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产品的充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06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穿戴产品的充电结构,包括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外围充电电极,所述外围充电电极的中心处周侧设置有绝缘圈,所述绝缘圈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充电电极,所述外围充电电极的底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外围接线端,所述中心充电电极的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中心接线端,所述中心接线端的底端中心处电性连接有电源线,所述外围接线端的底端中心处电性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远离外围接线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SB插头,所述中心充电电极的顶端接触有中心充电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外围充电端和绝缘环以及中心充电端合起来作为设备的底壳,通过互相绝缘的两个的充电端与对应充电电极的接触的进行充电,避免了侧面开孔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产品的充电结构
本技术涉及穿戴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产品的充电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可穿戴设备中,由于自身大小原因,只能内置纽扣电池等进行供电,更换电池很麻烦,而使用可充电电池,需要在设备的侧面开孔,导致防水防尘等性能下降,且接口容易损坏,接口的大小也会影响设备的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穿戴产品的充电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穿戴产品的充电结构,包括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外围充电电极,所述外围充电电极的中心处周侧设置有绝缘圈,所述绝缘圈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充电电极,所述外围充电电极的底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外围接线端,所述中心充电电极的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中心接线端,所述中心接线端的底端中心处电性连接有电源线,所述外围接线端的底端中心处电性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远离外围接线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SB插头,所述中心充电电极的顶端接触有中心充电端,所述外围充电电极的顶端接触有外侧充电端,所述外侧充电端与中心充电端之间夹紧设置有绝缘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充电底座的底端在与电源线的接触处设置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穿过充电底座至充电底座外侧,所述电源线在充电底座的出口处设置有挡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绝缘环的材料为绝缘橡胶,所述绝缘圈的材料为绝缘橡胶,所述充电底座的材料为塑料,所述外侧充电端的材料为金属导电材料,所述中心充电端的材料为金属导电材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心充电端的中心处设置有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绝缘环的形状为L型,所述中心充电端的外侧底端在与绝缘环的接触设置有对应的缺口,所述外侧充电端的内侧底端在与绝缘环的接触处设置有对应的凸起。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充电底座的内部顶端周侧设置有冗余缺口,所述冗余缺口的内部留有与外侧充电端对应的空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电源线在导线槽的内部分为两条导线,一条所述导线固定连接在外围接线端的底端中心处,另一条导线固定连接在中心接线端的底端中心处。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将外围充电端和绝缘环以及中心充电端合起来作为设备的底壳,通过互相绝缘的两个的充电端与对应充电电极的接触的进行充电,避免了侧面开孔等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L型的绝缘环,以及利用金属底盖的导电性,进行切分,达到外观漂亮,一致性好隐藏式充电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穿戴产品的充电结构的充电端装配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穿戴产品的充电结构的充电端装配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穿戴产品的充电结构的充电端以及充电底座正视图。图例说明:1、充电底座;2、外围充电电极;3、中心充电电极;4、中心接线端;5、导线槽;6、绝缘圈;7、外围接线端;8、电源线;9、USB插头;10、外侧充电端;11、绝缘环;12、中心充电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穿戴产品的充电结构,包括充电底座1,用于安装两个充电电极,充电底座1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外围充电电极2,与外侧充电端10相对应,外围充电电极2的中心处周侧设置有绝缘圈6,将中心充电电极3与外围充电电极2进行隔离,绝缘圈6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充电电极3,与中心充电端12相对应,外围充电电极2的底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外围接线端7,与电源线8进行连接,中心充电电极3的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中心接线端4,与电源线8进行连接,中心接线端4的底端中心处电性连接有电源线8,给充电电极传输电量,外围接线端7的底端中心处电性连接有电源线8,电源线8远离外围接线端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SB插头9,将USB插头9插入USB充电适配器进行供电,中心充电电极3的顶端接触有中心充电端12,外围充电电极2的顶端接触有外侧充电端10,外侧充电端10与中心充电端12之间夹紧设置有绝缘环11,将外侧充电端10与中心充电端12隔离开来。充电底座1的底端在与电源线8的接触处设置有导线槽5,用于穿过电源线8,导线槽5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源线8,电源线8穿过充电底座1至充电底座1外侧,电源线8在充电底座1的出口处设置有挡块,避免电源线8与中心接线端4以及外围接线端7的连接焊点被拉断。绝缘环11的材料为绝缘橡胶,绝缘圈6的材料为绝缘橡胶,充电底座1的材料为塑料,轻质且绝缘,外侧充电端10的材料为金属导电材料,中心充电端12的材料为金属导电材料,方便充电。中心充电端12的中心处设置有通孔,方便设备的安装。绝缘环11的形状为L型,中心充电端12的外侧底端在与绝缘环11的接触设置有对应的缺口,外侧充电端10的内侧底端在与绝缘环11的接触处设置有对应的凸起。充电底座1的内部顶端周侧设置有冗余缺口,避免设备过大,冗余缺口的内部留有与外侧充电端10对应的空间。电源线8在导线槽5的内部分为两条导线,一条导线固定连接在外围接线端7的底端中心处,另一条导线固定连接在中心接线端4的底端中心处。工作原理:采用可导电的金属底盖,切分为外侧充电端10和中心充电端12两部分,定制配合使用的L型的绝缘环11,定制配合使用的绝缘环11,将外侧充电端10与中心充电端12采用压合的方式进行紧配,形成外侧充电端10与中心充电端12一体且互不导电的设备底盖,充电底座1的外围充电电极2与中心充电电极3分别对应底盖的外侧充电端10和中心充电端12实现充电功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产品的充电结构,包括充电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1)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外围充电电极(2),所述外围充电电极(2)的中心处周侧设置有绝缘圈(6),所述绝缘圈(6)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充电电极(3),所述外围充电电极(2)的底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外围接线端(7),所述中心充电电极(3)的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中心接线端(4),所述中心接线端(4)的底端中心处电性连接有电源线(8),所述外围接线端(7)的底端中心处电性连接有电源线(8),所述电源线(8)远离外围接线端(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SB插头(9),所述中心充电电极(3)的顶端接触有中心充电端(12),所述外围充电电极(2)的顶端接触有外侧充电端(10),所述外侧充电端(10)与中心充电端(12)之间夹紧设置有绝缘环(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产品的充电结构,包括充电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1)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外围充电电极(2),所述外围充电电极(2)的中心处周侧设置有绝缘圈(6),所述绝缘圈(6)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充电电极(3),所述外围充电电极(2)的底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外围接线端(7),所述中心充电电极(3)的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中心接线端(4),所述中心接线端(4)的底端中心处电性连接有电源线(8),所述外围接线端(7)的底端中心处电性连接有电源线(8),所述电源线(8)远离外围接线端(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SB插头(9),所述中心充电电极(3)的顶端接触有中心充电端(12),所述外围充电电极(2)的顶端接触有外侧充电端(10),所述外侧充电端(10)与中心充电端(12)之间夹紧设置有绝缘环(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产品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1)的底端在与电源线(8)的接触处设置有导线槽(5),所述导线槽(5)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源线(8),所述电源线(8)穿过充电底座(1)至充电底座(1)外侧,所述电源线(8)在充电底座(1)的出口处设置有挡块。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贤斐王盛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锐力时计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