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器与发热体的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204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温控器与发热体的固定结构,包括温控器和发热体,温控器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一侧朝外延伸有第一凸缘,发热体底面对应第一凸缘位置设有插槽,第一凸缘与插槽插接固定,安装板另一侧延伸有第二凸缘,第二凸缘上设有螺孔,第二凸缘的螺孔与发热体之间设有螺钉连接,使安装板顶面与发热体底面保持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凸缘与发热体通过第一凸缘与插槽配合固定,第二凸缘仅通过一个螺钉与发热体固定连接,螺钉使用数量少,安装更容易,而且第一凸缘与插槽连接起定位作用,而且,第一凸缘和插槽限制了温控器前、后、右三个方向的位移,第二凸缘和螺钉限制了温控器左、上、下三个方向的位移,确保温控器紧紧固定在发热体底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器与发热体的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温控器
,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温控器与发热体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温控器,其与发热体通过三颗呈“品”布置的螺钉连接,温控器和发热体组装过程还需要留意两者的装配方向,由于需要拧紧的螺钉数量多,以使安装不便,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螺钉使用数量的温控器与发热体的固定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温控器与发热体的固定结构,包括温控器和发热体,所述温控器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一侧朝外延伸有第一凸缘,发热体底面对应第一凸缘位置设有插槽,第一凸缘与插槽插接固定,安装板另一侧延伸有第二凸缘,第二凸缘上设有螺孔,第二凸缘的螺孔与发热体之间设有螺钉连接,使安装板顶面与发热体底面保持相抵。本技术,第一凸缘与发热体通过第一凸缘与插槽配合固定,第二凸缘仅通过一个螺钉与发热体固定连接,螺钉使用数量少,安装更容易,而且第一凸缘与插槽的连接起定位作用,限制了温控器装配方向。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一凸缘由安装板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器与发热体的固定结构,包括温控器(1)和发热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1)包括安装板(3),安装板(3)一侧朝外延伸有第一凸缘(31),发热体(2)底面对应第一凸缘(31)位置设有插槽(22),第一凸缘(31)与插槽(22)插接固定,安装板(3)另一侧延伸有第二凸缘(32),第二凸缘(32)上设有螺孔(33),第二凸缘(32)的螺孔(33)与发热体(2)之间设有螺钉(4)连接,使安装板(3)顶面与发热体(2)底面保持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器与发热体的固定结构,包括温控器(1)和发热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1)包括安装板(3),安装板(3)一侧朝外延伸有第一凸缘(31),发热体(2)底面对应第一凸缘(31)位置设有插槽(22),第一凸缘(31)与插槽(22)插接固定,安装板(3)另一侧延伸有第二凸缘(32),第二凸缘(32)上设有螺孔(33),第二凸缘(32)的螺孔(33)与发热体(2)之间设有螺钉(4)连接,使安装板(3)顶面与发热体(2)底面保持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控器与发热体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31)由安装板(3)向远离发热体(2)方向弯折成横放的“7”型,所述发热体(2)底面对应第一凸缘(31)位置设有凸起(21),凸起(21)侧面设有所述插槽(22),第一凸缘(31)从凸起(21)侧面插入插槽(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温控器与发热体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31)有两块,两块第一凸缘(31)以第二凸缘(32)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设置,且两块第一凸缘(31)之间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温控器与发热体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21)有两个,凸起(21)呈横放的“7”型,凸起(21)与发热体(2)底面之间的空腔构成所述插槽(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温控器与发热体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22)一侧敞开,两个插槽(22)敞开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普添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汇莱德温控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