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72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拟器,包括有金属外壳,金属外壳顶部设置有过线孔,过线孔上安装有连接器,金属外壳内安装有光源组件,金属外壳为长方体构造,金属外壳的一端设置有铜板,铜板上安装有散射组件,铜板内侧贴合有加热组件与热电偶,铜板正面涂有黑漆,金属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反射组件。由此,由于不同成像系统能接受的辐照度上下限不同,因此卤钨灯泡功率和铜板温度可调,能让本模拟器可应用于不同的成像系统。该模拟器的复合光源的发光面在同一垂直面上且位置接近,可以同时向同方向发射光束,方便观测。该模拟器经测试可以连续运行24小时以上,期间各波段辐射功率无明显下滑,可以应用于验证成像系统的连续工作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宽光谱目标模拟器,尤其涉及一种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拟器。
技术介绍
常规的宽光谱目标模拟器,主要应用于多通道红外相机或红外成像光谱仪的测试。多通道红外相机或红外成像光谱仪在初期测试时,需要用到宽光谱光源验证其运行状况。宽光谱光源要求光谱宽度足够大,即光谱覆盖性和连续性好,同时能量充分且可调,输出稳定且均匀。但是,对各波长段的能量大小没有具体要求,也不要求各波长段的能量大小要均衡。多通道红外相机或红外成像光谱仪的测试对光源的波段范围一般要求在400nm-14000nm,即覆盖可见光波段和能通过大气的短波、中波、长波红外波段。由于光谱覆盖范围要求较宽,这种光源通常要由多种光源复合组成,以满足光谱覆盖性和连续性的要求。光源选择、拼接方式和发光面形状是这种光源的主要区分点。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宽光谱光源波长上限一般在5000nm以下,红外光源则一般波长下限在1000nm,不会覆盖可见光部分。它们均无法满足400nm-14000nm的光谱覆盖要求。且大部分复合宽光谱光源只能在几种光源间进行切换,而无法实现同时使用。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拟器,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拟器。本技术的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拟器,包括有金属外壳,其中:所述金属外壳顶部设置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上安装有连接器,所述金属外壳内安装有光源组件,所述金属外壳为长方体构造,所述金属外壳的一端设置有铜板,所述铜板上安装有散射组件,所述铜板内侧贴合有加热组件与热电偶,所述铜板正面涂有黑漆,所述金属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反射组件。进一步地,上述的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拟器,其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有灯座,所述灯座上安装有卤钨灯泡,所述灯座的顶端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卤钨灯泡安装在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槽上开设有导线接口,所述导线接口上连接有若干导线。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拟器,其中,所述散射组件为磨砂玻璃散射片,所述磨砂玻璃散射片安装在铜板的中央。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拟器,其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有加热线,所述加热线为电阻丝,所述电阻丝呈U型环绕,所述电阻丝外包裹有硅橡胶。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拟器,其中,所述反射组件包括有盖板,所述盖板设上开设有反射孔,所述反射孔内安装有反射镜,所述反射镜为凹球面反射镜,所述凹球面反射镜的一面设置有镀膜层,所述凹球面反射镜的反射面朝内安装。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拟器,其中,所述金属外壳的顶端设置有把手。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不同成像系统能接受的辐照度上下限不同,因此卤钨灯泡功率和铜板温度可调,能让本模拟器可应用于不同的成像系统。2、该模拟器的复合光源的发光面在同一垂直面上且位置接近,可以同时向同方向发射光束,方便观测。该模拟器经测试可以连续运行24小时以上,期间各波段辐射功率无明显下滑,可以应用于验证成像系统的连续工作能力。3、使用多通道红外相机实测该目标模拟器,显示其在从可见光到长波红外的各个通道均有响应,即光谱覆盖性和连续性良好。经调节后,各通道响应数值度均在可用范围内,且均有光强空间分布较均匀的区域。4、由封闭的外壳和外置的直流电源和温控器组成,整体重量不大,拆卸简单,方便运输。5、配合机械装置可以随意调整它的空间位置和发光角度,以满足实际需要。