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器和LED灯组件,包括:双模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外部控制终端发送的照明控制指令,并以有线和无线协同融合的双通信模式进行透传;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双模通信模块透传发来的照明控制指令,并转换为与LED驱动电源相适配的控制信号;电源模块,用于产生直流电压以分别向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供电。本申请能够提高整个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通信可靠性和控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器和LED灯组件
本技术涉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器和LED灯组件。
技术介绍
从控制信号传输媒介角度划分,应用于智能照明控制的通信技术,主要有两大类,即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的无线通信技术,譬如比较主流的Zigbee、蓝牙和WIFI等技术,无需铺设额外的控制总线,安装方便,系统可扩展性强,缺点是传输距离较短,障碍物阻挡导致通信盲区多、天气因素以及同频无线干扰等因素都会影响到通信的可靠性和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的有线通信技术,譬如KNX、DALI、RS485等技术,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通信可靠、控制系统工作稳定;但是需要专业照明安装人员或建筑施工人员进行安装,需要重新装修房子或者新建房子时由施工人员提前布线,安装成本高。单一的无线通信技术和有线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许多短板。尤其在建筑物的照明改造工程中,工程现场并没有铺设照明控制总线,新铺设则工程量很大。在这种状态下,在复杂的工程现场选择哪种通信技术来实施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将直接影响到照明改造工程能否成功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器和LED灯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器,包括:双模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外部控制终端发送的照明控制指令,并以有线和无线协同融合的双通信模式进行透传;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双模通信模块透传发来的照明控制指令,并转换为与LED驱动电源相适配的控制信号;电源模块,用于产生直流电压以分别向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供电。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控制终端包括:控制面板或智能网关。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双模通信模块为电力线载波通信和微功率无线通信的双模通信。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双模通信模块中的协议栈采用4层软件架构,其包括:即物理层、MAC层、网络层、及业务应用层。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开关信号与调光信号。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号的类型包括:模拟信号、PWM信号、及数字信号中任意一种。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LED灯组件,包括:如上所述控制器、可控恒流驱动电源、及LED灯;所述可控恒流驱动电源,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以驱动所述LED灯的开关或调光动作;所述LED灯,用于在适配的所述可控恒流驱动模块的驱动下实现照明。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号的类型包括:模拟信号、PWM信号、及数字信号中任意一种。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LED灯包括:LED模组、散热结构、及光学部件;其中,所述光学部件包括:透镜、反光罩、及增透膜。综上所述,本申请的一种控制器和LED灯组件,包括:双模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外部控制终端发送的照明控制指令,并以有线和无线协同融合的双通信模式进行透传;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双模通信模块透传发来的照明控制指令,并转换为与LED驱动电源相适配的控制信号;电源模块,用于产生直流电压以分别向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供电。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提高整个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通信可靠性和控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的模块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的LED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以附图为参考,针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申请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形态体现,并不限定于此处说明的实施例。为了明确说明本申请,省略与说明无关的部件,对于通篇说明书中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赋予了相同的参照符号。在通篇说明书中,当说某部件与另一部件“连接”时,这不仅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形,也包括在其中间把其它元件置于其间而“间接连接”的情形。另外,当说某种部件“包括”某种构成要素时,只要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则并非将其它构成要素排除在外,而是意味着可以还包括其它构成要素。当说某部件在另一部件“之上”时,这可以是直接在另一部件之上,但也可以在其之间伴随着其它部件。当对照地说某部件“直接”在另一部件“之上”时,其之间不伴随其它部件。虽然在一些实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进行区分。例如,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等描述。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此处使用的专业术语只用于言及特定实施例,并非意在限定本申请。此处使用的单数形态,只要语句未明确表示出与之相反的意义,那么还包括复数形态。在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的意义是把特定特性、区域、整数、步骤、作业、要素及/或成份具体化,并非排除其它特性、区域、整数、步骤、作业、要素及/或成份的存在或附加。表示“下”、“上”等相对空间的术语可以为了更容易地说明在附图中图示的一部件相对于另一部件的关系而使用。这种术语是指,不仅是在附图中所指的意义,还包括使用中的装置的其它意义或作业。例如,如果翻转附图中的装置,曾说明为在其它部件“下”的某部件则说明为在其它部件“上”。因此,所谓“下”的示例性术语,全部包括上与下方。装置可以旋转90°或其它角度,代表相对空间的术语也据此来解释。承上所述,本申请采用“宽带PLC和微功无线”双模通信模块集成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用于该系统中的LED灯具的设计,是本技术所涉及的主要内容。“电力线载波(简称:PLC)和微功无线”双模通信技术,在室内电能抄表业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协同融合的典型代表。将此双模通信技术应用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集成中,可以充分利用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各自的优势,消除通信盲点,解决目前室内无线灯控系统中通信盲区影响灯控系统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双模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外部控制终端发送的照明控制指令,并以有线和无线协同融合的双通信模式进行透传;/n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双模通信模块透传发来的照明控制指令,并转换为与LED驱动电源相适配的控制信号;/n电源模块,用于产生直流电压以分别向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模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外部控制终端发送的照明控制指令,并以有线和无线协同融合的双通信模式进行透传;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双模通信模块透传发来的照明控制指令,并转换为与LED驱动电源相适配的控制信号;
电源模块,用于产生直流电压以分别向所述双模通信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控制终端包括:控制面板或智能网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通信模块为电力线载波通信和微功率无线通信的双模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通信模块中的协议栈采用4层软件架构,其包括:即物理层、MAC层、网络层、及业务应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箫洪,朱晓,王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