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热缩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85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光纤热缩管,包括底套管和滑条槽块,所述光纤热缩管的下方安装有底套管,且底套管下方的内部贯穿有第一定位陶瓷棒,所述滑条槽块均位于底套管的左右两侧,所述光纤热缩管的上方安装有盖套管,且盖套管的上方贯穿有第二定位陶瓷棒,所述盖套管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凹槽,且凹槽内部的上方设置有注胶通槽。该光纤热缩管设置有注胶通槽,将透明密封胶注满注胶通槽,使得透明密封胶能够有效的弥补滑条槽块与凹槽之间的间隙,将滑条槽块与凹槽之间得到稳定的连接,以及能够有效的避免外部的水渍或灰尘侵蚀光纤热缩管,使得光纤热缩管能够有效的为光纤提供稳定的储放空间。

Optical fiber heat shrinkable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热缩管
本技术涉及光纤热缩管
,具体为光纤热缩管。
技术介绍
光纤热缩管是单芯光纤热缩保护套管,单芯光纤热缩保护套管主要用于单芯光纤接续的裸纤部分,内管为热熔管,中间衬加强件,外管为透明的热收缩管。加强件一般为不锈钢捧、石英捧或陶瓷捧。光纤是构成光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光信号传输的通道。光纤通常由纤芯、包层和涂覆层构成。纤芯和包层都是高纯度二氧化硅,由于掺杂剂掺杂的比例不一样,使纤芯的折射率比包层的折射率高,且损耗比包层低,因此光能量主要在纤芯内传输,包层为光的传输提供了反射面和光隔离,并起一定的机械保护作用。现有的光纤热缩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很好的为光纤提供便捷拆装的储放空间,以及不能很好的为光纤提供高精度的对接,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光纤热缩管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光纤热缩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光纤热缩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很好的为光纤提供便捷拆装的储放空间,以及不能很好的为光纤提供高精度的对接的,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光纤热缩管,包括底套管和滑条槽块,所述光纤热缩管的下方安装有底套管,且底套管下方的内部贯穿有第一定位陶瓷棒,所述滑条槽块均位于底套管的左右两侧,所述光纤热缩管的上方安装有盖套管,且盖套管的上方贯穿有第二定位陶瓷棒,所述盖套管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凹槽,且凹槽内部的上方设置有注胶通槽,所述光纤热缩管的内部设置有光纤限位孔,且光纤限位孔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荧光液滑槽。优选的,所述底套管与滑条槽块之间相连接,且滑条槽块的横截面设置为“T”字形结构,并且滑条槽块之间关于底套管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底套管通过滑条槽块和凹槽之间的配合与盖套管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底套管与第一定位陶瓷棒之间相连接,所述盖套管与第二定位陶瓷棒之间相连接,且第二定位陶瓷棒平行于第一定位陶瓷棒。优选的,所述滑条槽块的外壁尺寸结构与凹槽的内壁尺寸结构之间相吻合,且滑条槽块贯穿于凹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凹槽与注胶通槽之间相连通,且注胶通槽之间关于盖套管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并且注胶通槽之间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光纤限位孔和荧光液滑槽均沿光纤热缩管的内部均匀分布,且荧光液滑槽的内部呈圆环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设置有滑条槽块和凹槽,底套管通过滑条槽块和凹槽之间的配合与盖套管之间相连接,从而能够有效的限制底套管与盖套管之间的位置,而凹槽的对称分布能够有效的避免滑条槽块产生偏斜,能够有效的提高底套管与盖套管连接的快捷性,从而能够有效的将底套管与盖套管之间形成完整管道,能够有效的为光纤热缩管提供充足的储放空间,以及能够有效的提高光纤热缩管拆装的便利性;2、本技术设置有注胶通槽,将透明密封胶注满注胶通槽,使得透明密封胶能够有效的弥补滑条槽块与凹槽之间的间隙,将滑条槽块与凹槽之间得到稳定的连接,以及能够有效的避免外部的水渍或灰尘侵蚀光纤热缩管,使得光纤热缩管能够有效的为光纤提供稳定的储放空间;3、本技术设置有光纤限位孔和荧光液滑槽,光纤限位孔的均匀分布能够有效的光纤的放置提供不同的储放位置,以及能够有效的将光纤分离处理,能够有效的避免光纤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影响光纤的运行效果,而荧光液滑槽的内部储放有不同颜色的荧光液,能够有效的为光纤限位孔提供不同位置的标记,能够有效的提高光纤堆积的准确性,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光纤对接高效性,以及能够有效的提示光纤热缩管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套管和盖套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