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伟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呼吸科诊断室的空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601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呼吸科诊断室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墙面与换气壳体,换气壳体固定于墙面的侧壁顶部,换气壳体的底部左侧设置有内进气管,换气壳体的顶部右侧设置有外进气管,内进气管与外进气管均与抽风机相连接,换气壳体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出气罩,换气壳体的底部右侧设置有导流罩,导流罩的内腔左侧开设有导流孔,导流罩的内腔右侧开设有雾气流出孔,换气壳体的左右侧壁均设置有保护盖,两组保护盖的外侧壁顶部均固接有抓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单个换气壳体安装与墙面的顶部,完成空气的净化置换,安装使用的成本小,同时也能够便于装置中的各类过滤网的更换与清洗除尘,提高净化灭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呼吸科诊断室的空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处理
,具体为一种用于呼吸科诊断室的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去医院进行诊断的病人或多或少的都会携带一些病菌,尤其对于呼吸科室,呼吸科诊断室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病患来就诊,通常都会含有一些病菌,医务人员以及其他病患都会带来感染的风险,特别是经过空气传播的病菌,很难预防,而且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泛,为了减少诊断室内部病菌滋生导致的交叉感染,有些医院会在呼吸科诊断室中安装空气循环处理装置,对科室的空气进行灭菌处理。目前现有的呼吸科诊断室的空气处理装置都是成对设计的,主要适用一些市立医院或是就诊人数较多的的医院,但是对于一些小型医院或是人数较少的医院来说,安装成对的装置就显得成本太高,同时装置在长期工作后,静电集尘过滤网、光催化up-钛过滤网和除臭催化过滤网上会积聚大量的灰尘,大量的灰尘会导致这些过滤网的净化、灭菌效果减弱,这就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更换,更换成本大。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呼吸科诊断室的空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呼吸科诊断室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墙面与换气壳体,所述换气壳体固定于墙面的侧壁顶部,所述换气壳体的底部左侧设置有内进气管,所述换气壳体的顶部右侧设置有外进气管,且外进气管贯穿墙面伸出外部,所述内进气管与外进气管均与抽风机相连接,所述换气壳体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出气罩,且出气罩伸出墙面的外部,所述出气罩的内腔开设出气孔,且出气孔贯穿换气壳体的内腔顶部,所述换气壳体的底部右侧设置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内腔左侧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罩的内腔右侧开设有雾气流出孔,且雾气流出孔与导流孔均贯穿换气壳体的内腔底部,所述换气壳体的左右侧壁均设置有保护盖,两组所述保护盖的外侧壁顶部均固接有抓手,两组所述保护盖的外侧壁顶部均固接有流光能控制箱,所述换气壳体的内腔左右两侧依次对称设置有等离子放电管、金属网支架、静电集尘过滤网支架、光催化up-钛过滤网支架、除臭催化过滤网支架,且等离子放电管与流光能控制箱相电性连接,所述换气壳体的内腔设置有挡板,所述换气壳体的内腔固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换气壳体的内腔顶部与外部水源向联通,所述进水管与挡板均位于两组除臭催化过滤网支架之间,且进水管位于挡板的右侧,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超声雾化器,且超声雾化器的出气口与雾气流出孔相对应连通,所述换气壳体的内腔底部右侧开设有槽口,两组所述保护盖的左侧壁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杆,且两组连接杆均与槽口相插接。优选的,所述内进气管与导流罩之间的间距为3-5米,这样能够减少内进气管直接将导流罩中的雾气或是净化后的空气吸走,增大了空间的空气循环,从而达到整个空间的空气循环的净化效果。优选的,所述超声雾化器的优选型号为VGR-001,这样能够提高液体的雾化效率,从而快速湿润就诊室。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为硬质材料制成的硬质管,这样能够增加进水管的硬度,从而对超声雾化器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优选的,两组所述保护盖的内侧壁均设置有锥形橡胶塞,这样能够便于保护盖的安装与固定,同时也能提高装置的密闭性能。优选的,所述雾气流出孔以超声雾化器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且雾气流出孔与中轴线的夹角为30°-45°,这样能够增大雾化的范围。优选的,所述金属网支架为一端开口的框架结构,且金属网支架的框架内腔安装有金属网,所述金属网支架、静电集尘过滤网支架、光催化up-钛过滤网支架和除臭催化过滤网支架的结构相同,这样便于这些过滤网的拆卸与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呼吸科诊断室的空气处理装置将单个换气壳体安装与墙面的顶部,完成空气的净化置换,减少了空气处理装置使用的个数,从而适应了小型医院或是就诊人数较少的科室的使用,降低了安装使用的成本,外进气管与内进气管组成一个空气置换机构,将室外的空气净化灭菌后排入到就诊室,将就诊室室内的空气排出,从而达到室内外空气置换的效果,减少了就诊室的空气中的病菌,对就诊人员与医生都起到了保护作用。