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力实验架,涉及反力架领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基座、加强柱、边柱、门梁和斜柱;两个所述基座并列分布,两个所述基座的端部分别通过加强柱连接,两个所述边柱的下端垂直固定于所述基座的中部;两个所述边柱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门梁的两端连接;所述并且每一所述边柱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斜柱,所述斜柱的上端与所述边柱的上端连接,所述斜柱的下端连接至所述边柱两侧的所述基座;所述基座、加强柱、边柱、门梁和斜柱均采用工字钢,各所述工字钢采用螺栓将二者连接。能够显著提高整体的强度,同时结构简单,采用螺栓连接,装配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力实验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力实验架,主要涉及反力架领域。
技术介绍
在结构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试验中,反力架是常备装置,能够为试验试件提供外加荷载和约束反力。目前运用最多的反力架,一般由立柱,主梁和加载梁构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及具备操作简单,结构传力简洁等特点。但是传统的反力架系统仍存在以下缺点:结构复杂,装配不便、强度较低、变换不同的尺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反力实验架,能够显著提高整体的强度,同时结构简单,采用螺栓连接,装配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基座、加强柱、边柱、门梁和斜柱;两个所述基座并列分布,两个所述基座的端部分别通过加强柱连接,两个所述边柱的下端垂直固定于所述基座的中部;两个所述边柱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门梁的两端连接;所述并且每一所述边柱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斜柱,所述斜柱的上端与所述边柱的上端连接,所述斜柱的下端连接至所述边柱两侧的所述基座;所述基座、加强柱、边柱、门梁和斜柱均采用工字钢,各所述工字钢采用螺栓将二者连接。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通过基座、加强柱、边柱、门梁和斜柱形成反力架,能够显著提高整体的强度,同时结构简单,采用螺栓连接,装配方便。优选地,所述工字钢腰部横向均布设有若干第一加劲板,所述第一加劲板之间的工字钢均布设有若干连接孔,设置多个连接孔,方便在需要改变尺寸的时候调整连接位置,更加灵活方便,由于设置了较多的连接孔,通过第一加劲板可以弥补提高设置连接孔之后工字钢的强度。优选地,所述基座的工字钢上腿部与所述加强柱的工字钢下腿部采用螺栓固定,通过螺栓将基座和加强柱固定在一起,更加方便拆装。优选地,所述边柱的底部固定有连接底板,所述边柱的工字钢腰部与所述连接底板之间设有第二加劲板,所述连接底板和所述基座的工字钢上腿部采用螺栓固定,通过设置连接底板,提供连接的部位,更方便将边柱和基座连接装配。优选地,所述门梁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连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和所述边柱的工字钢腿部采用螺栓孔固定,通过设置连接侧板,提供连接的部位,更方便将门梁和边柱连接装配。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U型连接板和第二U型连接板;所述边柱的顶部水平设有连接顶板,所述连接顶板的上方与所述边柱的腰部之间设有第三加劲板,所述U型连接板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连接顶板的下表面,所述U型连接板的两翼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斜柱上端的工字钢腿部;所述第二U型连接板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基座的工字钢上腿部,所述第二U型连接板的两翼通过螺栓分别连接至斜柱下端的工字钢腿部,采用第一U型连接板和第二U型连接板,可以更加方便设置斜柱相对边柱、底座的角度。优选地,所述门梁的上方设有吊耳,便于吊装装置。优选地,所述门梁上设有T形滑槽,所述吊耳包括柔性绳、滑块和电磁铁;所述滑块为铁质材质,所述T形滑槽适配有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T形滑槽的一端端部之间通过拉簧连接,所述T形滑槽的另一端设有通电后可吸附所述滑块的电磁铁,并且所述T形滑槽的另一端与滑块之间通过所述柔性绳连接,在所述拉簧未收外力作用时,该拉簧拉动所述滑块使柔性绳处于拉伸状态,柔性绳处于拉伸状态可以紧贴在门梁上,避免出现突出,此时可以更加方便进行门梁外部的安装,当需要吊耳的时候,启动电磁铁,电磁铁客服拉簧的拉力,将滑块吸附,柔性绳隆起,此时可以顺利使用柔性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其中两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没有斜柱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没有斜柱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门梁1、边柱2、基座3、加强柱4、斜柱5、柔性绳6、滑块7、电磁铁8、T形滑槽9、拉簧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基座3、加强柱4、边柱2、门梁1和斜柱5;两个所述基座3并列分布,两个所述基座3的端部分别通过加强柱4连接,两个所述边柱2的下端垂直固定于所述基座3的中部;两个所述边柱2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门梁1的两端连接;所述并且每一所述边柱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斜柱5,所述斜柱5的上端与所述边柱2的上端连接,所述斜柱5的下端连接至所述边柱2两侧的所述基座3;所述基座3、加强柱4、边柱2、门梁1和斜柱5均采用工字钢,各所述工字钢采用螺栓将二者连接。