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012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控制信号切换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一种旋转开关,一种旋转开关,包括盒体、盒盖、转轴、轴套、螺帽、转子组件和接触片装配组件;转子组件由转子、第一接触块、第二接触块、绝缘块和绝缘垫片组成,转子为绝缘塑料材质制成,转子两端分别设置有C型凹口,C型凹口内安装有C型第一接触块,转子的圆周面呈90°夹角位置上设置有两条凹槽,凹槽两侧开口端分别位于C型凹口的底面,每条凹槽内间隔安装有至少两个绝缘块和至少一个第二接触块,转子两端粘接有绝缘垫片;转轴由转轴A段和转轴B段组成,转子固定套装在B段上,盒体的左右两侧上设置有圆形孔,其具有接触片规格一致且切换信号同步性能佳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开关
本技术涉及机械控制信号切换
,特别提供一种旋转开关。
技术介绍
旋转开关主要通过旋转手柄来实现触点通断状态切换,改变不同的输出信号。现有技术中的旋转开关,因各个接触块所占转子周面的弧度均为90°,为了实现信号切换需要使用长、短两组尺寸规格的接触片,无法保证加工零件的一致性,装配及生产耗时较多,其同步性及一致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开关,其具有接触片规格一致且切换信号同步性能佳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开关,包括盒体、盒盖、转轴、轴套、螺帽、转子组件和接触片装配组件;转子组件由转子、第一接触块、第二接触块、绝缘块和绝缘垫片组成,转子为绝缘塑料材质制成,转子两端分别设置有C型凹口,C型凹口内安装有C型第一接触块,转子的圆周面呈90°夹角位置上设置有两条凹槽,凹槽两侧开口端分别位于C型凹口的底面,每条凹槽内间隔安装有至少两个绝缘块和至少一个第二接触块,转子两端粘接有绝缘垫片;转轴由转轴A段和转轴B段组成,转子固定套装在B段上,盒体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盒盖(2)、转轴(3)、轴套(4)、螺帽(5)、转子组件和接触片装配组件;/n转子组件由转子(6)、第一接触块(7)、第二接触块(8)、绝缘块(9)和绝缘垫片组成,转子(6)为绝缘塑料材质制成,转子(6)两端分别设置有C型凹口(61),C型凹口(61)内安装有C型第一接触块(7),转子(6)的圆周面呈90°夹角位置上设置有两条凹槽(62),凹槽(62)两侧开口端分别位于C型凹口(61)的底面,每条凹槽(62)内间隔安装有至少两个绝缘块(9)和至少一个第二接触块(8),转子(6)两端粘接有绝缘垫片;转轴(3)由转轴A段和转轴B段组成,转子(6)固定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盒盖(2)、转轴(3)、轴套(4)、螺帽(5)、转子组件和接触片装配组件;
转子组件由转子(6)、第一接触块(7)、第二接触块(8)、绝缘块(9)和绝缘垫片组成,转子(6)为绝缘塑料材质制成,转子(6)两端分别设置有C型凹口(61),C型凹口(61)内安装有C型第一接触块(7),转子(6)的圆周面呈90°夹角位置上设置有两条凹槽(62),凹槽(62)两侧开口端分别位于C型凹口(61)的底面,每条凹槽(62)内间隔安装有至少两个绝缘块(9)和至少一个第二接触块(8),转子(6)两端粘接有绝缘垫片;转轴(3)由转轴A段和转轴B段组成,转子(6)固定套装在B段上,盒体(1)的左右两侧上设置有圆形孔,转轴(3)穿过盒体(1)并通过轴套(4)、螺帽(5)与盒体(1)固定轴向位置,并使转轴(3)能够带动转子组件沿轴线旋转;
接触片装配组件包括若干个接触片(10)和绝缘体组件,盒盖(2)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穿过接触片的第一通孔,绝缘体组件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接触片(10)横截面大小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接触片(10)穿过第二通孔后通过铆钉与绝缘体组件固定连接,绝缘体组件上还塑压有嵌套螺母(14),接触片装配组件设置于转子组件与盒盖之间,盒盖(2)、盒体(1)、接触片装配组件通过螺钉和嵌套螺母(1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接触片(10)共有12个;盒盖(2)的个数为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仇庆东镡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