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的冷凝水排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5410 阅读:4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热交换器的冷凝水排出装置,属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的收集与清除。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由引导气体的一对集管,在集管之间以所定的宽度和长度安装并把气体从一侧集管引向另一侧的导管,安装在上述导管之间放射热量的翅片构成的热交换器中;在翅片的平面部上形成的百叶的两终端具备不会集聚冷凝水的去掉所定面积的冷凝水集聚防止部构成。因此上述冷凝水集聚防止部防止翅片表面上集聚冷凝水,冷凝水流畅地排出,提高热交换性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的冷凝水收集与清除,更详细是一种热交换器的冷凝水排出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热交换器是使相互不同的两个流体直接或间接接触,从而进行热交换的装置,广泛应用在很多工业领域,特别是在制热、空气调节、动力产生、废热回收及化学工程等方面起主要作用。这样的热交换器使用在空调中,为了提高热传导效率在空气侧形成有表面扩张的翅片,并且热交换当中,潮湿的空气在经过翅片时由供给到导管内的低温冷媒进行热传导。如图1所示,热交换器是由与进口管(未图示)连通,而气体流入到内部的圆筒形第1集管(1),一侧终端与第1集管(1)连通而分配第1集管(1)内部气体的多个扁平导管(2),在各扁平导管(2)之间隔一定间距折曲安装的多个翅片(10),连通导管(2)的另一侧终端经过导管流入的气体通过翅片(10)与外部空气热交换后,重新集聚而被引导的第2集管(3)构成。如图2、图3所示,翅片(10)具备有隔一定间距的锯齿状折曲的折曲部(11),并且在各折曲部(11)之间形成的平面部(12)上有为扩大翅片(10)的传热面积,而用一定的角度折曲的百叶(13)。百叶(13)是在把平面部(12)的中央部以一定的宽度切割后,形成不使冷凝水集聚在平面部(12)的中央的并只向一侧倾斜的百叶中央面(13b),百叶中央面(13b)向下,并且形成有以百叶中央面(13b)为中心的左右两侧面相互对称并向下侧倾斜的百叶面(13a)。如上构成的热交换器是气体流入到第1集管(1)里,流入的气体被引导到各导管(2)内;这时,流经导管(2)的气体通过翅片(10)与流动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且流经导管(2)进行完热交换的气体流入到第2集管(3)后,向热交换器外部移动。热交换器在潮湿的时候使用时,热交换器的导管(2)和翅片(10)上形成霜或者凝结冷凝水,所以为了提高上述热交换器的性能,得使霜或者冷凝水均匀地着床在翅片(10)的表面;并且产生冷凝水时,冷凝水不会停留在翅片(10)的表面上而向下部流畅地排出。但是,现有结构的热交换器在翅片(10)的表面产生冷凝水,并且冷凝水通过在翅片(10)的平面部(12)折曲形成的百叶(13)向下部移动时,因冷凝水凝结在百叶(13)终端部的角落上,故冷凝水因表面张力而不能排出。因此产生热交换性能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产生的冷凝水能流畅地排出,从而提高热交换性能,改变翅片形状的热交换器冷凝水排出装置。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目的,热交换器的冷凝水排出装置,包括由引导气体的一对集管,在集管之间以所定的宽度和长度安装并把气体从一侧集管引向另一侧的导管,安装在导管之间传导热量的翅片;在翅片的平面部上形成的百叶两终端具备有不会集聚冷凝水的并去掉所定面积的冷凝水集聚防止部。所述的冷凝水排出装置,其冷凝水集聚防止部是以终端部的终端面为半圆形所述的冷凝水排出装置,其百叶是以翅片平面部的百叶中央面为中心,只向一侧凸出地折曲。这样设计的本专利技术,翅片的百叶终端部呈半圆形,并且切割与终端部接触的翅片平面部分后,将其去掉而形成冷凝水集聚防止部,而且由冷凝水集聚防止部来降低在现有结构中百叶的终端部上产生的表面张力,因而防止冷凝水集聚,所以使翅片的外周面接触的外部空气的流动顺畅,故有热交换性能提高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普及型热交换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扩大部分的结构图。