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塔杆用高温报警螺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41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输电塔杆用高温报警螺栓,包括螺帽与螺杆并在螺帽顶部开设有内嵌的六角孔且螺帽顶部与报警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报警装置为中空结构并通过隔板I、隔板II将其分隔为第一层区、第二层区与第三层区且第三层区侧部设有厚度0.1mm~0.2mm的橡胶层并在橡胶层表面设有若干个橡胶凸起,报警装置的截面形状为六角形且第三层区与六角孔相嵌合,报警装置与螺帽通过第三层区与六角孔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报警装置的第三层区插入六角孔内将报警装置安装在螺帽上,在不影响螺栓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增加了高温报警功能。

High temperature alarm bolt for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tower p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输电塔杆用高温报警螺栓
本技术涉及紧固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输电塔杆用高温报警螺栓。
技术介绍
高压输电塔杆在发生故障时,故障位置的温度会上升,造成危害。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高压输电塔杆设计的高温报警螺栓。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输电塔杆用高温报警螺栓,通过将报警装置的第三层区插入六角孔内将报警装置安装在螺帽上,在不影响螺栓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增加了高温报警功能。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高压输电塔杆用高温报警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螺帽与螺杆并在螺帽顶部开设有内嵌的六角孔且螺帽顶部与报警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报警装置为中空结构并通过隔板I、隔板II将其分隔为第一层区、第二层区与第三层区且第三层区侧部设有厚度0.1mm~0.2mm的橡胶层并在橡胶层表面设有若干个橡胶凸起,报警装置的截面形状为六角形且第三层区与六角孔相嵌合,报警装置与螺帽通过第三层区与六角孔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层区内设有报警灯并在第二层区内设有电池且隔板I、隔板II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穿孔I、穿孔II且第一层区的壳体为红色透明塑料壳体;所述第三层区顶部设有塑料板并在塑料板两侧侧部分别设有左侧金属板、右侧金属板;所述电池通过穿过穿孔I的导线与报警灯连接并通过穿过穿孔II的导线与右侧金属板连接且报警灯通过穿过穿孔I、穿孔II的导线与左侧金属板连接;所述第三层区底部设有底座并在底座顶部设有双层金属板;所述双层金属板由两种热胀冷缩系数不同的金属板组成且下层金属板的热胀冷缩系数大于上层金属板的热胀冷缩系数,双层金属板两端端部分别设有若干个左侧金属杆与右侧金属杆且左侧金属杆、右侧金属杆分别位于左侧金属板、右侧金属板侧部。其中,所述的隔板I、隔板II分别开设有2个穿孔I、穿孔II。其中,所述的橡胶凸起的竖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其中,所述的双层金属板两端端部分别设有2或3个左侧金属杆与右侧金属杆。其中,所述的左侧金属杆、右侧金属杆顶部的触头分别距离左侧金属板、右侧金属板侧部0.4mm~0.6mm。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技术通过将报警装置的第三层区插入六角孔内将报警装置安装在螺帽上,在不影响螺栓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增加了高温报警功能。本技术利用不同热胀冷缩系数的双层金属板进行报警回路的闭合或者断开,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的报警装置进行分区设计,可以防止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并针对性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报警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螺帽、2为螺杆、3为六角孔、4为报警装置、5为第一层区、6为隔板I、7为第二层区、8为隔板II、9为第三层区、10为橡胶层、11为橡胶凸起、12为报警灯、13为穿孔I、14为导线、15为穿孔II、16为电池、17为塑料板、18为左侧金属板、19为右侧金属板、20为底座、21为双层金属板、22为右侧金属杆、23为左侧金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高压输电塔杆用高温报警螺栓,包括螺帽1与螺杆2并在螺帽1顶部开设有内嵌的六角孔3且螺帽1顶部与报警装置4活动连接;报警装置4为中空结构并通过隔板I6、隔板II8将其分隔为第一层区5、第二层区7与第三层区9且第三层区9侧部设有厚度0.1mm~0.2mm的橡胶层10并在橡胶层10表面设有若干个橡胶凸起11,报警装置4的截面形状为六角形且第三层区9与六角孔3相嵌合,报警装置4与螺帽1通过第三层区9与六角孔3活动连接;第一层区5内设有报警灯12并在第二层区7内设有电池16且隔板I6、隔板II8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穿孔I13、穿孔II15且第一层区5的壳体为红色透明塑料壳体;第三层区9顶部设有塑料板17并在塑料板17两侧侧部分别设有左侧金属板18、右侧金属板19;电池16通过穿过穿孔I13的导线14与报警灯12连接并通过穿过穿孔II15的导线14与右侧金属板19连接且报警灯12通过穿过穿孔I13、穿孔II15的导线14与左侧金属板18连接;第三层区9底部设有底座20并在底座20顶部设有双层金属板21;双层金属板21由两种热胀冷缩系数不同的金属板组成且下层金属板的热胀冷缩系数大于上层金属板的热胀冷缩系数,双层金属板21两端端部分别设有若干个左侧金属杆23与右侧金属杆22且左侧金属杆23、右侧金属杆22分别位于左侧金属板18、右侧金属板19侧部。