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变空间高效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667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维变空间高效散热器,包括若干三维变形管,三维变形管设置为扭曲的椭圆管结构,若干三维变形管之间并列排布组成管束,管束的外侧覆盖有散热器壳体,散热器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口水管,散热器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水管,进口水管与出口水管分别与管束的两端相连通,进口水管、三维变形管以及出口水管三者的轴向方向相同设置,散热器壳体远离进口水管一端的上端面开设有进风口,散热器壳体靠近所述进口水管的一端开设有出风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管束的防震能力;极大的减小了流体的流动阻力,增大了该设备的换热功率;同时,可以节约15%‑50%的设备制作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变空间高效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属于热交换的
,具体涉及三维变空间高效散热器。
技术介绍
我国能源需求刚性增长,消费水平居世界前列并仍在快速增长,其中工业能耗约占总能耗的70%,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意义重大。散热器广泛应用在化工、石油、冶金和电力等领域,其性能对提高能效具有显著价值,现有的管式散热器均为横向冲刷设计,横向冲刷的阻力系数较大,且在该结构内两种流体之间相互交错流动,致使传热温差相对较小,换热功率较差。因此,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三维变空间高效散热器,具有较小的流动阻力系数的优点,且换热效率较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维变空间高效散热器,包括若干三维变形管,所述三维变形管设置为扭曲的椭圆管结构,若干所述三维变形管之间并列排布组成管束,所述管束的外侧覆盖有散热器壳体,所述散热器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口水管,所述散热器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水管,所述进口水管与所述出口水管分别与所述管束的两端相连通,所述进口水管、所述三维变形管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变空间高效散热器,其特征是:包括若干三维变形管(21),所述三维变形管(21)设置为扭曲的椭圆管结构,若干所述三维变形管(21)之间并列排布组成管束(2),所述管束(2)的外侧覆盖有散热器壳体(1),所述散热器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口水管(3),所述散热器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水管(4),所述进口水管(3)与所述出口水管(4)分别与所述管束(2)的两端相连通,所述进口水管(3)、所述三维变形管(21)以及所述出口水管(4)三者的轴向方向相同设置,所述散热器壳体(1)远离所述进口水管(3)一端的上端面开设有进风口(81),所述散热器壳体(1)靠近所述进口水管(3)的一端开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变空间高效散热器,其特征是:包括若干三维变形管(21),所述三维变形管(21)设置为扭曲的椭圆管结构,若干所述三维变形管(21)之间并列排布组成管束(2),所述管束(2)的外侧覆盖有散热器壳体(1),所述散热器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口水管(3),所述散热器壳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口水管(4),所述进口水管(3)与所述出口水管(4)分别与所述管束(2)的两端相连通,所述进口水管(3)、所述三维变形管(21)以及所述出口水管(4)三者的轴向方向相同设置,所述散热器壳体(1)远离所述进口水管(3)一端的上端面开设有进风口(81),所述散热器壳体(1)靠近所述进口水管(3)的一端开设有出风口(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变空间高效散热器,其特征是:所述散热器壳体(1)包括至少两组管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冬生叶周莫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