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6161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前后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内部表面掏空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内部表面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表面靠近固定孔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两组固定杆,所述两组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吸收板,所述支撑杆与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只需要将支撑杆插入固定槽即可,不需要进行任何操作就可以将支架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伏电站支架安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对清洁能源的重视,光伏电站的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土地使用率,目前光伏电站大多数建设在山区、河流等不能大面积使用的土地上;传统的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有一些缺点,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比较复杂,不够灵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这种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前后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内部表面掏空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内部表面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表面靠近固定孔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两组固定杆,所述两组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吸收板,所述支撑杆与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杆。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室、弹簧、活动块、固定半球,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表面靠近固定孔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室,所述固定室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室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半球。优选的,所述固定室的外表面与安装座的内部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外表面与固定室的内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外表面与弹簧的一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外侧表面与固定室的内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半球的一端外表面与活动块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弹簧可以推动活动块移动。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后端外表面与安装座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两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可以安装安装座。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外表面与安装座的上端内部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与固定槽的内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槽与支撑杆的数量均为四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槽可以限制支撑杆。优选的,所述固定孔的外表面与支撑杆的内部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外表面与支撑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吸收板两端外表面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与固定杆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使用时直接将支撑杆插入固定槽的内侧表面,当支撑杆与固定半球接触时,支撑杆挤压固定半球将固定半球挤压移动,固定半球移动带动活动块移动,活动块移动将弹簧压缩,从而达到将固定半球压进固定室内侧表面,当固定孔的位置正好对准固定半球时,弹簧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复位推动活动块移动,活动块移动将固定半球弹进固定孔的内部,从而达到将支撑杆固定在固定槽的内侧表面,固定比较简单,只需要将支撑杆插入固定槽即可,不需要进行任何操作,较为实用,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的局部剖切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的剖切示意图。图中1、安装座;2、安装板;3、固定槽;4、支撑杆;5、固定孔;6、固定机构;61、固定室;62、弹簧;63、活动块;64、固定半球;7、固定杆;8、吸收板;9、加强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前后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板2,安装座1的上端内部表面掏空设置有固定槽3,固定槽3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下端内部表面设置有固定孔5,安装座1的内部表面靠近固定孔5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6,支撑杆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两组固定杆7,两组固定杆7之间设置有吸收板8,支撑杆4与固定杆7之间设置有加强杆9。固定机构6包括固定室61、弹簧62、活动块63、固定半球64,安装座1的内部表面靠近固定孔5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室61,固定室6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弹簧62,弹簧62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室6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活动块63,活动块63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半球64。固定室61的外表面与安装座1的内部表面固定连接,弹簧62的外表面与固定室61的内侧表面活动连接,活动块63的外表面与弹簧62的一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活动块63的外侧表面与固定室61的内侧表面活动连接,固定半球64的一端外表面与活动块63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弹簧62可以推动活动块63移动。安装板2的后端外表面与安装座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安装板2的数量为两组,安装板2可以安装安装座1。固定槽3的外表面与安装座1的上端内部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杆4的外表面与固定槽3的内侧表面活动连接,固定槽3与支撑杆4的数量均为四组,固定槽3可以限制支撑杆4。固定孔5的外表面与支撑杆4的内部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杆7的下端外表面与支撑杆4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吸收板8两端外表面与固定杆7固定连接,加强杆9与支撑杆4固定连接,加强杆9与固定杆7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使用时直接将支撑杆4插入固定槽3的内侧表面,当支撑杆4与固定半球64接触时,支撑杆4挤压固定半球64将固定半球64挤压移动,固定半球64移动带动活动块63移动,活动块63移动将弹簧62压缩,从而达到将固定半球64压进固定室61内侧表面,当固定孔5的位置正好对准固定半球64时,弹簧62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复位推动活动块63移动,活动块63移动将固定半球64弹进固定孔5的内部,从而达到将支撑杆4固定在固定槽3的内侧表面,固定比较简单,只需要将支撑杆4插入固定槽3即可,不需要进行任何操作,较为实用,在使用前景上超越了传统的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较为实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前后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座(1)的上端内部表面掏空设置有固定槽(3),所述固定槽(3)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下端内部表面设置有固定孔(5),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表面靠近固定孔(5)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6),所述支撑杆(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两组固定杆(7),所述两组固定杆(7)之间设置有吸收板(8),所述支撑杆(4)与固定杆(7)之间设置有加强杆(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前后端外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座(1)的上端内部表面掏空设置有固定槽(3),所述固定槽(3)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下端内部表面设置有固定孔(5),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表面靠近固定孔(5)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6),所述支撑杆(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两组固定杆(7),所述两组固定杆(7)之间设置有吸收板(8),所述支撑杆(4)与固定杆(7)之间设置有加强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固定室(61)、弹簧(62)、活动块(63)、固定半球(64),所述安装座(1)的内部表面靠近固定孔(5)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室(61),所述固定室(6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弹簧(62),所述弹簧(62)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室(6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活动块(63),所述活动块(63)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半球(6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单轴光伏电站支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室(61)的外表面与安装座(1)的内部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杨世巧闵汉超黄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