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575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火盖内具有气体通道,火盖还具有外侧壁,外侧壁上设置有沿周向方向排列的大火孔和位于相邻的大火孔之间的小火孔,大火孔和小火孔将气体通道与外部连通。小火孔为贯穿外侧壁的沉头孔,所述沉头孔的沉孔靠近外侧壁的外表面,且沉孔的直径为2.2mm~2.4mm,沉孔的深度为2.5mm~3mm;沉头孔的底孔靠近外侧壁的内表面,且底孔的直径为1.5mm~1.8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小火孔为沉头孔设计,钻头不容易断、易加工,火盖合格率高;另外,由于小火孔为沉头孔,能够起到良好的稳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燃气灶具
,具体地,涉及一种火盖和具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燃气灶具上通常设置两个燃烧器。每个燃烧器包括分火器、连接至分火器的文丘里和盖在分火器上的火盖,并由三者形成混气室。火盖上设置有一圈大火孔和一圈小火孔,大火孔和小火孔均沿着从各自的入口到各自的出口的方向向上倾斜,混气室内的气体从火孔流出并在其表面燃烧。燃烧时,小火孔由于横截面积较小,气体的阻力比较大,因此可以在小火孔表面燃烧,迅速对小火孔周围进行加热。相对于小火孔,大火孔的横截面积较大,气体流出较快,因此燃烧的火焰容易脱离大火孔表面,称为离焰。由于小火的预加热作用,能够将大火孔的火焰拉回到大火孔的表面燃烧。但是,由于现有火盖上的小火孔的孔径较小,从而要求加工钻头细,导致加工过程中,钻头容易断,增加了加工难度;且小火孔由于孔径较小,燃烧速度相对较慢,稳焰效果也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火盖,所述火盖内具有气体通道,所述火盖还具有外侧壁,所述外侧壁上设置有沿周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盖,所述火盖内具有气体通道,所述火盖还具有外侧壁,所述外侧壁上设置有沿周向方向排列的大火孔和位于相邻的大火孔之间的小火孔,所述大火孔和所述小火孔将所述气体通道与外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火孔为贯穿所述外侧壁的沉头孔,所述沉头孔的沉孔靠近所述外侧壁的外表面,且所述沉孔的直径为2.2mm~2.4mm,所述沉孔的深度为2.5mm~3mm;所述沉头孔的底孔靠近所述外侧壁的内表面,且所述底孔的直径为1.5mm~1.8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盖,所述火盖内具有气体通道,所述火盖还具有外侧壁,所述外侧壁上设置有沿周向方向排列的大火孔和位于相邻的大火孔之间的小火孔,所述大火孔和所述小火孔将所述气体通道与外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火孔为贯穿所述外侧壁的沉头孔,所述沉头孔的沉孔靠近所述外侧壁的外表面,且所述沉孔的直径为2.2mm~2.4mm,所述沉孔的深度为2.5mm~3mm;所述沉头孔的底孔靠近所述外侧壁的内表面,且所述底孔的直径为1.5mm~1.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火孔沿着小火孔入口到小火孔出口的方向向上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火孔的中心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为10°~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火孔沿着大火孔入口到大火孔出口的方向向上倾斜,且所述大火孔的中心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ε,ε=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火孔出口环状分布在所述外侧壁的外表面上,且所述大火孔出口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小火孔出口环状分布在所述外侧壁的外表面上,所述小火孔出口的中心在同一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孟君郑烨南楼国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