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395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输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其防止蜗壳结构堵塞,提高实用性;包括壳体、多组第一螺栓、转轴、涡轮框架和三组防堵装置,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开口,壳体顶端开口与壳体的腔室相通,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法兰盘,多组第一螺栓的顶端螺装穿过法兰盘,转轴的输出端可转动安装在壳体的腔室内,转轴的输入端与外界电机输出端连接,涡轮框架固定安装在转轴的输出端上,涡轮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涡轮叶片,三组防堵装置呈圆周陈列固定安装在涡轮框架的圆周外壁上,其中每组防堵装置还包括套管、底座、弹簧、顶板、多组第二螺栓、活动杆和连接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输送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
技术介绍
在水利输送中蜗壳结构水泵应用十分广泛,现有的蜗壳结构水泵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因为水质较浑浊导致水中泥沙堆积蜗壳内壁导致水泵堵塞,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蜗壳结构堵塞,提高实用性的防堵塞式蜗壳结构。本技术的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包括壳体、多组第一螺栓、转轴、涡轮框架和三组防堵装置,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开口,壳体顶端开口与壳体的腔室相通,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法兰盘,多组第一螺栓的顶端螺装穿过法兰盘,转轴的输出端可转动安装在壳体的腔室内,转轴的输入端与外界电机输出端连接,涡轮框架固定安装在转轴的输出端上,涡轮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涡轮叶片,三组防堵装置呈圆周陈列固定安装在涡轮框架的圆周外壁上,其中每组防堵装置还包括套管、底座、弹簧、顶板、多组第二螺栓、活动杆和连接杆,套管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涡轮框架的圆周外壁上,套管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套管的顶端设置有开口,套管顶端开口与套管的腔室相通,顶板通过多组第二螺栓固定安装在套管的顶端,顶板的顶端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与套管的腔室相通,底座固定安装在套管腔室的底端,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活动杆的底端穿过通孔伸入至套管的腔室内,弹簧的顶端与活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活动杆的顶端与连接杆的底部连接,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刮板。本技术的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活动杆的顶端设置有连接螺纹孔,连接杆的圆周外壁底部设置有螺纹,连接杆的底端螺装插入至连接螺纹孔内。本技术的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还包括防退螺母,防退螺母螺装套设在连接杆上,防退螺母的底端与活动杆的顶端贴紧。本技术的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还包括挡板和多组第三螺栓,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维修口,维修口与壳体的腔室相通,挡板覆盖在维修口上,挡板顶端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凸台,多组第三螺栓穿过凸台将挡板固定安装在壳体上。本技术的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挡板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嵌设在维修口内。本技术的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第一螺栓采用自带垫片螺栓。本技术的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涡轮叶片工作时为顺时针转动。本技术的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刮板采用硬度较低的铝合金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涡轮框架上安装三组防堵装置,使涡轮叶片在工作时带动三组防堵装置沿转轴轴线旋转,当用户需要清洁壳体的腔室内壁时,加速转轴的输入,使涡轮叶片转速加大,从而使防堵装置的转速加大,使连接杆与活动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的弹簧拉力使刮板的顶端接触至壳体的腔室内壁,并在刮板旋转过程中将壳体腔室内壁上的淤泥刮落,减少淤泥越积越多最终堵塞蜗壳结构的情况发生,防止蜗壳结构堵塞,提高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防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连接杆与活动杆等结构连接的示意图;图4是挡板与壳体等结构连接的示意图;图5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壳体;2、法兰盘;3、第一螺栓;4、转轴;5、涡轮框架;6、涡轮叶片;7、防堵装置;8、套管;9、底座;10、弹簧;11、顶板;12、通孔;13、第二螺栓;14、活动杆;15、连接杆;16、刮板;17、连接螺纹孔;18、防退螺母;19、维修口;20、挡板;21、凸台;22、第三螺栓;23、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包括壳体1、多组第一螺栓3、转轴4、涡轮框架5和三组防堵装置7,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开口,壳体1顶端开口与壳体1的腔室相通,壳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法兰盘2,多组第一螺栓3的顶端螺装穿过法兰盘2,转轴4的输出端可转动安装在壳体1的腔室内,转轴4的输入端与外界电机输出端连接,涡轮框架5固定安装在转轴4的输出端上,涡轮框架5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涡轮叶片6,三组防堵装置7呈圆周陈列固定安装在涡轮框架5的圆周外壁上,其中每组防堵装置7还包括套管8、底座9、弹簧10、顶板11、多组第二螺栓13、活动杆14和连接杆15,套管8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涡轮框架5的