其中,隔板I6、隔板II8分别开设有2个穿孔I13、穿孔II15。橡胶凸起11的竖向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双层金属板21两端端部分别设有2或3个左侧金属杆23与右侧金属杆22。左侧金属杆23、右侧金属杆22顶部的触头分别距离左侧金属板18、右侧金属板19侧部0.4mm~0.6mm。使用时,在需要进行监测的位置安装本技术的高温报警螺栓,通过将报警装置4的第三层区9插入六角孔3内将报警装置4安装在螺帽1上,第三层区9侧部设有厚度0.1mm~0.2mm的橡胶层10并在橡胶层10表面设有若干个橡胶凸起11,便于将第三层区9卡紧在六角孔3内。当高压输电塔杆的温度过高时,第三层区9位于六角孔3内,温度传导快,双层金属板21由两种热胀冷缩系数不同的金属板组成且下层金属板的热胀冷缩系数大于上层金属板的热胀冷缩系数,下层金属板弯曲程度大,带动上层金属板弯曲,进而带动双层金属板21两端端部的左侧金属杆23与右侧金属杆22与左侧金属板18、右侧金属板19侧部靠拢并贴合,使得左侧金属杆23、左侧金属板18、报警灯12、电池16、右侧金属板19、右侧金属杆22与双层金属板21形成回路,给报警灯12供电,报警灯12亮起,在第一层区5红色透明塑料壳体的作用下,闪耀着红色的光芒,进行报警。在高压输电塔杆的温度正常或者不高时,双层金属板21两端端部的左侧金属杆23与右侧金属杆22与左侧金属板18、右侧金属板19侧部为分开状态,使得左侧金属杆23、左侧金属板18、报警灯12、电池16、右侧金属板19、右侧金属杆22与双层金属板21形成断路,无法给报警灯12供电,报警灯12不亮,处于安全状态。本技术的高温报警螺栓采用隔层设计,并在第一层区5设置报警灯12,在第二层区7设置电池16,在第三层区9设置塑料板17与双层金属板21;分区的设置可以防止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并针对性设置。第一层区5的壳体为红色透明塑料壳体,在报警灯12亮起时,发出耀眼的红色光,便于人们发现,起到报警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压输电塔杆用高温报警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螺帽(1)与螺杆(2)并在螺帽(1)顶部开设有内嵌的六角孔(3)且螺帽(1)顶部与报警装置(4)活动连接;所述报警装置(4)为中空结构并通过隔板I(6)、隔板II(8)将其分隔为第一层区(5)、第二层区(7)与第三层区(9)且第三层区(9)侧部设有厚度0.1mm~0.2mm的橡胶层(10)并在橡胶层(10)表面设有若干个橡胶凸起(11),报警装置(4)的截面形状为六角形且第三层区(9)与六角孔(3)相嵌合,报警装置(4)与螺帽(1)通过第三层区(9)与六角孔(3)活动连接;/n所述第一层区(5)内设有报警灯(12)并在第二层区(7)内设有电池(16)且隔板I(6)、隔板II(8)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穿孔I(13)、穿孔II(15)且第一层区(5)的壳体为红色透明塑料壳体;所述第三层区(9)顶部设有塑料板(17)并在塑料板(17)两侧侧部分别设有左侧金属板(18)、右侧金属板(19);所述电池(16)通过穿过穿孔I(13)的导线(14)与报警灯(12)连接并通过穿过穿孔II(15)的导线(14)与右侧金属板(19)连接且报警灯(12)通过穿过穿孔I(13)、穿孔II(15)的导线(14)与左侧金属板(18)连接;/n所述第三层区(9)底部设有底座(20)并在底座(20)顶部设有双层金属板(21);所述双层金属板(21)由两种热胀冷缩系数不同的金属板组成且下层金属板的热胀冷缩系数大于上层金属板的热胀冷缩系数,双层金属板(21)两端端部分别设有若干个左侧金属杆(23)与右侧金属杆(22)且左侧金属杆(23)、右侧金属杆(22)分别位于左侧金属板(18)、右侧金属板(19)侧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输电塔杆用高温报警螺栓,其特征在于:包括螺帽(1)与螺杆(2)并在螺帽(1)顶部开设有内嵌的六角孔(3)且螺帽(1)顶部与报警装置(4)活动连接;所述报警装置(4)为中空结构并通过隔板I(6)、隔板II(8)将其分隔为第一层区(5)、第二层区(7)与第三层区(9)且第三层区(9)侧部设有厚度0.1mm~0.2mm的橡胶层(10)并在橡胶层(10)表面设有若干个橡胶凸起(11),报警装置(4)的截面形状为六角形且第三层区(9)与六角孔(3)相嵌合,报警装置(4)与螺帽(1)通过第三层区(9)与六角孔(3)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层区(5)内设有报警灯(12)并在第二层区(7)内设有电池(16)且隔板I(6)、隔板II(8)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穿孔I(13)、穿孔II(15)且第一层区(5)的壳体为红色透明塑料壳体;所述第三层区(9)顶部设有塑料板(17)并在塑料板(17)两侧侧部分别设有左侧金属板(18)、右侧金属板(19);所述电池(16)通过穿过穿孔I(13)的导线(14)与报警灯(12)连接并通过穿过穿孔II(15)的导线(14)与右侧金属板(19)连接且报警灯(12)通过穿过穿孔I(13)、穿孔II(15)的导线(14)与左侧金属板(18)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广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国强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