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拟器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拟器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金属外壳2连接器3铜板4灯座5卤钨灯泡6导线7磨砂玻璃散射片8硅橡胶9盖板10反射镜11把手12热电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的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拟器,包括有金属外壳1,其可优选为铝合金外壳,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金属外壳1顶部设置有过线孔,过线孔上安装有连接器2,便于后续连接外置温控器和直流电源,本技术在金属外壳1内安装有光源组件。具体来说,采用的金属外壳1为长方体构造,金属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铜板3,铜板3上安装有散射组件,满足使用期间的散射需要。同时,在铜板3内侧贴合有加热组件与热电偶12。这样,能够对铜板3进行加热,且可以实时测量铜板3的表面温度。并且,在铜板3正面涂有黑漆,使其发射率达到0.95以上,接近于黑体。再者,为了拥有较佳的反射效果,金属外壳1的另一端设置有反射组件。由此,在使用期间,卤钨灯泡5为可见光光源,加热后的涂黑漆铜板3为红外光源。结合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采用的光源组件包括有灯座4,可以实现稳定的定位安装,且确保照射光线的光路符合后续的使用需要。同时,在灯座4上安装有卤钨灯泡5。具体来说,本技术在灯座4的顶端设置有定位槽,卤钨灯泡5安装在定位槽内,定位槽上开设有导线6接口,导线6接口上连接有若干导线6,便于实现供能与控制。并且,考虑到内部拥有热源,部分导线6可以用隔热胶带进行处理。进一步来看,散射组件为磨砂玻璃散射片7,磨砂玻璃散射片7安装在铜板3的中央。这样,在实际制造的时候,磨砂玻璃散射片7要求漫散射分布足够宽,因此其玻璃材料要求本身透过率较高,但表面颗粒较大且以双面磨砂为佳,这样有足够的粗糙程度,可以产生大量的漫散射。结合实际实施来看,考虑到红外光源的产生与优化,本技术采用的加热组件包括有加热线(图中未示出)。具体来说,为了实现瞬时加热,加热线为电阻丝。考虑到均匀加热,电阻丝呈U型环绕。同时,在电阻丝外包裹有硅橡胶8。这样,可以在实际使用时将铜板3加热至所需温度。再进一步来看,为了提升光线的反射效果,本技术采用的反射组件包括有盖板9,盖板9设上开设有反射孔,反射孔内安装有反射镜10。安装的时候,反射镜10位于铜板3所在侧面的对侧,焦点位于整个装置中央。具体来说,反射镜10为凹球面反射镜10,在凹球面反射镜10的一面设置有镀膜层。同时,凹球面反射镜10的反射面朝内安装。这样,可以保证反射率在0.9以上。再者,考虑到使用期间的搬运握持便利,在金属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把手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卤钨灯泡5的灯丝位于反射镜10的焦点处。卤钨灯泡5发出的光线一部分会被反射镜10反射至磨砂玻璃散射片7,一部分会直接射向磨砂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拟器,包括有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顶部设置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上安装有连接器,所述金属外壳内安装有光源组件,所述金属外壳为长方体构造,所述金属外壳的一端设置有铜板,所述铜板上安装有散射组件,所述铜板内侧贴合有加热组件与热电偶,所述铜板正面涂有黑漆,所述金属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反射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拟器,包括有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顶部设置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上安装有连接器,所述金属外壳内安装有光源组件,所述金属外壳为长方体构造,所述金属外壳的一端设置有铜板,所述铜板上安装有散射组件,所述铜板内侧贴合有加热组件与热电偶,所述铜板正面涂有黑漆,所述金属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反射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有灯座,所述灯座上安装有卤钨灯泡,所述灯座的顶端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卤钨灯泡安装在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槽上开设有导线接口,所述导线接口上连接有若干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源复合式宽光谱目标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亦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