圆周外壁上,套管8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套管8的顶端设置有开口,套管8顶端开口与套管8的腔室相通,顶板11通过多组第二螺栓13固定安装在套管8的顶端,顶板11的顶端中部设置有通孔12,通孔12与套管8的腔室相通,底座9固定安装在套管8腔室的底端,弹簧10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9上,活动杆14的底端穿过通孔12伸入至套管8的腔室内,弹簧10的顶端与活动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活动杆14的顶端与连接杆15的底部连接,连接杆15的顶端设置有刮板16;通过在涡轮框架5上安装三组防堵装置7,使涡轮叶片6在工作时带动三组防堵装置7沿转轴4轴线旋转,当用户需要清洁壳体1的腔室内壁时,加速转轴4的输入,使涡轮叶片6转速加大,从而使防堵装置7的转速加大,使连接杆15与活动杆14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10的弹簧拉力使刮板16的顶端接触至壳体1的腔室内壁,并在刮板16旋转过程中将壳体1腔室内壁上的淤泥刮落,减少淤泥越积越多最终堵塞蜗壳结构的情况发生,防止蜗壳结构堵塞,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活动杆14的顶端设置有连接螺纹孔17,连接杆15的圆周外壁底部设置有螺纹,连接杆15的底端螺装插入至连接螺纹孔17内;通过设置活动杆14与连接杆15螺装连接,便于用户拆装连接杆15,提高便利性。本技术的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还包括防退螺母18,防退螺母18螺装套设在连接杆15上,防退螺母18的底端与活动杆14的顶端贴紧;通过安装防退螺母18减少在工作过程中连接杆15与活动杆14之间发生脱落的情况,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还包括挡板20和多组第三螺栓22,壳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维修口19,维修口19与壳体1的腔室相通,挡板20覆盖在维修口19上,挡板20顶端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凸台21,多组第三螺栓22穿过凸台21将挡板20固定安装在壳体1上;通过设置维修口19和安装挡板20,便于用户维修壳体1腔室内部等结构,提高便利性。本技术的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挡板20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垫23,密封垫23嵌设在维修口19内;通过设置密封垫23,增加挡板20与壳体1连接的密封性,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第一螺栓3采用自带垫片螺栓;第一螺栓3通过采用自带垫片螺栓,增加法兰盘2与外界连接的连接强度,提高稳定性。本技术的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涡轮叶片6工作时为顺时针转动;减少防堵装置7逆时针转转动时碰撞壳体1拐角的情况发生,提高安全性。本技术的一种防堵塞式蜗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多组第一螺栓(3)、转轴(4)、涡轮框架(5)和三组防堵装置(7),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开口,壳体(1)顶端开口与壳体(1)的腔室相通,壳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法兰盘(2),多组第一螺栓(3)的顶端螺装穿过法兰盘(2),转轴(4)的输出端可转动安装在壳体(1)的腔室内,转轴(4)的输入端与外界电机输出端连接,涡轮框架(5)固定安装在转轴(4)的输出端上,涡轮框架(5)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涡轮叶片(6),三组防堵装置(7)呈圆周陈列固定安装在涡轮框架(5)的圆周外壁上,其中每组防堵装置(7)还包括套管(8)、底座(9)、弹簧(10)、顶板(11)、多组第二螺栓(13)、活动杆(14)和连接杆(15),套管(8)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涡轮框架(5)的圆周外壁上,套管(8)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套管(8)的顶端设置有开口,套管(8)顶端开口与套管(8)的腔室相通,顶板(11)通过多组第二螺栓(13)固定安装在套管(8)的顶端,顶板(11)的顶端中部设置有通孔(12),通孔(12)与套管(8)的腔室相通,底座(9)固定安装在套管(8)腔室的底端,弹簧(10)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9)上,活动杆(14)的底端穿过通孔(12)伸入至套管(8)的腔室内,弹簧(10)的顶端与活动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活动杆(14)的顶端与连接杆(15)的底部连接,连接杆(15)的顶端设置有刮板(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式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多组第一螺栓(3)、转轴(4)、涡轮框架(5)和三组防堵装置(7),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开口,壳体(1)顶端开口与壳体(1)的腔室相通,壳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法兰盘(2),多组第一螺栓(3)的顶端螺装穿过法兰盘(2),转轴(4)的输出端可转动安装在壳体(1)的腔室内,转轴(4)的输入端与外界电机输出端连接,涡轮框架(5)固定安装在转轴(4)的输出端上,涡轮框架(5)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涡轮叶片(6),三组防堵装置(7)呈圆周陈列固定安装在涡轮框架(5)的圆周外壁上,其中每组防堵装置(7)还包括套管(8)、底座(9)、弹簧(10)、顶板(11)、多组第二螺栓(13)、活动杆(14)和连接杆(15),套管(8)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涡轮框架(5)的圆周外壁上,套管(8)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套管(8)的顶端设置有开口,套管(8)顶端开口与套管(8)的腔室相通,顶板(11)通过多组第二螺栓(13)固定安装在套管(8)的顶端,顶板(11)的顶端中部设置有通孔(12),通孔(12)与套管(8)的腔室相通,底座(9)固定安装在套管(8)腔室的底端,弹簧(10)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9)上,活动杆(14)的底端穿过通孔(12)伸入至套管(8)的腔室内,弹簧(10)的顶端与活动杆(14)的底端固定连接,活动杆(14)的顶端与连接杆(15)的底部连接,连接杆(15)的顶端设置有刮板(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盈元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