所述工字钢腰部横向均布设有若干第一加劲板,所述第一加劲板之间的工字钢均布设有若干连接孔,设置多个连接孔,方便在需要改变尺寸的时候调整连接位置,更加灵活方便,由于设置了较多的连接孔,通过第一加劲板可以弥补提高设置连接孔之后工字钢的强度。所述基座3的工字钢上腿部与所述加强柱4的工字钢下腿部采用螺栓固定,通过螺栓将基座3和加强柱4固定在一起,更加方便拆装。所述边柱2的底部固定有连接底板,所述边柱2的工字钢腰部与所述连接底板之间设有第二加劲板,所述连接底板和所述基座3的工字钢上腿部采用螺栓固定,通过设置连接底板,提供连接的部位,更方便将边柱2和基座3连接装配。所述门梁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连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和所述边柱2的工字钢腿部采用螺栓孔固定,通过设置连接侧板,提供连接的部位,更方便将门梁1和边柱2连接装配。还包括有第一U型连接板和第二U型连接板;=所述边柱2的顶部水平设有连接顶板,所述连接顶板的上方与所述边柱2的腰部之间设有第三加劲板,所述U型连接板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连接顶板的下表面,所述U型连接板的两翼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斜柱5上端的工字钢腿部;所述第二U型连接板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基座3的工字钢上腿部,所述第二U型连接板的两翼通过螺栓分别连接至斜柱5下端的工字钢腿部,采用第一U型连接板和第二U型连接板,可以更加方便设置斜柱5相对边柱2、底座的角度。所述门梁1的上方设有吊耳,便于吊装装置。本方案通过基座3、加强柱4、边柱2、门梁1和斜柱5形成反力架,能够显著提高整体的强度,同时结构简单,采用螺栓连接,装配方便。实施例2所述门梁1上设有T形滑槽9,所述吊耳包括柔性绳6、滑块7和电磁铁8;所述滑块7为铁质材质,所述T形滑槽9适配有所述滑块7,所述滑块7与所述T形滑槽9的一端端部之间通过拉簧10连接,所述T形滑槽9的另一端设有通电后可吸附所述滑块7的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力实验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加强柱、边柱、门梁和斜柱;/n两个所述基座并列分布,两个所述基座的端部分别通过加强柱连接,两个所述边柱的下端垂直固定于所述基座的中部;两个所述边柱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门梁的两端连接;并且每一所述边柱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斜柱,所述斜柱的上端与所述边柱的上端连接,所述斜柱的下端连接至所述边柱两侧的所述基座;/n所述基座、加强柱、边柱、门梁和斜柱均采用工字钢,各所述工字钢采用螺栓将二者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力实验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加强柱、边柱、门梁和斜柱;
两个所述基座并列分布,两个所述基座的端部分别通过加强柱连接,两个所述边柱的下端垂直固定于所述基座的中部;两个所述边柱的顶端分别与所述门梁的两端连接;并且每一所述边柱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斜柱,所述斜柱的上端与所述边柱的上端连接,所述斜柱的下端连接至所述边柱两侧的所述基座;
所述基座、加强柱、边柱、门梁和斜柱均采用工字钢,各所述工字钢采用螺栓将二者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力实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腰部横向均布设有若干第一加劲板,所述第一加劲板之间的工字钢均布设有若干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力实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工字钢上腿部与所述加强柱的工字钢下腿部采用螺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力实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柱的底部固定有连接底板,所述边柱的工字钢腰部与所述连接底板之间设有第二加劲板,所述连接底板和所述基座的工字钢上腿部采用螺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力实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梁的两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靖博,李根,刘险峰,李德奎,王洪,彭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永悦汇管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