(2)的右端,且上连接槽(13)与边槽(14)相通,所述弹片(15)固定连接于上连接槽(13)的左内壁,所述按钮(16)活动插接于边槽(14)内,所述连接板(17)固定连接于按钮(16)的左端,所述立板(19)通过两个铰链(18)活动铰接于连接板(17)的左端,且铰链(18)的左端接触弹片(15),所述下连接槽(20)开凿于下线路板本体(3)的上端,所述弧形卡块(22)固定连接于下连接槽(20)的左内壁,所述弧形片(21)固定连接于立板(19)的下端,且弧形片(21)与弧形卡块(22)存在嵌入或者非嵌入的两种位置关系;
所述插接连接机构设有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前海智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