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泥石流预警监测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92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泥石流预警监测站,包括下端均固设在泥石流沟沟底的拉线固定桩和空心柱,所述空心柱内分别设置有数据采集终端机、断线报警装置、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断线报警装置分别连接声光报警器和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机,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分别连接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断线报警装置、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机以及所述蓄电池,所述断线报警装置连接上下间隔设置的多根信号线的一端,多根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空心柱后固定连接在所述拉线固定桩上,所述空心柱的上端伸出所述泥石流沟后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一体化泥石流预警监测站全部固定在泥石流沟沟底,无需设置水泥基础,信号线不需要埋设,施工方便,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泥石流预警监测站
本技术涉及泥石流预警监测站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一体化泥石流预警监测站。
技术介绍
地质灾害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缝等,究其原因,除气象因素外,地表位移是导致灾害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如能对地表位移这个关键因素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测,取得必要的监测数据,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就可能对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做出比较准确和及时的预测和预报。监测站用于对泥石流进行监测,当灾害发生时泥石流会冲断信号线,断线报警装置能够立刻根据不同的灾害级别在本地产生相应的声光报警,同时将监测数据通过无线方式远传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将监测数据录入数据库进行分析,并发送报警信息到相关负责人员。现有针对泥石流的监测站,通常是设置在泥石流沟外的,其为了与沟内拉线固定桩连接,不仅需要在地下制作水泥基础,还需要将信号线埋入地下,施工很不方便,费时费力。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一体化泥石流预警监测站,施工方便,省时省力。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体化泥石流预警监测站,包括下端均固设在泥石流沟沟底的拉线固定桩和空心柱,所述空心柱内分别设置有数据采集终端机、断线报警装置、太阳能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断线报警装置分别连接声光报警器和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机,所述太阳能控制器分别连接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断线报警装置、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机以及所述蓄电池,所述断线报警装置连接上下间隔设置的多根信号线的一端,多根所述信号线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空心柱后固定连接在所述拉线固定桩上,所述空心柱的上端伸出所述泥石流沟后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柱的侧壁上设有PVC导线槽,所述信号线穿过所述PVC导线槽。进一步地,所述信号线的数量为三根。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为柔性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围成一圈后套设于所述空心柱的上端。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机还连接有GPRS天线,所述GPRS天线以及所述声光报警器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空心柱的顶端。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柱的顶端还固定连接有透明的非金属的保护罩,所述GPRS天线以及所述声光报警器均被罩设在所述保护罩内。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机与所述GPRS天线共同构成低功耗的RTU。进一步地,所述断线报警装置由断线采集器和多级断线传感器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体化泥石流预警监测站全部固定在泥石流沟沟底,无需设置水泥基础,信号线不需要埋设,施工方便,省时省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体化泥石流预警监测站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体化泥石流预警监测站的原理框图。图中:1、拉线固定桩;2、空心柱;3、太阳能电池板;4、声光报警器;5、数据采集终端机;6、断线报警装置;7、太阳能控制器;8、蓄电池;9、信号线;10、GPRS天线;11、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泥石流预警监测站,包括下端均固设在泥石流沟沟底的拉线固定桩1和空心柱2,所述空心柱2内分别设置有数据采集终端机5、断线报警装置6、太阳能控制器7和蓄电池8,所述断线报警装置6分别连接声光报警器4和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机5,所述太阳能控制器7分别连接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断线报警装置6、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机5以及所述蓄电池8,所述断线报警装置6连接上下间隔设置的多根信号线9的一端,多根所述信号线9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空心柱2后固定连接在所述拉线固定桩1上,所述空心柱2的上端伸出所述泥石流沟后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空心柱2的侧壁上设有PVC导线槽,所述信号线9穿过所述PVC导线槽。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线9的数量为三根。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为柔性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围成一圈后套设于所述空心柱2的上端。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机5还连接有GPRS天线10,所述GPRS天线10以及所述声光报警器4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空心柱2的顶端。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空心柱2的顶端还固定连接有透明的非金属的保护罩11,所述GPRS天线10以及所述声光报警器4均被罩设在所述保护罩11内。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机5与所述GPRS天线10共同构成低功耗的RTU。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断线报警装置6由断线采集器和多级断线传感器组成。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一体化泥石流预警监测站(简称为监测站)包括监测站主体、拉线固定桩1和三根信号线9,拉线固定桩1的下端固定在泥石流沟沟底,监测站主体采用一体式设计,监测站主体包括空心柱2、声光报警器4、数据采集终端机5、断线报警装置6、太阳能控制器7、蓄电池8、GPRS天线10和保护罩11。空心柱2的下端固定在泥石流沟沟底,空心柱2内设有数据采集终端机5、断线报警装置6、太阳能控制器7和蓄电池8,其中,太阳能控制器7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数据采集终端机5、蓄电池8、断线报警装置6和太阳能电池板3,断线报警装置6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数据采集终端机7和声光报警器4,声光报警器4可根据不同级别的警报发出不同的声光报警信号。断线报警装置6通过三根信号线9固定连接拉线固定桩1。断线报警装置6由断线采集器和多级断线传感器组成。数据采集终端机5与GPRS天线10连接并共同构成低功耗的远程终端单元(英文缩写为RTU)。声光报警器4、GPRS天线10和太阳能电池板3均固定在空心柱2的上端。声光报警器4、GPRS天线10被罩设在保护罩11内,保护罩11采用透明的塑料材质制成,保护罩11固定在空心柱2的顶端。太阳能电池板3为柔性太阳能电池板,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围成一圈后套设于空心柱2的上端,由于空心柱2的上端向上伸出泥石流沟,因此可使太阳能电池板3在360度的范围内接收太阳光。当外界的光线充足时,太阳能控制器7将光电转化后的电能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泥石流预警监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端均固设在泥石流沟沟底的拉线固定桩(1)和空心柱(2),所述空心柱(2)内分别设置有数据采集终端机(5)、断线报警装置(6)、太阳能控制器(7)和蓄电池(8),所述断线报警装置(6)分别连接声光报警器(4)和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机(5),所述太阳能控制器(7)分别连接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断线报警装置(6)、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机(5)以及所述蓄电池(8),所述断线报警装置(6)连接上下间隔设置的多根信号线(9)的一端,多根所述信号线(9)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空心柱(2)后固定连接在所述拉线固定桩(1)上,所述空心柱(2)的上端伸出所述泥石流沟后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泥石流预警监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端均固设在泥石流沟沟底的拉线固定桩(1)和空心柱(2),所述空心柱(2)内分别设置有数据采集终端机(5)、断线报警装置(6)、太阳能控制器(7)和蓄电池(8),所述断线报警装置(6)分别连接声光报警器(4)和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机(5),所述太阳能控制器(7)分别连接太阳能电池板(3)、所述断线报警装置(6)、所述数据采集终端机(5)以及所述蓄电池(8),所述断线报警装置(6)连接上下间隔设置的多根信号线(9)的一端,多根所述信号线(9)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空心柱(2)后固定连接在所述拉线固定桩(1)上,所述空心柱(2)的上端伸出所述泥石流沟后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泥石流预警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柱(2)的侧壁上设有PVC导线槽,所述信号线(9)穿过所述PVC导线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泥石流预警监测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9)的数量为三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福计钱龙田小伟武玉璞朱小龙刘煜沈荣辉翟星赵婕闫国芹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