图3是图1中翅片部分剖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导管和翅片的平面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冷凝水排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热交换器一部分的平面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热交换器“A-A”部分的剖面示意图。以下是对于图主要部分符号的说明1第1集管 2 导管3第2集管 110 翅片111 折曲部112 平面部113 百叶 113a 百叶面113b 百叶中央面113c 终端部113d 终端面114 冷凝水集聚防止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5-7所示,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由与进口管(未图示)连通而气体流入到内部的圆筒形第1集管(1),一侧终端与第1集管(1)连通而分配第1集管(1)内部气体的多个导管(2),在各导管(2)之间隔一定间距折曲安装的多个翅片(110),连通导管(2)的另一侧终端并经过导管流入的气体通过翅片(110)与外部空气热交换后重新集聚而被引导的第2集管(3)构成。上述翅片(110)具备有隔一定间距的锯齿状折曲的折曲部(111),并且在各折曲部(111)之间形成的平面部(112)上,有为扩大翅片(110)的传热面积而用一定的角度折曲的百叶(113)。百叶(113)是在把平面部(112)的中央以一定的宽度切割后,形成为不使冷凝水集聚在平面部(112)中央,并只向一侧倾斜的百叶中央面(113b);在平面部(112)上形成有以百叶中央面(113b)为中心左右两侧面相互对称并向下侧倾斜的百叶面(113a)。而且,为不让冷凝水集聚,翅片(110)上形成的百叶(113)的两终端部上形成有去掉所定面积的冷凝水集聚防止部(114);冷凝水集聚防止部(114)是以终端部(113c)的终端面(113d)为半圆形,并且切割掉与终端部(113c)接触的翅片(110)平面部(112)的部分后形成。如同上述构成的热交换器是气体流入到第1集管(1)里,流入的气体分配引导至各导管(2)内;这时,流经导管(2)的气体通过翅片(10)与流动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且流经导管(2)进行完热交换的气体流入到第2集管(3)后,向热交换器外部移动。这时,导管(2)和翅片(110)的表面凝结冷凝水,并且冷凝水沿着翅片(110)的外周面因重力向下侧移动,而且冷凝水贯通平面部上形成的百叶(113)向下流动。现有结构中,在产生表面张力而凝结冷凝水的部位上,设置有冷凝水集聚防止部(114),故防止冷凝水因表面张力而凝结,因此能使冷凝水流畅地向下侧排出。这样,热交换器的冷凝水排出装置在与翅片(110)的百叶(113)终端面上接触的平面部(112)上形成有冷凝水集聚防止部(114),防止冷凝水因表面张力集聚在百叶(113)的终端部上。因此冷凝水能向热交换器的下侧流畅地排出,故此防止热交换能力下降。权利要求1.一种热交换器的冷凝水排出装置,在包括由引导气体的一对集管,在集管之间以所定的宽度和长度安装并把气体从一侧集管引向另一侧的导管,安装在导管之间传导热量的翅片,其特征在于在翅片的平面部上形成的百叶两终端具备有不会集聚冷凝水的并去掉所定面积的冷凝水集聚防止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凝水集聚防止部是以终端部的终端面为半圆形,并且切除与终端部接触的翅片平面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百叶是以翅片平面部的百叶中央面为中心,只向一侧凸出地折曲。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热交换器的冷凝水排出装置,属于制冷设备的冷凝水的收集与清除。本专利技术包括由引导气体的一对集管,在集管之间以所定的宽度和长度安装并把气体从一侧集管引向另一侧的导管,安装在上述导管之间放射热量的翅片构成的热交换器中;在翅片的平面部上形成的百叶的两终端具备不会集聚冷凝水的去掉所定面积的冷凝水集聚防止部构成。因此上述冷凝水集聚防止部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的冷凝水排出装置,在包括由引导气体的一对集管,在集管之间以所定的宽度和长度安装并把气体从一侧集管引向另一侧的导管,安装在导管之间传导热量的翅片,其特征在于在翅片的平面部上形成的百叶两终端具备有不会集聚冷凝水的并去掉所定面积的冷凝水集聚防止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基高喆洙史容撤长东延吴世允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