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头热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335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头热钻机,其通过对钻机周围的灰尘进行吸收除尘处理,可有效防止灰尘对工作区域环境造成破坏,防止灰尘对热钻机内装置造成破坏,保证钻机正常运行,延长钻机的使用寿命,同时防止灰尘对人体造成伤害,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包括平台、两组移动装置、控制装置、钻杆支架、动力装置和钻杆,平台的底端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两组移动装置的顶端可转动连接,平台的顶端与控制装置的底端连接,钻杆支架位于控制装置的左方;还包括吸尘盒、两组连接杆、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过滤仓、第一电机、第一转轴、减速器、第二转轴、滤筒和支撑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头热钻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头热钻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多头热钻机是一种用于钻孔的辅助装置,其在机械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多头热钻机包括平台、两组移动装置、控制装置、钻杆支架、动力装置和钻杆,平台的底端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两组移动装置的顶端可转动连接,平台的顶端与控制装置的底端连接,钻杆支架位于控制装置的左方,钻杆支架的底端右侧与平台的顶端左侧连接,动力装置的底端与钻杆支架的顶端连接,钻杆的底端穿过动力装置左侧和钻杆支架的左侧并伸出至钻杆支架的下方,钻杆的底端设置有钻头;现有的多头热钻机使用时,首先通过两组移动装置将热钻机移动至工作区域,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打开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带动钻杆转动并推动钻杆向下移动,钻杆带动钻杆底端钻头转动推动钻头向下移动,钻头对工作区域进行打孔作业即可;现有的多头热钻机使用中发现,在对工作区域进行钻孔作业时,钻头周围容易产生较多灰尘,灰尘容易混入空气中并对工作区域环境造成破坏,灰尘沉积在热钻机上容易对热钻机内运行的设备造成影响,容易导致热钻机损坏,使热钻机使用寿命降低,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头热钻机,包括平台(1)、两组移动装置(2)、控制装置(3)、钻杆支架(4)、动力装置(5)和钻杆(6),平台(1)的底端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两组移动装置(2)的顶端可转动连接,平台(1)的顶端与控制装置(3)的底端连接,钻杆支架(4)位于控制装置(3)的左方,钻杆支架(4)的底端右侧与平台(1)的顶端左侧连接,动力装置(5)的底端与钻杆支架(4)的顶端连接,钻杆(6)的底端穿过动力装置(5)左侧和钻杆支架(4)的左侧并伸出至钻杆支架(4)的下方,钻杆(6)的底端设置有钻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尘盒(7)、两组连接杆(8)、第一导气管(9)、第二导气管(10)、过滤仓(11)、第一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头热钻机,包括平台(1)、两组移动装置(2)、控制装置(3)、钻杆支架(4)、动力装置(5)和钻杆(6),平台(1)的底端前侧和后侧分别与两组移动装置(2)的顶端可转动连接,平台(1)的顶端与控制装置(3)的底端连接,钻杆支架(4)位于控制装置(3)的左方,钻杆支架(4)的底端右侧与平台(1)的顶端左侧连接,动力装置(5)的底端与钻杆支架(4)的顶端连接,钻杆(6)的底端穿过动力装置(5)左侧和钻杆支架(4)的左侧并伸出至钻杆支架(4)的下方,钻杆(6)的底端设置有钻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尘盒(7)、两组连接杆(8)、第一导气管(9)、第二导气管(10)、过滤仓(11)、第一电机(12)、第一转轴(13)、减速器(14)、第二转轴(15)、滤筒(16)和支撑板(17),吸尘盒(7)的形状为圆环形,吸尘盒(7)的底端圆环位置连通设置有吸尘口,两组连接杆(8)的底端分别安装在吸尘盒(7)的顶端左侧和右侧,两组连接杆(8)的顶端分别安装在钻杆支架(4)的左端下侧和底端右侧,第一导气管(9)的下侧输入端与吸尘口的右端上侧连通,第一导气管(9)的上侧输出端连通设置有沉淀装置,沉淀装置的底端安装在平台(1)的顶端左前侧,沉淀装置的顶端右侧与第二导气管(10)的下侧输入端连通,过滤仓(11)位于控制装置(3)的左上方,过滤仓(11)的底端形状为锥形,过滤仓(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腔体,第二导气管(10)的右侧输出端与第一腔体左端上侧连通,第一电机(12)的底端安装在过滤仓(11)的顶端左侧,第一电机(12)的右端与第一转轴(13)的左端连接,第一转轴(13)的右端与减速器(14)的左端连接,减速器(14)的底端外侧与过滤仓(11)的顶端连接,减速器(14)的底端中部与第二转轴(15)的顶端连接,第一腔体顶端中部连通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转轴(15)的底端穿过第一通孔并伸入至第一腔体上侧,第二转轴(15)的外壁与第一通孔的内壁可转动密封连接,滤筒(16)位于第一腔体内部,滤筒(16)的形状为圆筒状,滤筒(16)的顶端和底端均密封,第二转轴(15)的底端与滤筒(16)的顶端中部连接,滤筒(16)的底端与支撑板(17)的顶端中部可转动连接,支撑板(17)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支撑杆(18),两组支撑杆(18)的外端均与第一腔体内壁下侧连接,滤筒(16)的下侧连通设置有第三导气管(19),第三导气管(19)的右侧输出端穿过滤筒(16)的底端、支撑板(17)的中部和第一腔体右端下侧并伸出至过滤仓(11)的右方,滤筒(16)与第三导气管(19)密封可转动连接,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伊斯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