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球追踪感测器的引脚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89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眼球追踪感测器的引脚固定结构,包括镜片基材、红外LED灯、连接线路和种子层,所述镜片基材上表面固定铺设有连接线路,所述连接线路的端部下表面与镜片基材之间固定设置有种子层,连接线路的端部上表面与红外LED灯下端的引脚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镜片基材的上表面设置一层种子层,并将红外LED灯和连接线路端部通过种子层附着在镜片基材上,大幅度提升了红外LED灯、连接线路和镜片基材的连接强度,避免了红外LED灯和连接线路脱落,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球追踪感测器的引脚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眼球追踪器
,尤其涉及眼球追踪感测器的引脚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眼球跟踪器是一种可以追踪用户眼球的活动并受其控制的技术,眼球跟踪器的工作原理是:眼球追踪器的采集模块放置在镜片上,用户戴上后,向用户发出不可见的红外光,然后利用两个内置照相机搜寻捕获用户眼球的"闪烁"以及眼网膜的反射,以达到追踪眼球的效果。然而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感测器件的引脚和连接线通过压合或粘接的方式附着在基材表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用手触摸容易造成感测器件和连接线的剥落,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牢固的眼球追踪感测器的引脚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用手触摸容易造成感测器件和连接线的剥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眼球追踪感测器的引脚固定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眼球追踪感测器的引脚固定结构,包括镜片基材、红外LED灯、连接线路和种子层,所述镜片基材上表面固定铺设有连接线路,所述连接线路的端部下表面与镜片基材之间固定设置有种子层,连接线路的端部上表面与红外LED灯下端的引脚固定连接。在此基础上,所述种子层由单一金属或多种复合金属构成,种子层的厚度为0.01um-0.2um。在此基础上,所述红外LED灯的数量为若干个,红外LED灯之间通过连接线路串联。在此基础上,所述连接线路为网状结构,所述连接线路由若干条铜线交叉组成,单条铜线的宽度为0.1um-20um。在此基础上,所述红外LED灯呈左右对称分布。在此基础上,所述连接线路沿着镜片基材的边缘圆周分布。在此基础上,所述镜片基材为PI、PET、PMMA、PC、PPSU、PEI中的一种。在此基础上,所述连接线路为方格形网状结构。在此基础上,所述连接线路为放射形网状结构,发射中心为红外LED灯所在位置。在此基础上,所述连接线路为发散的扇形网状结构,发散中心为红外LED灯所在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镜片基材的上表面设置一层种子层,并将红外LED灯和连接线路端部通过种子层附着在镜片基材上,大幅度提升了红外LED灯、连接线路和镜片基材的连接强度,避免了红外LED灯和连接线路脱落,提高了使用寿命;本技术通过将连接线路设置成网状结构,眼球追踪器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发生刮擦,网状结构部分遭受破坏仍能保持各个红外LED灯的导通,提高了眼球追踪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通过将连接线路设置成网状结构,将单一的宽线路分割成若干条细线路,单条铜线0.1um-20um的线宽不会被人眼观测到,增强了人眼观看效果,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感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红外LED灯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三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镜片基材,2、红外LED灯,3、连接线路,4、种子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本技术示意性的示出了一种眼球追踪感测器的引脚固定结构,包括镜片基材1、红外LED灯2、连接线路3和种子层4,所述镜片基材1上表面固定铺设有连接线路3,所述连接线路3的端部下表面与镜片基材1之间固定设置有种子层4,连接线路3的端部上表面与红外LED灯2下端的引脚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种子层4的厚度为0.01um~0.2um;种子层4由单一金属或多种复合金属构成;种子层4通过真空磁控溅射机加工实现,真空磁控溅射机中处于离子状态的惰性气体在磁场控制下将金属靶材金属原子溅射嵌入镜片基材1的表面,与镜片基材1表面融为一体,因而可以显著提高镜片基材1上红外LED灯2和连接线路3的附着强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红外LED灯2的数量为若干个,红外LED灯2之间通过连接线路3串联。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线路3为网状结构,所述连接线路3由若干条铜线组成,单条铜线的宽度为0.1um-20um。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红外LED灯2呈左右对称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线路3沿着镜片基材1的边缘圆周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镜片基材1为PI、PET、PMMA、PC、PPSU、PEI中的一种。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线路3为方格形网状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线路3为放射形网状结构,发射中心为红外LED灯2所在位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线路3为发散的扇形网状结构,发散中心为红外LED灯2所在位置。本技术通过在镜片基材1的上表面设置一层种子层4,并将红外LED灯2和连接线路3端部通过种子层4附着在镜片基材1上,大幅度提升了红外LED灯2、连接线路3和镜片基材1的连接强度,避免了红外LED灯2和连接线路3脱落,提高了使用寿命;本技术通过将连接线路3设置成网状结构,眼球追踪器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发生刮擦,网状结构部分遭受破坏仍能保持各个红外LED灯2的导通,提高了眼球追踪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通过将连接线路3设置成网状结构,将单一的宽线路分割成若干条细线路,单条铜线0.1um-20um的线宽不会被人眼观测到,增强了人眼观看效果,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感受。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球追踪感测器的引脚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片基材(1)、红外LED灯(2)、连接线路(3)和种子层(4),所述镜片基材(1)上表面固定铺设有连接线路(3),所述连接线路(3)的端部下表面与镜片基材(1)之间固定设置有种子层(4),连接线路(3)的端部上表面与红外LED灯(2)下端的引脚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球追踪感测器的引脚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片基材(1)、红外LED灯(2)、连接线路(3)和种子层(4),所述镜片基材(1)上表面固定铺设有连接线路(3),所述连接线路(3)的端部下表面与镜片基材(1)之间固定设置有种子层(4),连接线路(3)的端部上表面与红外LED灯(2)下端的引脚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球追踪感测器的引脚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层(4)由单一金属或多种复合金属构成,种子层(4)的厚度为0.01um-0.2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球追踪感测器的引脚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LED灯(2)的数量为若干个,红外LED灯(2)之间通过连接线路(3)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眼球追踪感测器的引脚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路(3)为网状结构,所述连接线路(3)由若干条铜线交叉组成,单条铜线的宽度为0.1um-20u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水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欣盛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