二、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呼吸科诊断室的空气处理装置可将保护盖整体的拆卸,通过抓手将静电集尘过滤网支架、光催化up-钛过滤网支架和除臭催化过滤网支架抽出,将安装于这些支架中的相对应的过滤网拆卸下来,从而对这些过滤网进行清洗除尘,增大了这些过滤网的更换周期,也提高了这些过滤网的净化效果与使用寿命,同时超声雾化器将液体雾化,通过雾气流出孔将雾化后的液体喷出,从而达到对就诊室环境的湿润,提高了就诊人员或是医生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换气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换气壳体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金属网支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面;2-换气壳体;3-内进气管;4-外进气管;5-出气罩;6-出气孔;7-导流罩;8-导流孔;9-雾气流出孔;10-保护盖;11-抓手;12-流光能控制箱;13-等离子放电管;14-金属网支架;15-静电集尘过滤网支架,16-光催化up-钛过滤网支架;17-除臭催化过滤网支架;18-挡板;19-超声雾化器;20-进水管;21-锥形橡胶塞;22-槽口;23-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呼吸科诊断室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墙面1与换气壳体2,换气壳体2固定于墙面1的侧壁顶部,换气壳体2的底部左侧设置有内进气管3,内进气管3与导流罩7之间的间距为3-5米,这样能够减少内进气管3直接将导流罩7中的雾气或是净化后的空气吸走,增大了空间的空气循环,从而达到整个空间的空气循环的净化效果,换气壳体2的顶部右侧设置有外进气管4,且外进气管4贯穿墙面1伸出外部,内进气管3与外进气管4均与抽风机相连接,换气壳体2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出气罩5,且出气罩5伸出墙面1的外部,出气罩5的内腔开设出气孔6,且出气孔6贯穿换气壳体2的内腔顶部,换气壳体2的底部右侧设置有导流罩7,导流罩7的内腔左侧开设有导流孔8,导流罩7的内腔右侧开设有雾气流出孔9,雾气流出孔9以超声雾化器19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且雾气流出孔9与中轴线的夹角为30°-45°,这样能够增大雾化的范围,且雾气流出孔9与导流孔8均贯穿换气壳体2的内腔底部,换气壳体2的左右侧壁均设置有保护盖10,两组保护盖10的内侧壁均设置有锥形橡胶塞,这样能够便于保护盖10的安装与固定,同时也能提高装置的密闭性能,两组保护盖10的外侧壁顶部均固接有抓手11,两组保护盖10的外侧壁顶部均固接有流光能控制箱12,换气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呼吸科诊断室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墙面(1)与换气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壳体(2)固定于墙面(1)的侧壁顶部,所述换气壳体(2)的底部左侧设置有内进气管(3),所述换气壳体(2)的顶部右侧设置有外进气管(4),且外进气管(4)贯穿墙面(1)伸出外部,所述内进气管(3)与外进气管(4)均与抽风机相连接,所述换气壳体(2)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出气罩(5),且出气罩(5)伸出墙面(1)的外部,所述出气罩(5)的内腔开设出气孔(6),且出气孔(6)贯穿换气壳体(2)的内腔顶部,所述换气壳体(2)的底部右侧设置有导流罩(7),所述导流罩(7)的内腔左侧开设有导流孔(8),所述导流罩(7)的内腔右侧开设有雾气流出孔(9),且雾气流出孔(9)与导流孔(8)均贯穿换气壳体(2)的内腔底部,所述换气壳体(2)的左右侧壁均设置有保护盖(10),两组所述保护盖(10)的外侧壁顶部均固接有抓手(11),两组所述保护盖(10)的外侧壁顶部均固接有流光能控制箱(12),所述换气壳体(2)的内腔左右两侧依次对称设置有等离子放电管(13)、金属网支架(14)、静电集尘过滤网支架(15)、光催化up-钛过滤网支架(16)、除臭催化过滤网支架(17),且等离子放电管(13)与流光能控制箱相电性连接,所述换气壳体(2)的内腔设置有挡板(18),所述换气壳体(2)的内腔固接有进水管(20),且进水管(20)贯穿换气壳体(2)的内腔顶部与外部水源向联通,所述进水管(20)与挡板(18)均位于两组除臭催化过滤网支架(17)之间,且进水管(20)位于挡板(18)的右侧,所述进水管(20)的出水端连接有超声雾化器(19),且超声雾化器(19)的出气口与雾气流出孔(9)相对应连通,所述换气壳体(2)的内腔底部右侧开设有槽口(22),两组所述保护盖(10)的左侧壁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杆(23),且两组连接杆(23)均与槽口(22)相插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呼吸科诊断室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墙面(1)与换气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壳体(2)固定于墙面(1)的侧壁顶部,所述换气壳体(2)的底部左侧设置有内进气管(3),所述换气壳体(2)的顶部右侧设置有外进气管(4),且外进气管(4)贯穿墙面(1)伸出外部,所述内进气管(3)与外进气管(4)均与抽风机相连接,所述换气壳体(2)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出气罩(5),且出气罩(5)伸出墙面(1)的外部,所述出气罩(5)的内腔开设出气孔(6),且出气孔(6)贯穿换气壳体(2)的内腔顶部,所述换气壳体(2)的底部右侧设置有导流罩(7),所述导流罩(7)的内腔左侧开设有导流孔(8),所述导流罩(7)的内腔右侧开设有雾气流出孔(9),且雾气流出孔(9)与导流孔(8)均贯穿换气壳体(2)的内腔底部,所述换气壳体(2)的左右侧壁均设置有保护盖(10),两组所述保护盖(10)的外侧壁顶部均固接有抓手(11),两组所述保护盖(10)的外侧壁顶部均固接有流光能控制箱(12),所述换气壳体(2)的内腔左右两侧依次对称设置有等离子放电管(13)、金属网支架(14)、静电集尘过滤网支架(15)、光催化up-钛过滤网支架(16)、除臭催化过滤网支架(17),且等离子放电管(13)与流光能控制箱相电性连接,所述换气壳体(2)的内腔设置有挡板(18),所述换气壳体(2)的内腔固接有进水管(20),且进水管(20)贯穿换气壳体(2)的内腔顶部与外部水源向联通,所述进水管(20)与挡板(18)均位于两组除臭催化过滤网支架(17)之间,且进水管(20)位于挡板(18)的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