分离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套管;2、第一定位陶瓷棒;3、滑条槽块;4、盖套管;5、凹槽;6、注胶通槽;7、第二定位陶瓷棒;8、光纤热缩管;9、光纤限位孔;10、荧光液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光纤热缩管,包括底套管1和滑条槽块3,光纤热缩管8的下方安装有底套管1,且底套管1下方的内部贯穿有第一定位陶瓷棒2,滑条槽块3均位于底套管1的左右两侧,底套管1与滑条槽块3之间相连接,且滑条槽块3的横截面设置为“T”字形结构,并且滑条槽块3之间关于底套管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光纤热缩管8的上方安装有盖套管4,且盖套管4的上方贯穿有第二定位陶瓷棒7,底套管1通过滑条槽块3和凹槽5之间的配合与盖套管4构成可拆卸结构,且底套管1与第一定位陶瓷棒2之间相连接,盖套管4与第二定位陶瓷棒7之间相连接,且第二定位陶瓷棒7平行于第一定位陶瓷棒2,用户可将滑条槽块3沿凹槽5的中轴线方向推送入凹槽5的内部,使得凹槽5与滑条槽块3之间嵌合连接,而滑条槽块3与底套管1之间相连接,使得底套管1通过滑条槽块3和凹槽5之间的配合与盖套管4之间相连接,从而能够有效的限制底套管1与盖套管4之间的位置,而凹槽5的对称分布能够有效的避免滑条槽块3产生偏斜,能够有效的提高底套管1与盖套管4连接的快捷性,从而能够有效的将底套管1与盖套管4之间形成完整管道,能够有效的为光纤热缩管8提供充足的储放空间,以及能够有效的提高光纤热缩管拆装的便利性,盖套管4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凹槽5,且凹槽5内部的上方设置有注胶通槽6,滑条槽块3的外壁尺寸结构与凹槽5的内壁尺寸结构之间相吻合,且滑条槽块3贯穿于凹槽5的内部,凹槽5与注胶通槽6之间相连通,且注胶通槽6之间关于盖套管4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并且注胶通槽6之间相互平行,用户可将透明密封胶导入至注胶通槽6的内部,直至将透明密封胶注满注胶通槽6,使得透明密封胶能够有效的弥补滑条槽块3与凹槽5之间的间隙,将滑条槽块3与凹槽5之间得到稳定的连接,以及能够有效的避免外部的水渍或灰尘侵蚀光纤热缩管,使得光纤热缩管能够有效的为光纤提供稳定的储放空间;光纤热缩管8的内部设置有光纤限位孔9,且光纤限位孔9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荧光液滑槽10,光纤限位孔9和荧光液滑槽10均沿光纤热缩管8的内部均匀分布,且荧光液滑槽10的内部呈圆环状结构,光纤限位孔9的均匀分布能够有效的光纤的放置提供不同的储放位置,以及能够有效的将光纤分离处理,能够有效的避免光纤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影响光纤的运行效果,而荧光液滑槽10的内部储放有不同颜色的荧光液,能够有效的为光纤限位孔9提供不同位置的标记,能够有效的提高光纤堆积的准确性,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光纤对接高效性,以及能够有效的提示光纤热缩管的位置。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光纤热缩管时,首先,用户可将滑条槽块3沿凹槽5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纤热缩管,包括底套管(1)和滑条槽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热缩管(8)的下方安装有底套管(1),且底套管(1)下方的内部贯穿有第一定位陶瓷棒(2),所述滑条槽块(3)均位于底套管(1)的左右两侧,所述光纤热缩管(8)的上方安装有盖套管(4),且盖套管(4)的上方贯穿有第二定位陶瓷棒(7),所述盖套管(4)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凹槽(5),且凹槽(5)内部的上方设置有注胶通槽(6),所述光纤热缩管(8)的内部设置有光纤限位孔(9),且光纤限位孔(9)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荧光液滑槽(10)。/n

【技术特征摘要】
1.光纤热缩管,包括底套管(1)和滑条槽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热缩管(8)的下方安装有底套管(1),且底套管(1)下方的内部贯穿有第一定位陶瓷棒(2),所述滑条槽块(3)均位于底套管(1)的左右两侧,所述光纤热缩管(8)的上方安装有盖套管(4),且盖套管(4)的上方贯穿有第二定位陶瓷棒(7),所述盖套管(4)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凹槽(5),且凹槽(5)内部的上方设置有注胶通槽(6),所述光纤热缩管(8)的内部设置有光纤限位孔(9),且光纤限位孔(9)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荧光液滑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热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套管(1)与滑条槽块(3)之间相连接,且滑条槽块(3)的横截面设置为“T”字形结构,并且滑条槽块(3)之间关于底套管(1)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热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胜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利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