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结构、压缩机和制冷制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383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结构、压缩机及制冷制热设备,泵体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气缸、隔板和第二气缸,泵体结构还具有连通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且穿过隔板设置的吸气通道,吸气通道还连通有用于降噪的共鸣结构,共鸣结构包括设于隔板和第二气缸结合处的共鸣空腔以及连通共鸣空腔和吸气通道的共鸣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泵体结构、压缩机及制冷制热设备,吸气通道连通共鸣结构,共鸣结构包括共鸣空腔和共鸣通道,共鸣通道连通共鸣空腔和吸气通道。共鸣结构相当于一个声学滤波器,共鸣结构自身具有固有频率,将固有频率的频段设计为与噪声的主要频段相近的频段,与该固定频率相近的噪音在共鸣空腔来回振荡消散,以过滤大部分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体结构、压缩机和制冷制热设备
本技术属于压缩机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泵体结构、压缩机和制冷制热设备。
技术介绍
压缩机为空调、冰箱等制冷制热设备中的核心部件,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压缩机在排气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噪音,而噪音是影响空调、冰箱等家电设备舒适性的重要因素。目前,降低压缩机的排气噪音主要通过优化消声器来实现,然而受到压缩机内部空间的限制,现有的消音器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消音器消音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泵体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气缸、隔板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用于连接储液器,所述泵体结构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且穿过所述隔板设置的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还连通有用于降噪的共鸣结构,所述共鸣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气缸结合处的共鸣空腔以及连通所述共鸣空腔和所述吸气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气缸、隔板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用于连接储液器,所述泵体结构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且穿过所述隔板设置的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还连通有用于降噪的共鸣结构,所述共鸣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气缸结合处的共鸣空腔以及连通所述共鸣空腔和所述吸气通道的共鸣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气缸、隔板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用于连接储液器,所述泵体结构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且穿过所述隔板设置的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还连通有用于降噪的共鸣结构,所述共鸣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气缸结合处的共鸣空腔以及连通所述共鸣空腔和所述吸气通道的共鸣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空腔包括设于所述隔板的第一腔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正对连通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空腔为设于所述隔板的第一腔体,所述共鸣通道设于所述第二气缸的面向所述隔板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为通孔状,所述第一腔体的两端均贯穿所述隔板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腔体为凹槽状,且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一端设于所述隔板面向所述第二气缸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延伸至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鹏宋鹏杰麦应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