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998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挂耳,所述散热外壳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流互感器本体,所述电流互感器本体的顶部电连接有接线柱,所述电流互感器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部填充有导热硅脂的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若干个导热柱,所述导热柱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外壳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实现了散热风扇转动加快了散热外壳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的对流速度,同时散热风扇转动,会吹动散热叶片带动散热柱转动,加快了导热层下方的空气流动,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流互感器
本技术涉及电流互感器
,具体为一种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仪器。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它的二次侧回路始终是闭合的,因此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串联线圈的阻抗很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短路。电流互感器是把大电流转换成二次小电流来测量。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5692686U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互感器的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对合而成,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三个二次出线端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供一次线缆穿过的一次线缆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两个二次线圈,一个二次线圈中的一根二次引出线接下壳体的第一个二次出线端子,另一根引出线接下壳体的第三个二次出线端子,另一个二次线圈的一根引出线接下壳体的第二个二次出线端子,另一根引出线接下壳体的第三个二次出线端子。本技术一种电流互感器。由于该电流互感器没有设置散热结构,使得电流互感器在长时间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散热外壳(1),所述散热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挂耳(14),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外壳(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流互感器本体(2),所述电流互感器本体(2)的顶部电连接有接线柱(3),所述电流互感器本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部填充有导热硅脂的导热层(4),所述导热层(4)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若干个导热柱(5),所述导热柱(5)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外壳(1)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6),所述散热外壳(1)上靠近其底部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通风孔(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散热外壳(1),所述散热外壳(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挂耳(14),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外壳(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流互感器本体(2),所述电流互感器本体(2)的顶部电连接有接线柱(3),所述电流互感器本体(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部填充有导热硅脂的导热层(4),所述导热层(4)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若干个导热柱(5),所述导热柱(5)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外壳(1)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6),所述散热外壳(1)上靠近其底部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通风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8)和控制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8)固定连接在导热层(4)的下表面上,所述控制器(9)固定连接在散热外壳(1)内壁的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明康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沃力特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