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框、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安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616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边框、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安装系统,所述边框包括背靠背设置的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分别用于与不同的光伏电池板安装,所述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相互扣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边框通过在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使得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可以实现较好的连接,同时将扣接后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作为整体与安装支架卡接,进一步实现光伏组件整体与安装支架的固定,安装方便,节省人力物力,进而减少了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边框、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安装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伏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框、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安装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和煤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开采和消耗,太阳能这种可再生能源的运用更加普及到各个地方。现阶段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是先在待安装的位置装上支架,然后将装有边框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固定到支架上来使用,根据待安装位置的大小在纵向、横向按一定的间距来逐一排列放置太阳能光伏组件,再分别将它们固定到支架上,一直到安装所需要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数量为止。常规的光伏组件进行安装时,边框及支架的结构复杂,安装过程较繁琐,浪费人力物力。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边框、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安装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光伏组件安装的边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其包括背靠背设置的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分别用于与不同的光伏电池板安装,所述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相互扣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上下扣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位于所述间隙的下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框体包括用于夹持光伏电池板的第一夹持部、位于第一夹持部下方的第一支撑部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一侧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二框体包括用于夹持光伏电池板的第二夹持部、位于第二夹持部下方的第二支撑部及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一侧的第二底板。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光伏组件安装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系统,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边框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组装至所述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的扣接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水平部及自所述水平部两侧向上延伸的竖直部,所述水平部及两个竖直部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卡槽套设在所述扣接处外。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的截面为L形,所述第一卡扣部位于所述第二卡扣部的上方,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卡扣部的底部卡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其中一个竖直部与所述第一框体接触,另一竖直部与所述第二框体接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对齐设置,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一卡扣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卡扣部一体成型。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光伏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边框。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使得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可以实现较好的连接,同时将扣接后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作为整体与安装支架卡接,进一步实现光伏组件整体与安装支架的固定,安装方便,节省人力物力,进而减少了安装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光伏组件安装系统的截面图。图2为图1中安装支架的截面图。图3为图1中安装支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电池板及边框。光伏电池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前板、前层封胶膜、电池片串、后层封胶膜及背板。边框包括背靠背设置的第一框体1及第二框体2,第一框体1及第二框体2分别用于与不同的光伏电池板安装。第一框体1与第二框体2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卡扣部3及第二卡扣部4,第一卡扣部3及第二卡扣部4相互扣接,第一框体1与第二框体2通过第一卡扣部3及第二卡扣部4的配合相互固定,以将相邻的光伏电池板进行组装。优选的,第一框体1与第一卡扣部3一体成型,第二框体2与第二卡扣部4一体成型。第一框体1包括用于夹持光伏电池板的第一夹持部11、位于第一夹持部11下方的第一支撑部12及设于第一支撑部12一侧的第一底板13,第二框体2包括用于夹持光伏电池板的第二夹持部21、位于第二夹持部21下方的第二支撑部22及设于第二支撑部22一侧的第二底板23。优选的,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对齐设置,以使得安装后的光伏电池板位于同一平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可以设置为非对称的结构,只需保证第一卡扣部3及第二卡扣部4位于第一框体1及第二框体2的底部即可,在此不予限制。第一框体1与第二框体2之间形成间隙,第一卡扣部3及第二卡扣部4位于间隙的下部,具体的,第一卡扣部3及第二卡扣部4分别设于第一支撑部12及第二支撑部22的底部,间隙的宽度为第一卡扣部3及第二卡扣部4扣接部分的宽度。第一卡扣部3及第二卡扣部4上下扣接,优选的,第一卡扣部3位于第二卡扣部4的上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扣部3及第二卡扣部4的高度及方向可以设置为其他选择,只需达到将第一卡扣部3及第二卡扣部4扣接的效果即可,在此不予限制。优选的,第一卡扣部3及第二卡扣部4的截面为L形。请参图1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安装系统,其包括上述边框及安装支架5。安装支架5组装至第一卡扣部3及第二卡扣部4的扣接处。请参图2及图3所示,具体的,安装支架5包括水平部51及自水平部51两侧向上延伸的竖直部52、53,水平部51及两个竖直部52、53之间形成卡槽54,卡槽54套设在扣接处外。优选的,竖直部52、53上设有若干安装孔55,用于通过螺栓等方式将边框和安装支架5进行固定。进一步地,第二卡扣部4并突出于第一支撑部12及第二支撑部22的底面,安装支架5与第二卡扣部4的底部卡接。此时,第一卡扣部3与第二卡扣部4的扣接处整体位于安装支架的上方。优选的,竖直部51与第一框体1接触,竖直部52与第二框体2接触,具体为:竖直部51与第一支撑部12的底部接触,竖直部52与第一底板23的底部接触,如此设置,使得安装支架5与第一框体1及第二框体2的配合更加牢固。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使得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可以实现较好的连接,同时将扣接后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作为整体与安装支架卡接,进一步实现光伏组件整体与安装支架的固定,安装方便,节省人力物力,进而减少了安装成本。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特征相对于另一个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根据产品摆放位置的不同,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并不应当理解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另外,本文使用的描述词“水平”并非完全等同于沿着垂直于重力方向,允许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另外,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靠背设置的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分别用于与不同的光伏电池板安装,所述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相互扣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靠背设置的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分别用于与不同的光伏电池板安装,所述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相互扣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上下扣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卡扣部及第二卡扣部位于所述间隙的下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包括用于夹持光伏电池板的第一夹持部、位于第一夹持部下方的第一支撑部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一侧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二框体包括用于夹持光伏电池板的第二夹持部、位于第二夹持部下方的第二支撑部及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一侧的第二底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对齐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灵慧付传国夏正月许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