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音量控制组合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011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音量控制组合开关,包括壳体,旋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编码器支架,所述编码器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编码器,所述旋钮上安装有旋钮轴,旋钮轴与编码器配合带动编码器转动,所述编码器的下方设置有上PCB板;所述上PCB板的下方还设置有下PCB板,所述下PCB板上设置有下密封橡胶,下密封橡胶上设置有与编码器支架配合的顶杆,所述下PCB板上设置有与顶杆配合的微动开关;所述下密封橡胶上还设置有平衡块,所述平衡块上设置有使编码器支架复位的复位柱,所述下密封橡胶上设置有与平衡块配合的复位橡胶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现音量调节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歌曲或频道的切换,结构简单,手感好,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音量调节开关领域。

An automobile volume control combined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音量控制组合开关
本技术涉及汽车开关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音量控制组合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音量控制组合开关只能用于调节音量的大小,通过转动旋钮控制音量的高低。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13208204公开了一种汽车调节音量开关机构,它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容纳转动轴齿和转动轴盖,转动轴齿呈圆筒状,转动轴齿前端与转动轴盖连接,转动轴盖沿前后设有圆柱镂空,壳体前端凸出设有卡槽,卡槽限位挡位开关,挡位开关镂空形成多边形孔,多边形孔与圆柱镂空相配,贯穿多边形孔、圆柱镂空以及转动轴齿设有转动轴;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挡位开关、轴盖、轴齿与壳体同心,转动轴旋转时连贯旋转,结构简单;转动轴设有多边形柱与挡位开关多边形孔相配,转动轴设有凸柱与转动轴齿内壁的凹柱尺寸位置相配,降低人工调节时各部件相互之间的磨损。随着车内功能的丰富,开关的集成度要求越来越高,且不能占用太大的空间,单一的开关功能结构显然不能满足现代车辆对开关的要求。众所周知,音量调节均是同频道或者歌曲切换功能一同使用的,现有的汽车开关结构,音量调节和歌曲切换均单独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音量控制组合开关,包括壳体(1),固定在壳体(1)上的底座(2),旋钮(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可摆动的编码器支架(4),所述编码器支架(4)上固定设置有编码器(5),所述旋钮(3)上安装有旋钮轴(6),旋钮轴(6)与编码器(5)配合带动编码器(5)转动,所述编码器(5)的下方设置有与编码器(5)配合的上PCB板(7);所述上PCB板(7)的下方还设置有下PCB板(8),所述下PCB板(8)上设置有下密封橡胶(9),下密封橡胶(9)上设置有与编码器支架(4)配合的顶杆(10),所述下PCB板(8)上设置有与顶杆(10)配合的微动开关(11);所述下密封橡胶(9)上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音量控制组合开关,包括壳体(1),固定在壳体(1)上的底座(2),旋钮(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可摆动的编码器支架(4),所述编码器支架(4)上固定设置有编码器(5),所述旋钮(3)上安装有旋钮轴(6),旋钮轴(6)与编码器(5)配合带动编码器(5)转动,所述编码器(5)的下方设置有与编码器(5)配合的上PCB板(7);所述上PCB板(7)的下方还设置有下PCB板(8),所述下PCB板(8)上设置有下密封橡胶(9),下密封橡胶(9)上设置有与编码器支架(4)配合的顶杆(10),所述下PCB板(8)上设置有与顶杆(10)配合的微动开关(11);所述下密封橡胶(9)上还设置有平衡块(12),所述平衡块(12)上设置有使编码器支架(4)复位的复位柱(121),所述下密封橡胶(9)上设置有与平衡块(12)配合的复位橡胶柱(901),所述复位柱(121)的上端与编码器支架(4)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音量控制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12)包括底板(122),对称设置在底板(122)上的活动支撑臂(123),所述活动支撑臂(123)上设置有支撑销(124),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伟何千道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瑞兴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