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开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5307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开窗器,包括安装固定在窗框内侧的机壳,机壳上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驱动电机和底座,第一齿轮上固定有折臂,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上方并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的外侧啮合有蜗杆,蜗杆的上端贯穿第二轴承座后与第一锥齿轮连接,第一锥齿轮与安装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二轴承座沿弧形轨迹滑动卡接在底座上,第二轴承座的外侧设置有热敏感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控制简便,通过驱动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蜗杆即可带动折臂的摆动,从而实现开关窗,在发生火灾时,热敏感组件在高温下失去对蜗杆的限制作用,窗扇在闭窗力的作用下实现迅速关闭,防止外界火灾蔓延到室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开窗器
本技术涉及开窗器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开窗器。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CN201520105578.3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折臂型自动开窗器,该开窗器包括直流电机、蜗杆和蜗轮,蜗轮上固定有折臂,该开窗器通过直流电机驱动蜗杆带动涡轮转动从而实现折臂带动窗扇打开,采用涡轮蜗杆结构减少结构体积便于开窗器的安装,但是在发生火灾直流电机断电的情况下,由于涡轮蜗杆自锁,窗扇根本不能关闭,从而导致楼下发生火灾时,不能实现关窗防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开窗器,解决涡轮蜗杆结构的开窗器,在直流电机断电的情况下,不能实现关窗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自动开窗器,包括安装固定在窗框内侧的机壳,所述机壳上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驱动电机和底座;所述第一齿轮上固定有折臂,所述折臂的前端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卡接在导轨上,所述导轨安装固定在窗扇上;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固定在窗框(1)内侧的机壳(2),所述机壳(2)上安装有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驱动电机(5)和底座(6);/n所述第一齿轮(3)上固定有折臂(7),所述折臂(7)的前端铰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滑动卡接在导轨(9)上,所述导轨(9)安装固定在窗扇(10)上;/n所述第二齿轮(4)位于所述第一齿轮(3)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齿轮(3)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的外侧啮合有蜗杆(11),所述蜗杆(11)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轴承座(12)上,所述第一轴承座(12)铰接在所述机壳(2)上,所述蜗杆(11)的上端贯穿第二轴承座(13)后与第一锥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开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固定在窗框(1)内侧的机壳(2),所述机壳(2)上安装有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驱动电机(5)和底座(6);
所述第一齿轮(3)上固定有折臂(7),所述折臂(7)的前端铰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滑动卡接在导轨(9)上,所述导轨(9)安装固定在窗扇(10)上;
所述第二齿轮(4)位于所述第一齿轮(3)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齿轮(3)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的外侧啮合有蜗杆(11),所述蜗杆(11)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轴承座(12)上,所述第一轴承座(12)铰接在所述机壳(2)上,所述蜗杆(11)的上端贯穿第二轴承座(13)后与第一锥齿轮(14)连接;
所述第二轴承座(13)沿弧形轨迹滑动卡接在所述底座(6)上,所述第二轴承座(13)的外侧设置有热敏感元件(15),所述热敏感元件(15)可滑动的连接在导套(16)中,所述导套(16)固定连接所述底座(6)上,所述热敏感元件(15)的一端抵在所述第二轴承座(13)上的预留定位槽中,所述热敏感元件(15)的另一端抵在调节顶丝(17)的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兴马强李永浩邓国雨刘卓妍于滢帅李璟瑄许雯亮段佐璐贾森硕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